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青少年发生性关系家长怎么协商处理?
孩子,家长,青少年青少年发生性关系家长怎么协商处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要求男方承担责任,负一定的赔偿金额。
2,两人不能再来往,要是同一所学校读书,那么就让其中一个孩子转学。青少年应该以学业为重,双方家长都要形成共识。
3,各自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再重复犯错,以后的日子还长,把时间和精力用到正确的事情上!
4,双方保持联系,还有不良的苗头,要及时制止。
你们觉得呢?欢迎留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写算是个敏感问题吗?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也变得开放,对于性行为不再是谈性变色,恐惧隐瞒,我觉得已经发生了,就要这几方面考虑:
1.既然已成事实,那么作为女方家长要优先考虑怀孕的可能,有没有采取避孕措施,如果没有就要吃事后避孕药了。
2.然后双方家长把情绪先放一放,不要对孩子责备打骂,否则有可能刺激孩子,发生不必要的极端后果。
3.双方找个安静的环境叫上孩子,静下心来谈一谈。先确认一下事情发生的经过,是两情相悦还是仅仅好奇新鲜或者有没有胁迫,如果是两情相悦那么就要问问将来的打算啊,尽量指导到两人实在是互相喜欢就要为未来努力学习,奋斗!这也是最好是鼓励办法。如果是好奇尝鲜,家长们也要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在性朦胧发展阶段确实会好奇,这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们正确对待性行为,做好性教育。如果是暴力胁迫就要慎重考虑了,必要情况可以采取法律手段。
4.面对这个问题,既然是要协商解决了,大概就是不想外扬,私下解决,这时候作为男孩方就要有担当和责任感了,姿态放低,态度好一些,毕竟相对来说女孩儿可能伤害啊压力啊更大一些,彼此沟通一下,尽量达成协议,不要把这件事当做筹码牟利!
总之,在面对这件事上,双方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给孩子多一些宽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是?心平气和的谈一谈最重要!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性教育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少年之间发生这种行为,一般不外张扬,不合理、合法的行为暗地解决为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是坏事变好事。
青少年发生这种事儿,都是冲动,好奇,向往的,否则也不会发生。既然发生了,如果条件允许就交往,如果不允许就分开,就当什么也没发生。
其实都是你情我愿,但在人们的观念中,男方是占便宜者,女方是吃亏者,这也是中国人的观念,中外观念可能有所不同。男方可以适当的补偿一下,属于精神补偿,但不能太多,太多会成为生意,对孩子成长没有任何好处。
但双方不要太当回事,当成了事就是负担,真的没必要。因为事情发生了,已经过去了,过去就过去吧。生活在未来,人生不要老被过去所拖累,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笑对人生吧!
【谈论话题和图片无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少年发生性关系,家长要友好协商,谨慎处理。
01
青少年发生性关系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能掉以轻心。
青少年发生性关系在今天这个时代,其实认真说起来并不算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因为有调查数据显示,随着青少年发育水平提高,性发育的年龄也在提前,青少年有性萌动,甚至有性行为都不能绝对的避免,有数据显示,在中国,可能大约发生性行为的青少年比例会在15%左右,欧美国家的数据更高得多。
当然,这并不是说青少年发生性行为就一定是正常的。但是,青少年发生性行为,作为家长,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青少年虽然生理开始发育,但是毫无疑问,它们的性心理并没有能够同步跟进。
所以在发现青少年有性行为后,作为家长就一定要审慎处理,家长协商处理很重要。
02
家长协商的重点在于了解孩子,预后处理
如果发生关系是14岁以下,有胁迫行为,可能涉及违法犯罪,家长可以申请学校和司法介入。这里主要讨论的还是青少年双方自愿发生行关系的情况。
作为双方家长,协商的重点应该是在预后的处理。双方家长协商,如果相互指责,那么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在青少年稀里糊涂发生性关系后,双方家长相互指责对方也没有意义,
我相信,发生这样的情况后家长都会着急、生气,作为任何一方的,更多的应该是考虑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双方家长协商内容应该是更多了解孩子们情况,怎样做好今后两个孩子的教育,怎么样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还应该考虑孩子的身体情况,尤其是女孩子,毕竟,青少年发生这样的行为,可能都是在比较仓促的情况下发生的,那么有没有保护性措施?没有保护性措施还来不来得及事后避孕?发生性行为的时间多久?次数多少?家长需不需要带孩子去进行检查,都是家长们要讨论的内容。
双方家长都应该给孩子进行更多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心理,更多的是疏导式的教育,如果家长们不能胜任,应该协商如何请专业人士进行教育辅导。
03
可以协商是否需要隔离
一般来说,青少年发生了性行为后,最好能够让他们适当的隔离,甚至是有可能的情况下选择其中一方转向,这也可以是双方家长协商的一个内容,比如说。哪方更具备转学的条件,更能够去进行这样的操作,那么可以让其中一方转学,不要让孩子今后再继续见面继续见面,继续朝夕相处一方面有可能比较尴尬,另外一方面也有可能再度的所谓的旧情复燃,发生类似的情况。毕竟青少年自控能力有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