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感觉农村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呢?乡村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呢?
学校,农村,学生为什么感觉农村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呢?乡村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感觉农村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呢?乡村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为什么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呢?乡村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吧。正好今天我参加了全县小升初考试的阅卷工作。全县小升初的试卷都统一进行批阅,因为这些成绩对于学生升学没有什么意义,害怕成绩出来早了,有的学校会把这些成绩拿去当作掐尖招生的依据,所以今年小升初的试卷直到开学一周后才开始阅。通过试卷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学生的试卷跟县城学校比起来,差距真的不是一般地大。农村学校的学生不仅书写差,写作文还常跑题,不及格的学生很多,而县城学校里的学生不及格的很少。
就拿我所在的这一组来说吧,阅了农村一个乡的试卷和县城一所小学的试卷。农村学校的试卷里面空白的比较多,有些是属于缺考,有的是学生啥也不会,六十分以下的学生比比皆是,其中一个学校的学生只有十二个,除了三个八十分以上,其余都是六十分以下了,其中三十分以下的就有五个。老师除了管几个想学习的孩子,其他的学生不爱学就由着他了,等于是放羊式管理,爱学不学,老师和家长都没有细心地分析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如果是在县城学校,因为每个年级都有好几个班,所以大家在一起有个比较,学校也会把各位老师的成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所以老师在工作上有压力,对那些贪玩的学生总是想尽办法让他们学习。所以在县城学校里,一个班里不及格的学生极少,除非是极个别智力确实有问题的,一般考及格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也占了班里的大多数。所以教风正,学风就正。
正是因为没有好的教风和学风,所以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乡村教育要想走出困境,还是要从教学质量上进行突破。现在的家长已经不满足于孩子有学上,而要让孩子有好的学校可上,在县城学校,升学高,而农村学校升学率低。如果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上来了,也不愁招不到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设好农村,农民在家有钱花,种地收入大于打工钱,学生就多起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城市化。近几年,城镇大幅度大面积扩大和高速度高质量发展,进城买房租房和打工已成朝流。孩子随父母随家庭进城上学读书也就成平凡自然之事了。二是农村农业建设发展滞后,带动教育投入不足。学校环境建设对比之前虽有很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有门路有经济来源的农家学生都想法转向城市学校读书,因为城市学校环境优于农村学校环境。三是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学校扩建新建之多,学生转向城市上学读书既是城市学校发展的需要,又是农村孩子的第一选择。四是城市教师需要添加补充,农村教师向往城市。双向需要,农村大量优秀教师由此被招进城区,造成农村骨干优秀教师调离缺失。五是城市人普遍文化水平高,知识更新快,视野开阔。他们经济实力强,更加懂得知识是改变命运的笫一要素,在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方面他们舍得花时间和经济投入,乐意支持学校教育和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和课外辅导。学生接触面广见识多,参与课外辅导和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多,各方面的学习条件要比在农村优越。所以学生都向往城市学校。
我个人粗略地认为,就因为以上五种原因,造成了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的现实结果。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结果,乡村教育该如何走出困境?这又是一个很值得重视和研讨的课题。
首先必须清酲地认识到:乡村学校教育虽然学生少,但不能当包袱丢弃。乡村学校要建设,环境要优越,教育要发展!有人的地方就应该有教育的存在!乡村和城市的教育不应该是两重天。乡村的基本建设是带动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础。乡村也要搞大建设,村民的经济要大发展,收入要大增加。乡村的学校环境要大改善大优越。乡村教师的待遇提高要真落实,要和城市真同步。乡村的骨干优秀教师要留得住调得来。这些方面做得好,乡村教育走出困境就不成问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题主邀请。
农村学校学生的确越来越少,为什么?
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一所农村学校及一个乡镇学校,一年少多少,五年又少多少,手里没有具体数据说明。但少是事实。
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特殊时期的必然产物。我们来追踪一下少了的学生到哪儿去了就知道了。
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对孩子进行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首都与省会城市,省会城市与市县城市,城市与乡镇,乡镇与村……不同级别,不同区域的学校之间在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方面存在明显的客观以及主观原因导致的差别。条件允许,能在乡级学校就读,就不会在村校读,能在县城读,就不会在乡镇上读,以此类推。农村学校,主要是村级小学,其次是乡镇中小学,它们处于这个变化的起端,有条件的孩子都往高处走了,学生又没有新的来源,所以就只会越来越少。盲目攀比也是造成农村学校越来越少的原因。你家有能力把孩子送出大山读书,我家为什么不能?不送出去就觉得低人一等,很多农村人把能让孩子送出去读书当成高人一等很光彩的事情。我任教过十年的某乡就有少数人存在这样的攀比,由于这个乡教育教学质量较高,不太严重,但仍有部分暴发户一年花三四万也把才几岁的孩子送去了省城一流的名校,只是十多年后仍没读出头,个别在农村读中小学的孩子却考上了北大清华,后悔莫及。隔壁乡镇就严重了,特别是初中,大多数有条件的孩子都送去了县城学校。农民工进城务工潮的出现,及国家对孩子入学政策的调整也是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的原因,而且是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农村初高中孩子毕业后没有回农村务农。好多40岁以下的新“农二代”,不再选择农业,高投入低产出的农业现状让这些“农二代”不得不选择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城务工,在农村他们没有技术让一元钱变成两元钱,但进城可以干一年当在农村干几年。同时,国家政策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提供绿色通道。结果大量农民工子女也涌向城市。农村学校学生自然越来越少。上一篇:中国男篮最后一战对阵尼日利亚,中国男篮能顺利拿到奥运会门票吗?你看好李楠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