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看待伊朗称,伊朗被扣油轮已成功的到达目的地,并售出石油了呢?
伊朗,油轮,美国怎么看待伊朗称,伊朗被扣油轮已成功的到达目的地,并售出石油了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此事假如是真,这就是伊朗人取得的,以小犯上以弱胜强的斗争!更是美国人特朗普对伊朗人经济封锁和军事打击的失败。这更证明了掉了牙的老虎就是纸老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像美国拍摄《逃离德黑兰》一样,伊朗也可以拍摄一部电影,以此来炫耀伊朗油轮成功逃脱美国的追捕。
两个多月以来,美国和伊朗围绕“格蕾丝一号”上演的一幕幕扣人心弦的较量,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吸人眼球的悬疑大片。
一、借刀杀人:
在今年6月20日,伊朗击落一架美国无人侦察机后,两国关系骤然紧张,战争一触即发,甚至美国的军舰和战机一度进入到对伊攻击的战位。然而,就在千钧一发的最后时刻,特朗普冷静下来,叫停的对伊朗的打击。
伊朗击落美国侦察机,翻开了美国“怯战”的底牌,美国也因此恼羞成怒,急需对伊朗进行一次还击,来展示强硬。
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朗的一艘油轮进入到美国的视野。在美国的授意下,当地时间7月4日,英国直布罗陀当局在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协助下,扣押了伊朗的这艘超级油轮“格蕾丝一号”。
在美国和伊朗的这一轮博弈中,尽管美英是同盟关系,但是,英国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展开对伊朗极限施压的外交政策颇有微词,并始终与欧洲国家站在一起,力保《伊核协议》。
然而,在英国扣押“格蕾丝一号”的那一刻,就落入美国“借刀杀人”的圈套。美国的这一招,不仅报复了伊朗,并且还成功将美国和伊朗的危机转嫁给英国,把英国拉进美伊对抗的旋涡之中,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以牙还牙:
对于“格蕾丝一号”被英国扣押一事,伊朗毫不含糊的展开反击。7月19日,伊朗海军以违反国际海事法为由,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英国油轮“史丹纳帝国号”。
伊朗以牙还牙的手段就像是冷却剂,将英国政客们发热的头脑迅速冷静下来,尽管他们嘴上仍旧强硬以对,但是,行动上却非常的务实。8月15日,直布罗陀当局不顾美国的干扰,宣布释放“格蕾丝一号”。
至此,美伊围绕“格蕾丝一号”的博弈,伊朗暂时占据有利局面。
三、借尸还魂:
“格蕾丝一号”的船籍原本属于巴拿马,迫于美国的压力,在“格蕾丝一号”被扣押期间,巴拿马要求注销该船的船籍。为了取得在公海上行驶的权力,避免美国以违反国籍海事法为由再次扣押这艘油轮,伊朗将“格蕾丝一号”盖头换面,除了更改国籍和名称外,还对“格蕾丝一号”进行重新涂装。改名后的“格蕾丝一号”再次次乘风波浪、“扬帆”起航。
四、瞒天过海:
直布罗陀当局释放“格蕾丝一号”的理由是“伊朗承诺该艘油轮不会驶向被叙利亚”,然而,伊朗方面却否认做出过这样的承诺。对于“阿德里安·达里亚一号”的最终目的地,伊朗态度始终模棱两可。
“阿德里安·达里亚1号”于8月18日从直布罗陀起航,一开始,“阿德里安·达里亚1一号”显示的目的地是希腊的卡拉马塔港口。
然而,在8月26日,船舶追踪信息显示,该船的目的港口已经由之前的希腊卡拉马塔港口更改为土耳其的伊斯肯德伦港口。
8月31日,船舶追踪信息再一次变更,显示“阿德里安·达里亚1号”已不再驶向土耳其伊斯肯德伦港口,且没有标注明确目的地。
9月8日,伊朗外交部证实,“阿德里安·达里亚一号”已经停靠在地中海某港口,船上的原油也已经被售出。伊朗方面虽然没有透露“阿德里安·达里亚一号”停靠在哪个港口,但是,美国 卫星追踪图像却显示,伊朗油轮最终的停泊港口似乎是在叙利亚塔尔图斯。
美国和伊朗围绕“格蕾丝一号”的明争暗斗以伊朗的胜出落下帷幕,但是两个国家的博弈并没有结束。或许另一场较量正在酝酿之中,将在一个不经意的时间点突然爆发,来冲击世界的敏感神经。
【亲们,记得点赞哟!觉得我回答的还可以,不妨关注一下吧!thanks】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场阴谋。是一场伊朗自行设计的阴谋。常言说得好:玩鹰的人被鹰啄了眼,聪明反被聪明误。英国和美国掉进了伊朗设计好的“陷阱”里——丢人现眼有点收不了场。
其次,伊朗故意将油轮绕非洲大陆一圈,制造神秘感。!
即便是伊朗给叙利亚运送原油,也是名正言顺,美英等国也管不了这么多,何况还是5月2日之前出的波斯湾,按常理直接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叙利亚口岸,省时又省力。不选择走陆路,是因为这艘格雷斯1号巨型油轮装载量达二三十万吨。那伊朗为何要让油轮故意绕了整个非洲大陆一圈,花了整整75天时间呢?费时费力最后又没个好,这里面就有名堂!这是要吊足美国和英国的胃口,不然他们怎么上当呢?
当格雷斯1号油轮神秘失踪的这两个多月里,美国可能假设了n种方案和结果,正因为美伊危机在不断升级,这艘油轮的去向才激发了美国的极大兴趣。说不定以色列可能都高度紧张了。
最后,伊朗故意将油轮开进直布罗陀海峡以身犯险,试探英国的反应。
7月4日,当格雷斯1号油轮绕着非洲大陆之好旺角观光旅尽兴后,突然打开了GDP定位系统而突然出现在直布罗陀海峡口时,美国和英国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当然应美国的要求,或者是英国本来就主动参与,成功地拦截了格蕾斯1号油轮。但是这个拦截地点的选择就很有讲究——西班牙与英国有争议的地点。为什么要动用皇家海军突击队呢?因为美国和英国先入为主,总以为油轮上藏有违禁品——一旦查实,或可以找到对伊动武的借口。
可谁知英国美国空欢喜了一场。英国丢人现眼,只好借口说是在执行欧盟8年前的一项老掉牙的对叙利亚的制裁协议。谁信呢?英国闹脱欧三年来放翻了两任首相,还能如此不折不扣的严格执行欧盟的决定,鬼都不信!
设置陷阱,当然是为了猎物。伊朗从格雷斯1号油轮事件中,可以达到的最大效果:是试探英国和欧盟的态度。到底是和美国穿一条裤子唱双簧,还是真能维护伊核协议的执行。现在一切真相大白,英国口是心非,法国两面三刀,德国举棋不定。伊朗对欧盟设定的60天的期限(7月7日)就到了,一切都昭然若揭:原来欧盟三大国是在和美国唱双簧,目的就是要软硬兼施最终把伊朗逼到谈判桌上来。
上一篇:焗头发什么颜色显脸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