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时候不能学以致用?
你的,方法,道理为什么有时候不能学以致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有时候不能学以致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句经典吐槽:学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两句话是一个意思,首先你要明确自己的状态、水平是什么。王健林可以说先定个一个亿的小目标,但是对于绝大数人而言那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一个学渣,说我要通过一个方法让自己成为学霸,首先这个方法在你没有使用之前,你是你,方法是方法,没有任何联系。你需要去用这个方法,大量的用、反复的用,直到有一天这个方法跟你有关系了,就是你能够运用自如了,这个方法才是你的方法。
你不能觉得: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人生就改变了。道理变成你的道理之前,你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把你跟道理融为一体。
这个社会有很多创业机会,但是为什么你没成功,第一,你不相信,第二,你不行动,第三,没能坚持。
道理,是这个世界经验的精华,凭什么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呢?还是要自己足够努力才行!
觉得自己掌握了一些道理,就像看到了食物却没有吃下去,肚子是不会饱的!
希望对你有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生何其短?看看图书馆里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藏书,人们就是每天不吃饭不睡觉不工作,一天24小时的阅读,能看完这世界上所有的书吗?而且你记得住作者都写了什么吗?读书,我个人觉得可以分几个层次:最低层次就是学校教育,搭建基础知识,为了升学考名校,不论你是否感兴趣,不论你是否乐意,都必须读。等拿到相关学位了,走上工作岗位,提及读书,一部分人是为了考证,为了升迁,为了爬到某个心仪的位置,于是顾不得自己是否真的喜欢,为了现实的利益而读书。以上这两种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不是为解惑,亦不是为自我成长,只是为应付现实世界的各种利益需求。以我个人愚见,真正的读书应该从第三层次起算。经由多年的社会实践,经由个人的独立思考,逐渐明晰自己的兴致所在,而且这个兴致与职业发展目标相吻合,于是一为了使自己通过有效阅读成长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二是为满足个人的兴趣,不厌其烦、满怀热情的投入到感兴趣的阅读领域中。此类阅读会有很清明的畅快感,每读完一本书,都会有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再往上一个层次,就到了读书高手的境界了。他们力求搭建起知识的高速公路,将现有的知识和正在、以及将要获取的知识联结起来,并有能力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在阅读的同时大量实践,并以讲或写的方式,深入浅出的将自己的观点准确、清晰表达出来。这是一种非常流畅、非常舒服的阅读状态,也是我个人追求的目标。所谓风吹哪页读哪页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风是外在的力量,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如果抱持风吹哪页读哪页的思想,你的阅读必定不是系统的,而是散乱的,这显然是农业社会经验管理的行事方式。在如今的工业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仍抱持农业时代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是不明智的。若不能清晰界定目标,人生中做的很多事,从表面看似乎有其意义,但以整个人生长河来说,极有可能不过是白费功夫。努力很重要,但聪明的努力更重要!一味推崇勤奋,却只满足于战术上的勤奋,而在战略上懒惰,对很多人来说正是现实,而这种努力,意义着实有限。
上一篇:28年前兄弟借2万元,没立字据,不知是忘了还是什么,一直不还,如何开口要回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