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新生儿宝宝爱流口水,怎么办?
宝宝,口水,唾液新生儿宝宝爱流口水,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儿流涎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流涎不需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婴儿能吞咽过多的唾液,流涎自然消失。
在婴幼儿或者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流口水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出现流口水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
1. 一般两三个月左右的孩子就可以开始出现流口水的情况,这么大的孩子开始出现口舌运动增多的情况,而且有的孩子会有吃手的情况也比较容易出现流口水的表现,这个一般问题不大的,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吃手反而有利于孩子手口眼的协调能力。
2. 一般四到十个月开始出牙,两岁半内牙齿出齐,在出牙期间也可以有流口水的情况,这些也都是比较正常的表现,这个一般不需要特别的药物治疗,可以给孩子补补钙,吃磨牙棒或者比较硬一点的食物,促进出牙,有利于口腔的运动能力,咀嚼能力,也有利于缓解流口水的情况。
3. 在儿童发育期,也可以出现有吃手的坏的行为习惯,可以出现流口水的表现,这个需要及时纠正,可以提醒孩子主动控制吃手,在手上涂抹可以吃,但是口味不太好的食物,厌恶疗法,这个一般是可以逐渐纠正的,也需要注意均衡饮食,间断补充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4. 有的时候孩子可以出现口腔溃疡,疱疹的情况,可以出现流口水,发烧等表现,五天及时的治疗溃疡疱疹的情况,这个一般经过及时治疗之后可以逐渐好转。
5. 有的孩子有可能会有口腔内腺体发育问题,口腔颌骨发育异常等,都有可能会导致出现流口水的情况,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需要进行手术等治疗措施。
引起流口水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不同的原因处理措施也有所不同,具体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分析,根据具体的年龄,以及是否合并有什么不舒服的情况。
希望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周口市儿童医院)倾力打造贴近百姓的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如您需要帮助请关注头条号,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解决您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流口水也叫流涎, 是幼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见于三岁内的小儿,常发生于断奶前后。
中医叫做滞颐,即流涎不收。中医认为,脾之液为涎,脾气冷,或者脾胃热,都会引发脾不能收制其津液,故唾液流出,滞渍于颐,“颐”指面颊、腮。
流口水,几乎是每个宝宝都会有经历。分为生理和病理两个情况:
一、大部分情况,属于正常生理表现,如出牙期间,不需医治。
可以使用篇尾的偏方治疗。
二、少数属口角溃疡、水痘、手足口病等疾病引发。
如果伴有发热、流涕、咳嗽、吞咽困难等症状,需要按照确诊的疾病进行治疗。
三、中医小儿推拿的观点及治疗
滞颐之因有虚、实两种。
(一)脾胃实热
表现为发热、口角赤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啼哭烦躁,舌红苔黄等。
治疗的方法清热泻脾为主。
处方:清胃、清板门、运水人土,退六腑,推四横纹。
清胃、运水人土、揉板门、退六腑均为泻热通下,为主穴,小儿多积多热,积易化热,热能沤积,故用推四横纹以化积除热。
(二)脾胃虚寒
表现为口角流涎,涎液清稀,小便清长,面白唇淡,或伴泄泻,消化不良,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这种情况要以健脾为主。
处方:补脾土、揉外劳运内八卦、推上三关、上推天柱骨、揉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补脾土功能益气健脾,配椎上三关温中散寒,外劳有升阳举陷之功,揉之能使阳升阴降;内八卦能行气和胃化食。配合足三里、三阴交、脾俞等穴位,可以很好的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收摄涎液。由于脾运之健非一- 日之功,故虚寒涎流疗程宜长,治时宜长。
四、实用小偏方
1.两个玉米须子,干鲜均可,煮水喝每天一,二次,小儿喝不下可加糖,此方安全可靠。
2.猪尾巴治疗小儿流口水,买卤好的猪尾巴给孩子拿着吃。锻炼他吞口水的能力,隔几天让孩子吃一回就行,有人四五次即可治好。
3.吴茱萸10克,以食醋20毫升调成糊状,敷在两个足心。睡前敷上,早晨取下来。有人3-4天就可治愈。
大河妙手,育儿路上的好帮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谢谢邀请,关于“新生儿爱流口水怎么办?”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新生儿还小爱流口水是正常的,宝妈们不要过于紧张兮兮的,要放平心态。
一、宝宝刚出生,身体发育尚未健全,口部缺少肌肉训练,灵活性还有待发育,时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是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这种情况会慢慢减少的。
二、宝宝刚出生,没有大人的意识,流口水不影响自己的形象,宝妈们不要过于大惊小怪了,经历过宝宝初期发育,这种情况会慢慢改善的。
三、别说新生儿爱流口水,有些宝宝发育长牙齿的时候也时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每当看到宝宝流口水我忍不住想用手机记录下来,留作纪念以后拿出来给宝宝看自己小时候。
四、别说新生儿了,现在有些成年人睡午觉的时候也经常流口水呢,如果宝妈实在担心宝宝的话,那建议去专门的儿科找资深医生咨询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宝爸分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