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些青壮年不返乡,一些年轻人走出去,农村的出路何在?
农村,农业,乡村一些青壮年不返乡,一些年轻人走出去,农村的出路何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农业就要搞起来产业,二产和三产,要有乡村的拳头产品,这样才能够对接好市场,一方面围绕好农业来布局相关的产业,另一方面结合乡村的资源和产业的资源来开发三产,让服务也能够帮助农村热闹起来;
乡村有了农业和产业,那乡村的人就会回流,一方面乡村要有让人留下来的环境,稳定的工作机会、合理的薪水,生活设施等,另一方面乡村要为回来的村民做好相关的服务和保障,小孩教育,老人医疗,青年人提升学习等,只有这样乡村才能够留到住人,宽得好心。
有农,有产,有人,那乡村就可以活起来,乡村自生的动力就会起来,就像现在浙江很多乡村一样,他们也经历过空心村的状况,但这几年一步一步的调整和建设,乡村成为了让很多城市人的羡慕的地方。
二、乡村合并和退出,资源重新的配置,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有振兴的价值,有部分边远的乡村他们会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到其他人口更加集中,资源更加丰富的乡村。而这个乡村就成为了一个恢复生态功能的示范点。这个也是一个自然的规律,我们也不必要太在意。
乡村的出路还是要靠乡村内生动力,外界的力量是一个助推,如果乡村自身都不想发展,那么外在的力量怎么样也推动不。最后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不会让我们的乡村掉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年轻人进城是一个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这里孩子能考上大学的都出去上学了!毕业后基上不回来了!年轻人大部分都进城打工去了!现在土地耕作比原来更现代化了!原来种地靠人工浇水,种几百亩要雇十几个人费用很高,现在全是滴灌!播种、施肥、收获全是大型农机具!土地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种植业正进入一个快速的转形升级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人出去打工的最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在农村机会少,没有企业,没有就业环境,如果不出去打工怎么来维持家庭稳定开支。最好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历,种地的规模化,发展乡村企业,做好农村电商环境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当每次回到家乡看到曾经到处绿油油的庄稼,现在却变成一片荒野心情真的很沉重迷茫,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的走出去,留下的都老头老太婆,他们虽然是曾经的庄稼好手,可是却有心无力,留下一大片一大片的庄稼长满野草,也只能叹气感到可惜也没办法,怎么办?
虽然国家对农业的扶持一步一步加大,但还是没有多少年轻愿意留下来种地,因为在城市生活久了没有人愿意回家种田,原因农村收入少也很辛苦,而且很多九零后零零后跟本上不懂得怎样去种庄稼,你说他们愿意回去吗?所以现在唯一的办法只给一些新型农民去接纳,或者承包给个人政府加大专项力度扶持,也许会提高留在农村种地人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的出路,还是农业。年轻人不回来是因为。挣不到钱,看不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可是城里人却喜欢农村的气息和环境。可以搞旅游。搞生态农业。机械化农业合作社,把缺少的人力用机械补上。这样既解决了农村人少的问题。又解决了收入底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未来将持续发展,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劳动力供给、乡村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只有加大三农投入,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才能缩小城乡差异,实现乡村振兴,实现社会发展成果共享。
农村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在于城乡人口大规模流动、人口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等因素。其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劳动力素质下降。目前农村人口大多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被戏称为993861部队,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素质可见一斑。劳动力水平下降致使原本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活动逐渐弱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但农村人口老龄化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方面。首先,农业劳动力供给不足,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使得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成为趋势,农民可以在土地流转中得到收益,而规模化经营又为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可能,现代化农业为农村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进入城市,使得农村养老逐步从家庭走向社会,对社会化养老需求与日俱增,也为养老服务提供了广阔市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