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去澳大利亚打工靠谱吗?
澳洲,澳大利亚,美国去澳大利亚打工靠谱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比国内的孩子,一到周末,就去上英文补习班去了。但澳洲华人愿意花钱让自己孩子补习中文的比较少。
所以澳洲华人新移民子女的中华文化底蕴需要他们的父母来悉心培养,有心人就会有收获。,不然,就渐渐丢失了中华文化的根。
困惑之二:父母能适应澳洲的生活吗?
看了澳洲风景照片,都认为这里四季温差不大,自然环境和谐,是养老的好地方。 谁知,澳洲华人新移民同事却告诉我,他们的父母来过以后,待不了1个月,就天天看日历,计算回国的日期,三个月探亲签证一到期就回国,回国以后,很少愿意再过来了。
为什么,主要是语言不通。一大把年纪了,再攻英语也不可能了。有个同事刚生了孩子,接国内的父母过来帮忙。老妈每天带孩子倒还充实,老爸整天象没头苍蝇一般在附近的街道海滩转悠,一个月下来,对附近的地形非常熟悉,成了活地图。这还算好的。听说有个中国老头硬是转迷路了,又不会英文,看不懂街道指示牌,好歹碰到一个会讲中文的华人帮助他,问他住哪,答,就住附近,问他家里门牌号码,电话号码等均不知道,那好心人只好把他送到警察局,等他家人自己去找。
再就是生活不习惯,在国内老朋友多啊,在国外没几个朋友,碰得着的几个境遇相似的华人老人也都主动结交了,认识了自己的子女几年都没打过交道的几个邻居, 但还是寂寞埃 白天子女一上班,两个老人在家百无聊赖。看电视吧,都是英文,一份华人报纸一天看几遍。有个香港同事接自己母亲过来带孩子,硬是装了卫星电视,把凤凰卫视请回家,才算是把老人留祝
澳洲环境再好,老人在国内呆了大半辈子,还是不习惯,不去澳洲吧,心疼子女,工作那么忙还要带孩子,baby care (托儿所)价格又贵,去澳洲吧,自己又不习惯,语言不通,连菜都没办法买,万一有个三病两痛的,医疗费用又昂贵,只有买医疗保险了……有个同事生的第二个孩子就放到国内让70多岁的老父母带了,平时可想孩子了。还有个同事,刚怀了双胞胎,正发愁呢?把哪个孩子送回国呢?
困惑之三:自己在澳洲的发展尽如人意吗?
我身边的澳洲华人新移民,大都是20多岁才来澳洲,攻读了硕士或博士学位后获得PR(permanent resident ,永久居民)身份的,他们的口语水平,和我这个国内刚过来的人差不多,一听就带中国口音,不象第二代移民那么流利,那么字正腔圆,比起老外,那更是差远了。他们和我一样,做做研究,写写论文还行,要上讲台讲课就不行了。不是他们讲不了,而是竞争不过老外。澳洲的助教,讲师岗位少,我们系的40多岁的老外还在等待着被提拔为讲师,教授更是凤毛麟角。老中想当助教啊,除非这个岗位没有洋人愿意做才有可能。不过,我是在医学院,听说,社会科学专业的中国人做 Academic staff (学术职员,指教师)的多,为什么, 社会科学专业的洋人都做生意挣大钱去了,没人愿意教书。
所以,我的中国同事们,40多岁了,在国内的医学院应该是研究生导师,教授级别了,在这里还只是Research associate (相关研究人员),虽然也在国际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了不少文章,但通讯作者永远是洋人老板,自己永远是老板的马前卒。有个同事和她的 supervisor(导师,俗称老板)一起下楼时,连我给她用中文打招呼也不敢答应一声。后来,她说他们系的一个博士(导师是另外一个老板)平时老说中文,结果答辩时作为评委的自己的老板就说了,这个人总说中文,可见英文水平不佳,那么他的论文是不是别人捉刀代笔的就值得怀疑了……结果这个中国博士差点没毕业。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埃还好我们系没有中国人,而且我的老板也喜欢中国文化,不然,可不把我别扭死了。
医学院做研究的同事还算幸运的。在澳洲有很多国内有才华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为五斗米折腰了。我在澳洲旅游,随便碰到一个导游,一问, 竟然是数学硕士。物理专业的高才生可能做了医学院的技术员,而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才生可能做了会计。他们都是参加了TAFF(澳洲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期 2年的培训后改变专业的。
我常想问他们,来澳洲值得吗?就为了这片蓝色的海洋。到目前为止,从生活环境来看,我是喜欢澳洲的,但从个人的发展来看,我还是愿意回国,挺直了腰杆做人。
澳洲美国生活大比拼:澳洲竟略胜一筹!
虽然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但是澳洲在许多方面却仍是略胜一筹。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虽然美国专业人士的收入更丰厚,但是美国人需要应对的生活困难却比澳洲人多得多,不仅贫困率更高,医疗药更贵,而且感染致命疾病,包括HIV/AIDS的机率也高得多。在如此众多考验的轰炸下,也难怪美国人的寿命要比澳洲人短近两年了。
收入&贫穷 如果你生活在美国,而且是个专业人士的话,那么你获得的报酬将要比在澳洲时更高。但是,如果你从事的是最低时薪的工作,那还是留在澳洲比较好。 但是即使你是专业人士,前往美国之前也须三思后行,目前那儿的失业率已是澳洲的近两倍了。同时,美国的男女薪酬差距也在逐渐拉大:澳洲女性的薪资相当于男性平均报酬的83.1%,美国女职员却只能拿到相当于本国男同胞收入77%的工资。
在美国,如果你幸运地位于劳动力金字塔的上部,那么你的钱袋无疑要比澳洲人鼓得多,根据OECD的数据,2008年时,美国的平均薪资为3万7690元,同期,澳人仅能拿到2万7039元。然而,在美国,你坠入贫穷的机率也要高得多。联合国人类贫穷指数(Human Poverty Index)显示,12.2%的澳洲人靠着不足薪酬中值一半的收入过活,而处于同等困境的美国人则多达17%。
移民现象
澳洲和美国的历史相近,都是移民国家。但是,你在现今的美国遇到移民的概率要比澳洲人低了近一半。
目前,仅有12%的美国人出生于海外,而多达27%的澳洲人却非土生土长。每1000个澳洲人中,就有6.03个是来自海外的,比美国的4.18个多出了2人。
教育
完成中学学业的美国人比澳洲人更多,但是,澳洲人的受教育时长却更长。澳洲人平均花费21年完成小学至大学的教育,而美国人却只有区区16年。但是,25岁以上的美国民众中,拥有中学学历的人却比澳洲多了19%。
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25岁以上的美国公民中,有38.54%的人获得了大专文凭(Associate Degree)或学士学位。而截至2006年,拿到高级文凭(Advanced Diploma)或学士学位的澳洲人则逾59%。
如果你是在美国念大学的话,私立院校每年的开销平均为2万517元,而在澳洲,只要7902元就够了。
医疗
美国的人均医疗开支要比澳洲多很多,但是美国人却仍是难以承受高得骇人的医疗费用。2007年,填写破产申请的美国人中,有62%的人归咎于高额医疗费。
在美国,政府只为个人的总医疗开支埋单18.7%,而澳洲政府则包揽了70%。
上一篇:我们该怎样正确评价现在的老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