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如今的“丧偶式育儿”,父亲的角色到底是怎样的?
孩子,父亲,爸爸如何看待如今的“丧偶式育儿”,父亲的角色到底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如今的“丧偶式育儿”,父亲的角色到底是怎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看待丧偶式育儿,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关于丧偶式育儿,个人觉得得从两个角度看
第一是不得已式的丧偶式教育
一方面是社会形态所致
房价、教育支出、学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教育观等等,这些让许多的80、90后爸妈变得焦虑,为了生活,不得不夫妻分开。或者为了生活,爸爸(也可能是妈妈)早出晚归的工作。
这种因为工作,因为生活忽视家庭的丧偶式教育,只能说夫妻互相理解,毕竟都是为了家庭努力的奋斗着。
一方面是传统文化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男主外女主内,尤其是农村或者偏远的地区,夫妻结婚之后,男的外出打工,春节出门,过年回家。一般情况下是孩子和妈妈在老家生活。虽然我们说现在是新时代,但这种思想以及这种行为还是有的。
不管是上述的那种情况,都是在为家庭生活而努力的群体,没有什么可评价的,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希望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
第二是个人的性格所致
我一个朋友,就是典型的丧偶式育儿,老公是那种天性爱玩的人,虽然有了两个孩子,但是老公真的是没有做父亲的“觉悟”,心情好的时候,会带一带孩子出去玩。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和其他的朋友之类的吃吃喝喝,享受肆意人生。
朋友的老公就属于爱玩,没有家庭责任意识,更享受安逸洒脱的生活一类人,对于这种人,就需要夫妻的另一方耐心的沟通交流了。
比如说朋友的老公,一味的抱怨其实作用不大,有可能会让老公更不愿意待在家里。与其这样感慨自怜,不如多制造孩子和父亲相处的机会,采取一些方法改善。
最后想说的是,夫妻双方不要轻易的给对方或者是给自己打标签,生活品质好不好,是需要经营的,而不是直接对号入座,认为自己就是丧偶式育儿中的一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当今社会“丧偶式育儿”还是很普遍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人文观念一直延续至今,虽说提倡男女平等,但对于育儿方面,往往出力最多的都是母亲,毕竟十月怀胎,辛苦生下孩子,更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家庭能过得更好而拼命奋斗,努力赚钱,希望给孩子一个优越的环境。社会对于爸爸的使命感就是努力赚钱养家,妈妈确要在上班之余兼任孩子的教育问题,渐渐地人们也习惯了这种方式,作为调侃称为“丧偶式育儿”。
我家之前也是如此,老公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少会参与,他觉得孩子不应该有那么大的压力。我呢确想尽办法希望孩子能不断进步,不要落后于别人,怕她因为现在的不努力以至于长大了去懊悔。慢慢也就形成了我一个人在教孩子学习,认知,生活习惯,想尽办法让孩子变得更好。爸爸确只享受着孩子越来越懂事的成果而我却在孩子心里变成了严母的形象。是既牺牲了自己的个人时间又破坏了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想想自己还是挺委屈。
孩子上学以后,我决定让爸爸也参与进来,因为我家是女孩子,我觉得爸爸的教育有时候更利于她性格的养成,于是便交出了一半的育儿权给他。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两个人的责任,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在教育方面都有对方替代不了的优势存在。
所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杜绝“丧偶式育儿”。双方都有责任,有义务为了孩子的教育出一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看待丧偶式育儿?父亲的角色又是怎样的?
首先在我做了妈妈过后,我想我才更有资格评论这件事情。我是一个八个月宝宝的妈妈,丧偶式育儿在我身边太常见了,经常有朋友在朋友圈抱怨,带娃很累,老公一天回家就是玩手机,要不就是葛优躺。自己要抑郁了怎样怎样。
丧偶式育儿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词汇,是因为社会把大多数不参与育儿的爸爸们归于一类人,就是他可能只是名义上的爸爸,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在许多妈妈眼里,她们的爱人都没有或者极少参与宝宝的成长。所以用一个相当夸张的词语“丧偶”来形容。
另一半主要是家庭的主力,他要赚钱养家,我们作为女性可以理解他。但是我们女人带孩子其实也是一种工作,为什么男士有下班休息的时候我们没有呢?其实挺不公平的。但想一想,对于我们女性来说,真的是需要男人的帮忙吧,有时候一句暖心的话也会让你欣慰一点吧。
其实作为爸爸这个角色来说,有了宝宝爸爸就是大树一样,希望爸爸们能有意识的共同参与宝宝的成长,不是你帮你老婆带宝宝,而是你本应该也带宝宝,因为是两个人的孩子不是老婆一个人的。
总而言之,还是是两个人共同的事情,孩子不是给老人生的。我们做父母的都有义务参与宝宝的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丧偶式育儿,我觉得这个词有点片面,丧偶式育儿,是一个阶段性的词?还是一个随着孩子长大持续伴随的一个词,如果只是在婴幼儿阶段,我觉得最多是归功于个人的问题,出于工作后的疲惫,亦或是对新生命到来打破生活规律的不适应,都是有可能的,也可能是懒,也可能跟夫妻的相处方式有关,本身来说就不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父母不爱孩子的毕竟是少数,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反思我们自己,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都要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多沟通,夫妻之间,除了相亲相爱,也要相互帮助,共同扶持。如果你找了一个不懂的反思改正的老公或老婆,那是你的眼光问题,那没得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