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新生大一入学,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带些什么?
大学,自己的,都是新生大一入学,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带些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B.一定要去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兴趣爱好,要坚持,千万 不要天天躺在宿舍~
C.可以去试试打工,增长社会经验,但是注意不要被骗~
D.大学毕业之前谈一场恋爱
然后也没啥了吧.....另外小助手再告诉大家一个小渠道:暑假期间找找你们学校的闲置群,好多学长学姐会把衣架呀电脑桌呀之类的卖掉,价格绝对实惠。其他也会有海报、书籍之类的物品,像衣物、暖水壶这种,小助手还是建议要考虑一下卫生等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祝贺你进入大学,开启人生一段新的征程。我在大学工作十多年,希望我的意见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1. 要改变中学的学习习惯,大学阶段学习更多的是自主性学习。进入大学,你们都已成年,大学老师也会假设你们都是有着较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年轻人。虽然很多时候,你们还做不到较强的自律和韧性,但是很遗憾,大学的老师并没有给你们一个很长的适应和转变过程。所以,进入大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告诉自己:我已经成年,我要自主的掌握自己的方向。
2. 明确大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大学的学习一方是知识的学习,但是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四年大学的历练,会塑造一个具有鲜明专业特色思维方式的你。在大学学习期间,要摒弃中学阶段的“死板”和“被动接受”,更多的要灵活的对待遇到的问题,批判性的对待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观点。在课堂上,面对问题要有自己的主张,可以与别人一样,也可以不一样,但是必须要有观点。要做到凡事有观点,就需要你凡事多思考。
3. 大学要学会培养自己系统化的逻辑。你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已经习惯互联网中碎片化的信息获取。而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碎片化恰恰是系统化的大忌讳。大学的课堂、教科书,大学中与老师的互动,与同学的沟通都是培养你在专业方面系统化的途径。系统化逻辑的培养,还需要你去广泛的阅读经典,而不是仅仅阅读火花式的“谈资文”。要做知识分子,而不是知道分子。
希望我的意见能够帮助到你,有问题可以进一步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保持学习英语的习惯。很多大学在大一的时候是不允许学生参加四级考试的,所以上了大学也不要忘记学习英语,争取大二第一次考四级就能过。
2.和室友处好关系。大学的室友毕竟要相处四年,如果四年和一个关系不好的人处在一个屋檐下会很难受的。即使你对某个室友有什么不好的看法,也请维持好表面的关系,不要撕破脸皮。
3.学会独处。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可能吃饭、逛街、上厕所都是成群结队的,但是到了大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事情,不可能事事都有人陪着你,所以学会独处是必不可少的。
4.好好学习。是的,就是好好学习。可能以前听人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但轻松不代表荒废学业。也别听别人说“没挂过科的大学不完整”,挂科虽然可以补考或者重修,但是你最后的成绩单上还是会显示出来你是补考通过/重修通过,算是成绩上的一种污点吧。其实稍微认真一下,想要挂科还是很难得。
5.常去图书馆。图书馆冬暖夏凉,安静且学习氛围浓厚,无论是写作业、看书、复习都可以去图书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和室友关系 当然要和室友搞好关系,最起码在你不想出宿舍的时候还有人给带个饭啥的。如果大学最好的朋友是舍友的话,还是要有自己的空间,不要一直黏在一起,相信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可能大一的时候会害怕自己一个人干这干那不太好,怕别人说你不合群,但是到了大四巴不得自己一个人干这干那
二、学生会 大一你进学生会就是当苦力的,出力不讨好的事一般都是你干,如果你觉着你搞不定你的部长以及其他部长,成为下一任部长以及主席的话,趁早别进。不要把学生会想的多么神,大学这四年我觉着学生会是世袭制(起码我觉着我们学校是,哈哈)
三、导员 和导员怎么说呢,能有多好就有多好,当然那种真的合不来事多的导员就算了。尽量当班委多在他面前晃悠,说不定你就入党了呢
四、题外话 在大学真的别浪费时间,大一可能刚入学玩心重,混过去就混过去吧,大一如果真的收敛不住,大二真的要自制自律了,别宅在宿舍,该看的证考了,该兼职兼职。还有啊,大学里能入党尽量入党,毕业的时候除了考公考事业编考教师编,你还能考个选调生(只能应届毕业生考),比别人能多个机会。
这是我能想起来在大学里的收获啦,希望有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已经大学毕业一年了,还是很怀念大学校园时光,刚入大学,学弟学妹该注意什么呢,作为过来人,谈谈大学那几年的事儿吧!
你若军训,便是晴天,左右多转几遍,晒均匀点。
大学并没有高中老师说的那么美好,也有高中那样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只是相对没那么累而已,更多的是高中老师给我们说的美丽谎言。
上一篇:宝宝用棉柔巾有什么好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