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教育现在的青少年?也就是说怎么样知道尊重父母,尊重别人,别总是以自己为中心?
孩子,父母,自己的如何教育现在的青少年?也就是说怎么样知道尊重父母,尊重别人,别总是以自己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解决的办法
1、强化培养教育。孩子上学了,应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如道德规范、助人为乐、奉献精神等教育方式灵活多样。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友爱精神,还是要大力提倡,不能互相攀比,互相瞧不起。
2、父母深刻反省。孩子在成人之前,父母更要谨言慎行,以身作则,如制定一个简单易行或口头承诺的“家规”,共遵共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与孩子之间,一定是平等相待,别动不动就以长辈压人、制人,孩子最反感这一点。
3、疏导孩子情绪。父母要时常关注孩子的动态,与孩子平等沟通,知道孩子在干什么?心里想什么?要什么?做到了如指掌,但不过于干涉。尊重孩子的自尊、权力、选择,但不是放任不管。对孩子的质疑,要正面引导,看主流看大向。
4、树立吃苦精神。不要认为孩子上学辛苦,什么事都包办起来,要有意识去磨练,让孩子学会独立,如何去做人做事,如何去吃苦耐劳。愚以为,一个家庭一贯崇奉吃苦耐劳之精神,也是孩子茁壮成长、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最重要法宝之一。
总之,我们做父母的就从现在开始,做好自己;为了下一代,从零开始,不留遗憾。
共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少“教育”孩子,做好示范,及时正确地引导更好
有个母亲说,她对孩子大呼大叫之后,疲倦极了,孩子并不听招呼。后来孩子给她发了一张截图,上面的文字是:孩子从来不听父母说的,他们只看你们怎么做。
提到“教育”两个字,似乎暗含了“教育者是对的,孩子是错的”这个意思,其实,对孩子最好的方式是正确的示范,以及言语的引导,教育是必要的,但尽量少用。
因为总是有“我对你错”的错误观念,导致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绝对地对立:谁都知道,这世上没有完人,孩子不可能完美,父母同样不可能,对吗?
其实,自我中心也未必都是不好的,存在的就有其价值,为什么呢?
“自我中心”是个体成长的必经阶段
一个人的成长,一定会经由“自我中心”阶段到“去自我中心”阶段,而能否很好地度过这个阶段,就要靠养育者正确的引导,以及关键时刻及时的鼓励。
自我中心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个孩子很容易投入自己的事情,而不容易被别人干扰,我们知道很多艺术家都是非常自我的,他们的专注力很惊人,当然,作为正常人的能力会明显不足。
婴儿时期,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全世界;两三岁的时候,开始知道自己和别人是分开的,逐渐有了“你的”“我的”这种意识,自我边界开始确立;之后,孩子每成长一点,技能增强一点,自我就更强大一点,直到青春期变得最强大。
人的自我树立得越早,对人的成长越有利。自我意识的浓厚,意味着对自身的关注远远强于他人,也对客观世界缺乏注意,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给予关注。
因此,我们不要去责怪人的自我中心,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的,这是成长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当然,人不能总停留在自我中心的阶段,毕竟人类是群居动物,需要建立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在关系中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养育者的不当教育方式,很可能是让孩子“自我中心”过度强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很多父母都不曾意识到这个问题,当发现问题时,孩子已经长大了。
“自我中心”是父母教出来的
我们不难看到,很多沉迷游戏的孩子,还有喜欢宅在家中的孩子,以及那些喜欢一个人待着不愿意接触外界世界的孩子,他们似乎对自己以外的人不太关心,对外面的世界也缺乏兴趣。
这种现象很普遍,当人没有处在关系当中时,他就是一座孤岛,只需要关注内心世界,不用去Care别人的好坏,也不必关注他人的评价。
而这样的孩子,基本也是我们培养出来的。
当我们不断强调孩子的学习,喜欢看到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书桌旁,面对自己的作业,安静地、甚至是沉默地学习的时候,我们其实在告诉孩子:
“你只需要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其他事情一概不必理会,我们会解决好。”
于是,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下,孩子停止了对关系的探索,也放下了对世界的好奇,投身于书海当中,成为学习的尖子,有了优秀的学习成绩,就是一切,不是吗?
如果成绩也不好,孩子会否定自己的一切,认为自己存在的价值实在稀薄,他们选择纵情于游戏,沉迷于各种娱乐当中,谁都不希望总是面对“我什么都不是”的事实。
虽然我们看不惯孩子我行我素,却无法逃避一个现实:我们亲手培养出了这样的孩子,还得亲手把他们纠正过来。
纠正的方法道理很简单,只不过要真正去做,有比较大的难度,需要家长持之以恒的努力,当然,为了一个更好的孩子,多大的付出都值得,对吧?
促进交往、加强参与,在关系中不断引领孩子突破自我边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个孩子的成长当中,会接触到非常多的关系,正确利用每一种关系,就能给孩子带来极其深刻的教益:
家中有父母,兄弟姐妹,要让孩子学会孝顺父母、尊重兄姐、爱护弟妹;
如果家中有老人时,父母要时常照顾老人,并带领孩子一起照顾老人;
在社交场合上,要让孩子学会为他人服务,比如倒茶、添饭、给长辈盛汤等等;
在公共场合里,要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为老幼孕残让座,适当的时候见义勇为;
与孩子一起探讨社会时事、各方热点,引领孩子的思维发展。
……
方法很多,万变不离其宗,主旨就是:
父母首先要让自己的做法无可挑剔,成为孩子身边最近的榜样;
带领孩子参与到所有的事情当中,而不是当一个局外人,或者旁观者,让他们亲身付出,体会其中苦乐,感受付出被人认可的欢喜。
知恩图报的孩子,往往是吃过足够的苦,才懂得幸福来之不易。
所以,当我们了解自我中心存在的价值,以及我们是如何养成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就会明白孩子很多错误的表现,其实来自于我们不当的养育方式——是我们给了他们自我的权利,也是我们养成了他们自我的习惯。
而我们要做的,恐怕就是和以前“反其道而行之”,尽量多地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经营当中,学会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作为小家庭或者大家庭的一员,为家庭去付出自己的心力,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认可和尊重。
上一篇:我家养鸡很瘦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