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大名将究竟有着怎样的丰功伟绩?
秦国,楚国,秦王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大名将究竟有着怎样的丰功伟绩?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大名将究竟有着怎样的丰功伟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我们应该先知道战国四大名将都有谁,在这个基础上再展开聊聊他们的卓越成就。在这之前战国这一时期,我们必须清楚的了解到。
相信很多读者对于战国与春秋怎么划分,心中存在疑惑。只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一时间点,才能了解到期间的人与事。
战国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的时间界限,。依惯例,以三家分晋为起至秦统一六国终止。战国持续两百多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连年纷争,期间名将名仕辈出。在他们之中秦将白起,王剪。赵将李牧,廉颇被后世尊为战国四大名将。
白起
战国时秦国人,在我们印象最深处那一定是白起破楚的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多万。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白起为将一生所经历的战斗远不止这些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
白起次年,由左庶长迁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获首级二十四万,俘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参见伊阙之战)。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
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靳(司马错次孙)联合攻下垣城。
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占取郭狼城。
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
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毁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逃离都城,避难于陈(参见鄢郢之战)。秦国以郢都为南郡。白起受封为武安君(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又攻取楚国,平定巫、黔中(今四川、贵州地区)二郡(参见黔中之战)(附注: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大将司马错发兵攻取黔中等地,但三十年白起攻楚,复取巫、黔中,初置黔中郡。期间黔中等地可能为楚国夺回,故而史籍中出现司马错和白起两次攻取黔中的记载。)
三十四年,白起率军攻赵魏联军以救韩,大破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魏将芒卯败逃,掳获韩赵魏(韩赵魏又称三晋)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参见华阳之战)。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四十三年,白起攻韩之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后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赵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被王龁取而代之,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王翦
说起此人各位可能还不胜了解。历史题材的课本影视都不曾对他有详细的塑造。但是秦国扫六国大家肯定烂熟于胸,要知道这六国之中有五国的亡国皆拜王翦所赐。这么说来此人是不也是Boss级别的存在。
攻灭赵国
十一年(236BC),亲政不久的秦王政,就以王翦为将军,与桓齮、杨端和分路出兵,以救燕为名,攻赵
十七年(230BC),赵国大旱,饥荒。
秦国乘机于次年派大兵伐赵,王翦率上郡兵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
经过一年多的征战,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败颜聚,克邯郸,俘赵王迁。秦设邯郸郡。
赵王迁的异母弟公子嘉率其宗族数百人逃到代(今河北蔚县东北),自立为代王。
王贲回军攻代,掳代王嘉,赵亡。
攻灭燕国二十年(227BC),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事败,秦王派王翦、辛胜率兵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军。
次年,取蓟城,燕王喜逃至辽东。
秦将李信率兵紧追不舍,太子丹逃至衍水,燕王不得不杀太子丹献秦。
二十五年(222BC),王贲率大军攻取辽东,掳燕王喜,燕亡。
攻灭魏国王翦之子王贲此时也成为将军,带兵于二十二年(225BC)灭魏。
攻灭楚国秦国攻灭三晋,夺燕都,并一再打败楚军,秦王政决定乘胜一举攻灭楚国。
王翦立即以壮士为先锋,出动追击,大破楚师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南。
项燕立昌文君为楚王,反秦于淮南。王翦、蒙武率兵继续攻楚,
于二十四年(223BC)破楚军,攻入寿春,掳楚王负刍,昌文君死,项燕自杀,楚亡。
秦在楚地设楚、九江、长沙三郡。
攻灭齐国二十六年(221BC)王贲、蒙恬率兵自燕南攻齐,突袭临淄,齐人不敢反抗,齐王建降,齐国亡。
至此,秦兼并天下。
平定江南王翦军乘胜南征百越之君,平定江南,设会稽郡。
功灭五国王翦毕生的代表一战就是用六十万大军对楚的大战,这一战成了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这一计的典型战役。以逸待劳讲究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已,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王翦不光会打仗,还懂为臣之道,李斯那么大功都被宰了,王翦到太平无事,说明他对韬光养晦这四个字深有研究。后世的人评战国四大名将,王翦便是其中之一。
王翦是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他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王翦一生征战无数,战必胜、攻必取,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当时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显得极为可贵。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史书称“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史记·王翦白起列传》)
白起,王翦可谓 是秦统一六国的急先锋。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才使得秦的虎狼之师踏平其他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近五百年的战乱。战争赢者为王败者也未必是一文不值,秦统一六国其间最大的对手赵国也是名将辈出。
李牧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抗击匈奴,在赵国的政治军事活动。
抗击匈奴终其一生,主要是作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他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接连又灭掉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以后1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
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
政治军事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孝成王二十年(前 246年)以后。
这一年,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
悼襄王二年(前 243年)他带兵攻取了燕的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
此时,秦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屈服之后,把主要兵力对向赵国。
赵王迁二年(前 234年),秦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临漳县西)、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
上一篇:为什么找个8小时工作有双休有节假日的工作这么难找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