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自己的,人生,的人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瞧不起为生存而活着。说这是没有意义、没有志气、没有高尚思想情操的人生。甚至对求生嗤之以鼻、不屑一顾。那么,事情果真如此吗?否!我们不禁要问,生物进化史几亿年、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分支进化已达六百万年以上,原始人类群体、原始社会,即整个文明社会以前的人类繁衍进化,不是为了生存是为了什么?再说,即使是进入文明社会历史以后,又是所有人的活着状态都不是为了生存吗?
事实是,在人类以往历史长河中,不要为生存而操心的人一直居于少数,而多数人都得一辈子谋生图存(为了生存)。正是因为有这多数人求生的辛苦劳作,才有这少数人的安逸无忧。这部分人才得以劳心于治人、劳心于思想学说、劳心于艺术情趣。
解决了生存问题,我们的目标才可以更进一步,为了生活。生活与生存不同。生存是活着不死,生活则不仅不死,还可以追求活着的乐趣,或称享受。在生活的基础上,既可以追求物质优越,也可以追求精神娱悦。比方说,我们有了吃穿住,对生存问题不犯愁了、无压力了,我们就会想把生活过好一点。我们会想买车、建新房、出外旅游观光等。在精神方面,我们可以想读书受教育,想有文化知识,想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甚至认识宇宙及其自然规律。——这些都属于生活的内容。
在“生活\"的基础上再想进一步,那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玩”。这里所说的“玩”,当然不是一般的\"吃喝玩乐\"。这里的“玩”,包括好奇、追踪、探究。——这种“玩”,是人类独有的天赋。“玩”的形式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只要人类存在),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由经验我们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如果不喜欢“玩”、不追求“玩”,就不可能进步发展,也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比方说,如果我们不喜欢下水去玩,便不知道水有浮力,就不会造出来船。如果我们不玩风筝,也不了解风与水一样是流体,既能托起物体也能推动物体;也就可能发明不了气球、飞机,等等。一切的发明创造,差不多都从“玩”开始起步。人类的先进思想观念,特别是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大多起源于“玩”。
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感觉好奇,就会对其进行观察、分析、计算,关注它们的相互联系,寻找它们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因和结果。所以,当今世界,人类“玩”岀了一个科技时代,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充斥整个生活空间。在微观世界,人类“玩”到了质子、夸克、DNA,想弄清楚物质到底是什么结构、怎么产生的。在太空,人类“玩\"到了月球、“玩”到了火星。人类还想“玩”到遥远的宇宙空间去,看看宇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构造。(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活一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就是为了两个字--“活着”。活着本身,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请跟随以下几点分析,我们共同探讨。好像有点“哲学”、有点绕,但是,却非常有意思,你肯定能读懂。我相信,读到最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哲学之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为之呕心沥血,世代追寻,至今尚无一人可以明确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就是题主所问的:人活一世,到底是为了什么 ?
人生的意义,也是世世代代的哲学家、前仆后继的普通人,都会无限追问下去的问题。这个问题……似乎永恒无解。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做出延伸和探讨。因为,表达,是我们的权利。
叔本华,应该是最早明确提出“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的哲学家。
叔本华认为,人的一生都不会改变,人的道德品质不会改变。每个人都是在被动地“活出”自己所被赋予的一切。甚至是一个人的阅历、教育、宗教、经验……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无法改变一个人。
有时间的话,也可以读一读,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如果这个观点正确,我们都是自己“天性”的“载体”。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叔本华的这个观点,我一直以来都非常认同、并有深刻感悟。但是,我不是“鹦鹉学舌”。因为,哲学家并不是发明了哲学思想,而是替我们揭示了那些普通人都会有、但是普通人却不知道那就是“哲学本源”的那些思想感悟。我有感悟不代表我就有多么智慧,感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只不过我在这里表达了而已。哲学家的提炼,才是智慧。
我是根据自己有生以来的经历、以及我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产生的切身感悟。这种感悟谁都有。
对我本人来说,我无论遇到怎样的事情,怎样的人,无论我自己、是否已经因为我自己的处事风格而“深受其害”,哪怕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道理”,我也早就知道要用怎样的方式为人处世,才是对自己“更有利”的……可是,我依然无法改变自己,哪怕一点点。
而我从小到大都被别人认为,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善良到有点软弱的人。对此我不认同。我不认同自己是“善良”的。但是我很庆幸自己是这样的天性,我觉得,这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好人”(人,不能用好坏来分,故加引号)最大的好报,就是老天让他成为了一个“好人”。因为“好人”能够一辈子“心安”,能够拥有真正的“内心深处的安宁”,这才是我们最大的福报。
但是我不认同这真的就是“善良”。
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应该如何为人处世,我觉得始终是我的本能在起作用。
根本就不是我有多么高尚的道德标准、我有多好的修养和教养,因为我根本就不是刻意地想要什么“善良”的,我不想刻意去做什么所谓“有道德”的事情……并且我也根本就不想被道德绑架。
可是:你所做的一切,只因为,你就是你自己而已;因为你是你,所以你必须“那么做”、你只能那么做;你不是“想要”善良,但不那么做、你会极其痛苦和自责;你只是被自己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所逼迫的;你是被你自己生命所赋予的那些基因里的、本能的东西,所“迫不得已”。是所谓:跟随我心。
为了不让自己的灵魂痛苦,你不得不“善良”。而不是你“选择了善良”。
所以,我非常理解那些天性就比较“自私自利”的人,他们也是听命于自己的“灵魂”,也是在做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事情而已。可是偏偏,只有做那些“利己”的事情,才是听从“他的生命本能”。不那么做他们也会极其痛苦。他们也只是自己生命的“载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