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文案编辑如何避免出现错字?
错别字,文案,编辑文案编辑如何避免出现错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文案编辑如何避免出现错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尽量避免错别字?笔者经验,关键要把握两点:
一,冷一冷。就是说,写好的东西,让它待定,不要急着上传发表。不急,放一放,一天两天都行,回头再进入情况修改;实在急的,一定要反复多看几遍,记住谚语: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二,养成朗读自己习作的习惯。上传前,一定要朗读!朗读既能发现逻辑混乱和不通顺地方,又能借机发现错别字,一举多得!
试试看,共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什麼重要文件的话,比如刷头条、無聊凑熱闹錯了就錯了呗,正常,我编辑头条內容只要任性写完馬上发送的话十次至少有七次有错別字、多字、或少字,不怎麼检查,尤其是评论,那是认为写完了就发,从不检查,沒必要啊!只要不笨的人其實都能看的懂對方表达的意思,就像我看別人的文字哪裡有少一字多一字或有錯別字,多一字少一字錯字並不影響看懂別人想表达的意思,因為通過整体想也想的到人家想表达的意思,又不是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字中出现错别字是低级错误,但有时候不可避免的疏忽。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平时就要做个认真的人,养成一个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完成一篇文章首先自己认真阅读,仔细检查。然后最好找个人帮忙检查,有时间自己写的东西自己发现不了错误。另外,完成后如果时间允许,隔一会再来检查阅读,也会发现之前的错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文案完成后,应以编辑的视角认真阅稿。
2、要有对读者和受众负责的意识。
3、要有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
4、要一字一句的读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说结论:错别字是正常现象,也是文案工作中允许出现的。编辑、校对是在避免错别字出现的概率。
我从3个点来说说如何降低错别字的概率,或者说如何尽量减少错别字。
一、传统的“三校一审”
普通人对文案编辑的职责,可能会有误解:认为文案编辑就是校对文字的。
但实际上并不是。
在正规的新闻单位,有着“三校一审”的规范流程。也就是每一篇稿件都要通过3个不同的编辑交叉校对,然后由主编最后过审。
所以,校对文字仅是文案编辑最基本的工作之一。而有一些规模的出版单位里,校对是单独的工作人员。
比如新京报的媒体矩阵,每篇稿件后面都单独列出了编辑、校对的名字。如下图我红框的标示。
二、3/1000的错别字
有读者认为,正规出版社、大的新闻媒体单位就不允许出错字。这是误解。
在行业内,国家标准是一千字里最多出现三个字。只要小于这个标准都是正常范围。
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多错一个字,都要扣编辑、校对人员50-100不等的工资。
所以,大的单位一般会很少出错,至少出错率会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看下图,编辑校对有这么多的国家标准来规范。
但是,有一种情形,是万不能出错的,就是人名、地名,尤其是重要人物的名字。人名出错,就会被开除的。前几年网上的新闻一抓一大把。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三、巧用新技术降低错别字的概率
但是,现在各个单位都有新媒体部门,很多仅有1-2个人,校对、编辑工作也没办法做得很细致、认真。
从我10多年的从业经验来说,不管是文案编辑也好,专职校对也好,每个单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我现在也自己做新媒体,肯定不可能像正规媒体一样,有很多人做“三校一审“。只能是自己把写稿、编辑、校对全包了。
我就找一些办法也尽量避免、减少错别字。
1、多看、多写,提高积累。校对工作不仅是错别字的校对,还有标点符号的规范,所以工作一定要细致、认真。这个不用多说,没有捷径。
2、运用WORD检查、筛选错别字,这个比较快速。如下图。
上图中红框中,“一”字下面有红色的波浪线,这个就是WORD判断的疑似错别字。我会根据这个来筛选,判断是不是错别字。
这是我经常会用的一种办法,比较快速,简单。
四、总结
综上所说,编辑的工作并不是要消灭错别字,而是尽量降低错别字出现的概率。从传媒领域业说,尤其是新媒体从业人员来说,只有多读、多看,提高积累,再加上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多利用一些现代的工具,可以快速识别错别字。
我是一枚文案狗。大家可以关注我,查看更多关于自媒体运营的干货。
也欢迎大家与我多讨论。
上一篇:文科生有没有什么靠技术吃饭的专业,像理科那样,专心做好自己的技术活就可以的那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