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电视剧《老酒馆》与大连的历史吻合吗?
酒馆,大连,满堂电视剧《老酒馆》与大连的历史吻合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电视剧《老酒馆》与大连的历史吻合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北风”是辽宁中部老年人皆知的抗日土匪,家是台安的,编剧非要说是山东的,不符合事实。故事可以编造,但不能造假。“老北风”一直在鞍山、辽阳、盘锦、岫岩、海城一带活动,先是当土匪,后来抗日,应该宣传嘛!怎么整成山东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电视剧《老酒馆》使我对大连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使我明白,1905年(明治38年),日本人占领了这个城市,把“达里尼”改为“大连”。日本国关东州大连市,诞生于明治时代,历经于大正时代,灭亡于昭和时代。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大连根据雅尔塔条约国际化,苏军进驻。1955年苏军将旅大转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至今。
通过这个了解到,1为什么陈老板一伙要到大连开酒馆,因为一度是比较繁华的,在日本治下,物质供应也是比较充裕的。2作为日本的一个重镇,管理上与内地日占区是有区别的,实行的是警察管理而不是军管。3大连有比较多的日本移民。才发生陈老板儿子与日本女孩恋爱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除了闯关东背景和出现一次的抗日放火团这个词和大连沾边,其它和大连有什么关系?完全就是山东人跑到北京城的故事。为了强行讲人性,把时代背景严重弱化了,大连人在这部剧里根本找不到一丝和大连有关的记忆和共鸣。高满堂作为大连人,你这部戏有一点那个时代大连历史背景的描写吗?抗日放火团你就提了一次就拉倒了?不写点满铁?红房子?码头工人斗争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满堂的第一部作品“闯关东”写的的确不错,至于后来的这几部作品,从“闯关东2”开始我也只能是“呵呵”了,也许是为了迎合某种需要,反正很多情节都是生拉硬套添加进去的,很多事根本就脱离当时的实际情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陈宝国为捧儿子出名,和亲儿子互称兄弟,正可谓煞费苦心,可惜儿子不是那块料,咋看就不像那回事,还是干的正事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老剧《老酒馆》成为贡献剧的第一部戏,该剧同时在北京卫视和广东卫视播出,腾讯的视频全部在互联网上播出。
一旦播出,它就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该剧以著名编剧高满堂的父亲为原型,以家庭和国家的感情为主线,以闯关归来并在大连开了一家山东酒吧的陈怀海为出发点。它融合了平民反抗、商界盛衰、乱世、幽默和幽默的戏剧元素,上演了一出时代和人间悲欢离合的大戏。剧中的山东酒馆在大连好汉街开业。它的原型是今天的兴隆街。它还从另一个角度记录了一个城市和一条街道的兴衰。从《老酒馆》开始挖掘历史不仅是对民族记忆的回顾,也是对城市文化的梳理。
高满堂《老酒馆》对大连城市史的发掘和史料的考证极为挑剔。大连作为通往北京和天津的门户,一度被侵略者觊觎。20世纪初大连开埠时,除了最发达的日本企业之外,还不得不考虑关礼钢和山东钢占据的商业优势。这位剧作家从老酒馆借出了大量的历史。剧中历史事件的表演,如“抗日纵火剧团”、“隐逸优雅”、“日本先锋剧团”等,力求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甚至观看变化历史中精彩的酒吧甘昆。《老酒馆》以日本占领大连为背景,抗战时间节点串联在“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都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英雄街上有远大理想、不怕艰难险阻的人们挺身而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崇高民族荣誉感和爱国情怀。
作为一位已经创作戏剧35年的著名剧作家,高满堂《老酒馆》并不局限于单一的创作视角,而是将商店传奇、抗日战争编年史、间谍活动和内讧以及悲伤的爱情融入一家老酒吧的一角,创作出辽东湾的史诗故事对史料的准确有力挖掘和对历史呈现的细腻把握,使整部作品中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故事情节也更具戏剧性的张力和情感冲击。可以说《老酒馆》写了一部具有传奇情节的史诗般的爱国篇章。
上一篇:《老酒馆》大结局了,总觉得剧情有些伧俗,对付日本人那段不够精彩,大家有同感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