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宋时期诗词歌赋达到了顶峰,你们最喜欢哪位诗人?印象最深的作品又是哪首?
李白,他的,唐宋唐宋时期诗词歌赋达到了顶峰,你们最喜欢哪位诗人?印象最深的作品又是哪首?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唐宋时期诗词歌赋达到了顶峰,你们最喜欢哪位诗人?印象最深的作品又是哪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比较喜欢南宋诗人陆游的诗作,尤其对他晚年所作的《沈园》二首,记忆深刻。
沈园是位于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比较著名的林园。晚年的陆游游玩,触景生情,写下二首沈园。《沈园》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二首诗悲伤之情如桥下流水绵长,对心爱故人眷念之情没有因为岁月而减少,反而越加深厚。这一年,陆游已经年近七十五岁,他依稀还记得四十余年前,在沈园见到的唐婉。
陆游与唐婉是表兄妹,唐婉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二人成婚后感情非常好,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陆母却认为唐婉的缠绵劲已经影响到了儿子陆游的前途。于是命陆游休了唐婉另娶一王氏女为妻。而唐家也让唐婉儿嫁于同郡士人赵士程。绍兴二十一年,落榜的陆游到沈园游玩,遇到了唐婉夫妇。二人见面已物事人非,心里都非常难过。分别之后陆游感伤在园中的墙上题了一首词《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蔳。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词意从追忆往昔,感触现实无情。把被迫离异之后的凄楚心情描写得深切可感。同时也控诉“东风”的可憎。整篇词情真意切、荡气回肠。
时隔五年,唐婉一次重游沈园,无意中看到墙上陆游的题词,顿时心潮起伏难以平静。往日情梦,今日痴怨不由得泪流满面,提笔合了一首词。词中诉说了自己对陆游的思念之情,点明了因无法摆脱心灵的折磨已身患病症。“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同年唐婉儿便于忧郁中去世。陆游闻听后,悲痛欲绝,心灵深受创伤,终生难以释怀。沈园从此成了他对唐婉思念的承载,成为他梦魂萦绕之地。晚年入城,每逢沈园开放,必入园凭吊。在唐婉去世四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又来到沈园,见春风依旧,流水如常,只是故爱早已不在。感怀之下,作《沈园》二首。二首诗与陆游慷慨激昂的诗篇风格迥异,写深沉哀婉,含蓄蕴藉,令人读罢慨叹不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宋时期诗词歌赋达到了顶峰,我比较喜欢 苏轼,苏东坡。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简介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很高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也是旷世无双的全能作家。他的人品非常高尚,才华横溢可以说是罕有其匹的。苏轼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也就是公元1036年冬天,现在学界把他的生年都定在1037年。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就是公元1101年。四川眉山人,22岁就中了进士。可以说是才华横溢,名动京师。后来就因为有才华,当官做的很高,高到皇帝的侍从之官。翰林院学士,端明殿大学士,龙图阁大学士,都是二三品的官。后来因为和朝廷上与人政见不同,就被排斥在京城以外。在外头就做过八个地方的太守,可是因为他这个人是非常的刚直敢说话,对于一些不同意见他总要讲结果,是屡遭贬抑流放。这一辈子可以说是过了一个坎坷的一生,困窘的一生。但是苏东坡终生刚正嫉恶光明磊落,所以当他要去世的时候无怨无悔无牵无挂,可以说出色的完成了他追求人生价值的崇高理想。
苏东坡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的遗产是最多的,没有人可以和他比。他有诗2726首、词398阕,还有秩卷浩瀚的散文有四千余篇号称万篇。他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都是一流的,所以他是北宋文学的一个巅峰。他的诗确立了以议论为诗的新体制,他的诗的特点就是精警雄奇,内容宏富,哲辨纵横,旷达俊逸。与唐诗的意象比兴,情景交融,色彩绚烂,含蓄蕴籍的的特色形成双峰对峙,各呈其美的态势。
苏轼的代表作,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上一篇:什么成语可以形容十八岁少女美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