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莫一奇峰留下了哪些文人的墨宝?
奇峰,阳朔,壮族莫一奇峰留下了哪些文人的墨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奇峰山水景观为桂林著名八景之一奇峰镇的峻秀为桂林八景之一,为桂林峰林最为密集之处。奇峰镇在桂林市郊东南面李家村,距市区约10公里 。沿漓江顺流而下,经过净瓶山“净瓶卧江”一景不久,即可见右前方远处有一群苍翠挺拔的山峰,像“无数青山浮出水”。古人称这一景为“奇峰林立”。有诗云:“奇峰镇外看奇峰,万点尖峰锁碧空。”奇峰镇为桂林咽喉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建营屯兵要地。太平天国时期,相思江汇入漓江入口不远处的群山山坳为冯秀全藏兵、练兵之所,只是岁月远去,只留下些许防御工事淹没在及人高的杂草丛中。洪秀全练兵场群峰环绕,只首尾两个进出通道,不失为冷兵器时代理想屯兵之所。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屯兵相思江畔,并在这里修建李家村机场,此机场为桂林机场前身,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建成之前,为军民两用机场。蒋介石曾在这里爬山驻足,原121师奇峰水厂水塔所在山头,蒋介石驻足处的石壁上,至今还留有“介石岩”三个大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雪芹(约1715~1763)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曹家在被抄家之前,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日子过得心满意足,“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他终生都对这段幸福生活记忆犹新,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作者自云》中亲切地呼曰“梦幻” 。
87版《红楼梦》剧照
其实,曹雪芹不仅是一位写小说的高手,而且还工诗善画。他的忘年交张宜全曾在《题芹溪居士》里说:“其人工诗善画,爱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敦敏《懋斋诗钞·题芹圃画石》“醉余奋扫如椽笔,画出胸中块垒时”及脂批“只此一诗便妙极,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等等。
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的《种芹人曹霑画册》,可能是曹雪芹唯一存世的画册真迹。
《画册》共纳有设色写意画八幅,均属作者抒情自娱的文人画,反映了“种芹人”的心态与情趣。内容依序为芜菁、芋头、残荷、茄子、秋海棠、东陵瓜、渔父与鸬鹚、峭石与灵芝。曹雪芹的这些绘画作品,每幅之后各有其好友或其本人的半叶题诗。
其中曹雪芹自己的题诗为:
冷雨寒烟卧碧尘,秋田蔓底摘来新。
披图空羡东门味,渴死许多烦热人。
初秋的早晨,微雨过后,收获后的瓜田被一片碧色所笼罩。在一棵藤蔓底下,还有一个西瓜静静地躺在那里,或许是被瓜农遗弃。等我摘来,还是那么新鲜。
通过题诗开篇两句的描写,我们大概可以了解画中这个西瓜的来历,当作者展卷题诗时,西瓜的命运使作者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遭际。
87版《红楼梦》剧照
题诗第三句“披图空羡东门味”中“东门味”典出“东陵瓜”。《史记·萧相国世家》载:“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是秦朝东陵侯,秦亡后,他成了一个普通百性,隐居在长安城东一个村子里,以种瓜为生。刘邦建汉,听说召平是个人才,多次派人请他做官,但召平不肯。“东陵瓜”这一典故,被用来比喻弃官归隐的田园生活。“披图空羡东门味”一句,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东陵侯弃官归隐寄身田园的韶羡与向往。
而“渴死许多烦热人”盖言这种田居生活的乐趣是那些迷恋红尘的“烦热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实际上,《种芹人曹霑画册》中的每一幅绘画,每一首题诗、题词都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当然,曹雪芹在作画时不一定真去摘了一个“被瓜农遗弃”的西瓜作“模特”,这或许只是画家的艺术构思,但构思的这个瓜的遭遇,使得笔者想起了《红楼梦》中那块同样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石头。
《种芹人曹霑画册》使我们对曹雪芹的晚年交游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曹雪芹的诗才画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当然,该画册所透漏的信息还远不及此,它使我们知道了曹雪芹还有一个“种芹人”的号。
古人取号,绝非信手拈来,大多寄寓着本人的遭遇、志向、怀恋或者感慨。比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号“楝亭”,就是为了表达对亡父曹玺植楝课子的追忆与怀念。那么,“种芹人”这个号体现了曹雪芹什么思想呢?
前文提到曹雪芹在画册题诗中用了“东陵瓜”的典故,谈及东陵侯绝意仕宦,种瓜避世之事。后世多以“种瓜”比喻弃官归隐的田园生活。可以说,无论是种瓜、种菜,还是种芹,都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即渴望远离尘世纷扰官场倾轧,在山林田野泉石烟霞中找寻一方净土,让疲惫的心得到抚慰与归宿。
我们但看《种芹人曹霑画册》中的八幅设色小品,笔法简约而不失活泼,所绘果蔬、兰石、残荷、渔舟等拙朴常见而又充满野趣,让人顿有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之感。小品画多为即兴之作,寄情言志,是画家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这大概就是曹雪芹其时心境的真实袒露吧。
上一篇:多次送女的礼物都收了,微信有时又不回,没有回请过一次,这女的是什么心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