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黄帝内经》的独立守神和《道德经》的老死不相往来是反对人与人过度交往吗?
道德经,黄帝内经,社会《黄帝内经》的独立守神和《道德经》的老死不相往来是反对人与人过度交往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黄帝内经》的独立守神和《道德经》的老死不相往来是反对人与人过度交往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帝内经》的独立守神,和《道德经》的老死不往来的意义是两个方面的事,各有所指。
《黄帝内经》的独立守神,这个“神”,是养身方面的精气神的“神”。《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说,“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掣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之所以要求独立守神,这个道理在《老子河上公章句》里说的很透彻,“人能除情欲、节滋味,清五藏,则神明居之也。”(第五章)“治身者当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虚,神乃归之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谓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第十章)
这个神,是生命的根本,有则生,无则死。养身之所以要独立,目的在于去除欲念,保持心神和五藏的静虚。它和社会交往不是一回事。它所讲的是养生的方法。
《道德经》里描述了一个原始朴素的社会模式,在那里的情景,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八十章)
老子显然认为人们之所以不好治理或者日子过得不好,就是因为人们相聚交往,产生了交争,激发了欲望,不仅不好治理,而且使多余的东西充塞在人们的生活里,使得不善不断滋长和扩散。只要减少交往,把人们的社会关系简化到极致,这样的生活,就是无为自然的生活,最符合道的本性,这是最符合道的规律的治国之道。
《道德经》里的这种认识好像很不合情理,这不是社会倒退吗?如果从表面上看,这个模式确实不符合社会的规律,是否定人们合理的社会性生存法则的。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里讲了如何减少社会复杂性的道理。特别是消除那些不必要的、冗余的、礼数繁多的交往,消除强权对人们的精神和社会压迫,减少人们生存的社会压力,则是有十分深刻的道理的。一个简单的社会,也许才是最有利于人们达到心身和谐状态的社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独立守神是圣人的个人的修炼方法,而《道德经》里的邻国之间的老死不相往来是:邻国之间可以遥相对望,若没有仇恨,没有冲突,那就保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虽然鸡犬之声彼此相闻,十分接近,但为避免两国之间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双方人民之间从出生到老死,各安己业,各守所居,不必要多来往。黄帝与老子的圣作非等闲之辈所能悟之,吾乃试解,然涵圣贤之意矣。谢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不要交往,是不需要交往,另一句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相近。
上一篇:政法大学英语系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