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金桔生长为何患有潜叶蛾,有哪些症状体现出来?可以进行防治吗?
幼虫,柑桔,成虫金桔生长为何患有潜叶蛾,有哪些症状体现出来?可以进行防治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金桔生长为何患有潜叶蛾,有哪些症状体现出来?可以进行防治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金桔患替叶蛾有什么表现,只要是柑橘就容易患替叶蛾,被替叶蛾为害的症状。柑橘的新叶卷曲,他的伤口容易感染病害,这种情况,夏梢最为严重,防止替叶蛾危害最容易,当叶芽长到1一2公分时,用菊子一类的农药都可以预防,百分之百替叶蛾不会危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防治潜叶蛾类用25%的天达灭幼脲3号、5%的通脲5号、20%氟铃脲、2%的天达阿维菌素最有效,并且这些药剂都属于生物农药,有抑制害虫幼虫蜕皮的功能,药效期长达二三十天,你可以把这几种药交替使用,以延缓害虫的抗药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金桔生长的过程中,金桔潜叶蛾给金桔的生长带来了很大的伤害,金桔潜叶蛾又名绘图虫、鬼画符,是为害幼食、嫩梢、叶片最严重的害虫。那么金桔潜叶蛾该怎么防治呢?
该虫以幼虫潜入嫩梢表面下蛀画,形成白色弯曲虫道,使叶片卷曲变硬而脱落,造成新梢生长差,影响树势和抽梢。幼虫为害的伤口,有利于溃疡病菌的侵入,常引起溃疡病的大面积发生。叶片卷曲后,又为红蜘蛛、卷叶蛾等多种害虫提供聚居和越冬场所,增加了越冬害虫的防治难度。潜叶蛾一年发生10-15代。幼树及苗木抽梢不整齐的受害严重,夏梢受害重,秋梢次之,春梢基本不受害。
金桔潜叶蛾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7-9月夏秋梢盛发期,是潜叶蛾发生的高峰期,应进行控梢,即抹除过早、过迟抽发的零星不整齐的嫩梢,大量新梢萌发时再统一放梢,可减轻为害,冬季剪除受害枝梢,以减少越冬虫密度。
②药物防治。一般在新梢长2-3厘米,或抽梢率达25%,或受害率达5%时开始喷药。4-5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药剂可选用莫此朗2000倍,灭幼脲1000-1500倍,虫敌螨杀1000倍,万灵1500-2000倍进行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柑桔潜叶蛾】是叶潜蛾科的一个物种。别称:绘图虫、鬼画符 、乱画虫。
为害特点:
潜叶娥幼虫为害柑桔的新梢嫩叶,潜入表皮下取食叶肉,掀起表皮,形成银白色弯曲的隧道。内留有虫粪,在中央形成一条黑线,由于虫道蜿蜒曲折,导致新叶卷缩、硬化,叶片脱落。
秋梢被害率达100%。由于造成大量伤口,常诱发溃疡病的发生,给害螨、盾蚧、粉蚧和卷叶虫等提供了良好的过冬场所。
特征描述:
雌成虫体长宽1.5~1.8×0.37~0.46毫米,翅展4毫米;雄成虫体长宽1.6~1.8×0.27~0.44毫米,翅展4.2毫米。全体银白色。触角丝状14节。前翅披针形,缘毛较长,翅基部有2条黑褐色纵纹,长度为翅长的1/2,两黑纹基部相接,一条靠翅前缘,一条位于翅中央,2/3处有"Y"形黑斑纹,顶角有一大圆形黑斑,斑前有一小白斑点。后翅针叶形,缘毛较前翅长。足银白色,胫节末端有l大距。卵 扁圆形,无色透明,直径0.25毫米。幼虫 体黄绿色,初孵幼虫体长0.49~0.88毫米,胸部节1、2节膨大近方形,尾端尖细,足退化。老熟幼虫体扁平,纺锤形,长约4毫米,胸腹部背面背中线两侧有4个凹陷孔,排列整齐。腹部末端尖细,具1对细长的铗状物。预蛹和蛹 预蛹长筒形,长约3毫米,胸腹 部二、三节较大,第一和六至十节两侧均有肉质突起,雌蛹体长宽2.1~2.5×0.4~0.5毫米;雄蛹体长2.2~2.5×0.43~0.56毫米,均为纺锤形,初为淡黄色,后为深黄褐色。腹部末节后缘两侧有明显的肉刺1个。
发生规律:
该虫以幼虫和蛹在柑桔的晚秋梢、冬梢或秋梢上过冬。幼虫过冬成活率与柑桔叶片含水量和旬降水量以及旬子均湿度的高低密切相关,低温低湿和叶片含水量少会导致虫口大量死亡。年发生代数,在中、北亚热带桔区10~12代;南亚热带桔区年生15代左右。一代历期17.1~91.6天;其中卵期2天;幼虫期4.2~21天,最长35天;蛹期5.5~11.8天。成虫多在3~7时羽化,其次为2l~24时,羽化当天就能交配产卵。成虫白天潜藏于枝叶间,草丛中,傍晚飞到嫩芽嫩叶上交尾产卵。柑桔的嫩芽嫩叶对潜叶蛾成虫有很强的引诱力,卵只产在柑桔的嫩芽嫩叶上,多产在芽长0.5~5厘米的叶背上。产卵多在20时至凌晨4时,5~18时很少产卵。每雌一生产16~57粒。散产于嫩叶背面主脉两侧。每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