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沁园春长沙.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眼前这大好的湘江秋景图的?
湘江,长江,深秋沁园春长沙.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眼前这大好的湘江秋景图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沁园春长沙.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眼前这大好的湘江秋景图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沁园春.长沙》虽然很短,其写景也主要在上半阙,下半阙笔锋一转,写人事去了,但短短半阙,却成了千百年来描写湘江寒秋的千古绝唱。这首词的上半阙是这样写的: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用白话改写就是: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比较一下诗词和白话,不由得让我们相信,即使是信达雅的翻译,中华诗词的那种韵味完全难以传神地表达出来,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湘江深秋图,实乃千百年了书写湘江的最佳诗作,《沁园春.长沙》多层次、多视觉是其他古今诗作难以比拟的。
一是时间视觉。开头一句“独立寒秋”就标定了该词的写作时间---深秋,接下来“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正是深秋时节的景致。
第二个视觉是地理方位。一句“湘江北去”即抓住了湖南境内这条母亲河的特质,在地势西高东低的中国,“大江东去”是全国河流的主要特征,处于东经111.37-112.48之间的湘江是国内唯一自南向北河流。
第三个视觉是山上。“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写深秋时节的岳麓山 ,山上尤其是青枫峡、爱晚亭一带,满眼都是枫树,深秋挂满枫球、树叶转红,在太阳的照耀下仿佛“染”上一层又一层金辉。
第四个视觉是水面。秋季的长江有一个重要的水文现象就是江潮,这时节的长江由于天旱少雨,长江来水主要为上游地区雪水融化,长江干流及其支流较其他季节,水位要高也最澄明,“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正是秋季长江的自然写照,“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也是长江支流湘江在深秋时节自然景色。
第五个视觉是天上、水底。深秋时节,大雁南飞,这样就有了词人笔下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当然是水体中最自然的景象了。然后词人的视觉从天上、水底平回到眼底,以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结束自然景象的描写。
第六个视觉是动态和静态。“独立”是静态,“北去”是动态;“看万山”是动态,“层林尽染”是静态;“漫江碧透”是静态,“百舸争流”是动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动态,“万类霜天”是静态。
第七个视觉是情中写景。《沁园春.长沙》以情为经,以景为纬,经纬交织,相互辉映。从“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开始,由物事转到写人事,由写景转入抒怀,但人事中依然有“景”,但这时的景显然已经超越湘江,“问苍茫大地”、“指点江山”、“中流击水”已经是更为广阔的天地,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走出湖南和湘江,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也显示出“身无半亩,心怀天下”的湖南人精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