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才能做好农村大数据的开发,让农产品不再滞销?
数据,农产品,农民怎样才能做好农村大数据的开发,让农产品不再滞销?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样才能做好农村大数据的开发,让农产品不再滞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乡村纪实录,很高兴能够回答你这个问题,农产品滞销的原因肯定就是供大于求了,市场就这么大,东西多了肯定不好卖了!如何利用大数据?根据以往国内每年各个品类的需求数据来推算出下一年的市场需求,我想国家层面应该开发一款软件,搭建一个平台,由基层公务人员统计当地村民种植的农产品往平台上申报,平台根据分析对比来指导村民如何种植以及种植哪些品类,大概思路是这样,中间肯定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想利用这个大数据平台应该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农产品的滞销现状,让农民的收入每年都稳定!谢谢,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这个时代,靠什么生存?靠吸引眼球、掌握用户心理、遵循市场规则。有人说,做农业太难。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太累,农业经营者或从业者基本上每天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不付出点汗水,想取得收获是很难的;二是赚钱少或不赚钱,靠天吃饭的确很难,种养行业最害怕遇到天灾人祸,更害怕市场滞销。因此,很多农业经营者都在抱怨:做农业太难。
现在国家正积极倡导农村大数开发,各地方都在主动落实、积极配合,作为农村大家庭成员之一,我认为“”大数据”关键在“数”,数从哪里来、数谁来用、数怎么管,只要落实好这三位“数”,农民明友心里就有数。
一,数从哪里来,首先它服务对象就是我们农民,农民要生产生活要搞养殖、种植等等,诸多三农领域,比如:我家想种花生,那花生的品种、土壤情况、生产资料、气象环境、精深加工、仓储运输、市场价格、如何营销,各个环节心里得大概有个“”数”,通过村委将数记录下来,光靠农民肯定不行,地方省,市级应收集所有小“数”将它整合到更大的数据库,这些只政府部门才能做到。
二,数谁来用,同样一切为了人民,农民通过大数据库了解到准触信息、真实资料,就不在盲目跟风、无从下手,根据当地发展情况大胆放心去干。
三,数谁来管,理所应当由省级农业、物价、气象、电子商务相关部门统筹来运作。
虽然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时代还有一段距离,但真心希望那一天尽快来临。
那大数据时代未到,眼下农产品消不出怎么办呢?其实咱们国家的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那也是相当发达,我觉得不防通过这块将咱们农品推荐出去,让更多人知道。比如说:电商、微商、自媒体、网络直播、等等,,我举个例子,
农产品+微商
其实就是农特微商。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家的农产品信息,该信息包含:种植、成长、采摘等。把农产品的生长情况拍成图片发布到微信里,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农产品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几个问题:1.品牌打造,要打造一个人格化的品牌,通过品牌来溢价;2.供应链打造,配送与物流、冷链,这是农特微商的重点;3.展示真实的自己,微信朋友圈卖的不是产品是“人”,是用户对销售者的喜欢与认可。
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可农民辛苦了种出来的产品却卖不出来,并不恩农产品质量不行,往注就出在销售渠道方面。
谢谢广大网的赏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市场是活的不是国家管控,农民现在种地基本上都是跟风。今年什么行情好了,下一年都去种。你比如今年大蒜行情比较好。我们这边就好多跟风种,我们村去年大蒜的种植面积不过才300亩左右,由于今年行情大涨,导致今年大面积种植大蒜,初步估计有1500亩左右。我们村的可耕地面积总共2500多亩一大半都种大蒜了,这种跟风情况现象很普遍。
现在的大数据。是滞后性的大数据。这边农民。把东西都种上了。然后大数据才出来。那还有什么用?你比如说今年金乡大蒜节出来的大数据。他们是通过卫星云图拍摄的计算出大蒜的面积。大数据是出来了。大蒜的面积减少了。可是这边算已经成熟。马上就要收货了,眼看着的,大蒜的价格上升。却也无能为力。所以说大数据是要很多人参与。共同指导完成的。需要有人指导推广。需要专业人士。分析上一年大数据,预测今年大数据指导当地农户种植什么,从而让农户增加收益。这就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参与才能做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产业扶贫带动村里的农民成立合作社加农户进行合作方式。企业解决销售农民种好产品。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各地,带动当地农民经济收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