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养猪要注意些什么才不会染上非洲猪瘟?
猪瘟,非洲,猪场养猪要注意些什么才不会染上非洲猪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养猪要注意什么才不会感染非洲猪瘟呢?作为曾经养殖户的我告诉您很难很难,我家住在农村,养猪己有十来年了,但是就在今年,我们几乎是全军覆没,血本无归了,,我们村几乎家家都养猪,少则几十头,多则上百头,短短几个月猪毛都没剩一根,你可以想象一下猪瘟多么厉害。我家每天猪圈都用84消毒2遍,周围全洒上石灰,熏艾叶条,进去喂猪都全身消毒,猪圈不准任何人进入,隔两天就给猪喂抗病毒药品都没防住,所以说非洲猪瘟没办法防治,只有等到疫苗出来才可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全国“皆非几乎无一净土,大环境已经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严重,加上该病毒传染途径不能很好地得到控制、病毒毒力较强、病毒感染剂量较小,现在回答您这个问题非常难,你可以调查一下最近复产的猪场,他们如履薄冰!目前本人接触到的成功的猪场,他们不仅有良好的生物安全环境、还有高超的养殖防控疾病技术,在他们面前虽然担惊受怕但是对于疫病似乎“可防可控“,既然问了,本人就所看到的的尽力回答您一下,希望能帮助到你!
一、投产的风险评估
对发生非洲猪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对非洲猪瘟传入猪场的可能性因素和生物安全漏洞、经营管理漏洞进行全面的排查、评估,确认新旧风险点全部清除。
重新进行猪场地理位置与防疫环境评估:可借助软件评分系统或者兽医临床经验、非洲猪瘟流行学调查。评估因素包括附近的村庄、养殖的密度、养殖场的距离、主风向、与公路的距离、公路上活体动物过往的频率、地势地形、与河流的距离、与死猪填埋场的距离、与其他养殖场的粪污处理地的距离、与附近屠宰厂的距离等等。
评估必须至少满足规模化商品猪场的生物安全等级及以上的标准才可以考虑投产。
当前可参考的内外部生物安全评估软件包括:PIC公司的1000PSA评分系统、BI公司的COMBAT或者专业养猪服务、托管公司的评估软件。也可以请专业的公司或专家做评估。
二、投产前的复盘与溯源
投产前首先要对猪场可能的发病原因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即对非洲猪瘟传入的可能性因素和可能的风险点、生物安全管理及经营管理漏洞进行全面排查。同时,认真评估猪场周围疫情情况,为科学、安全、顺利的复产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复盘与溯源的主要内容包括:可能疫情发生前至少30天内的引种记录、出猪记录;进场及进生产线人员的消毒、洗浴、更衣换鞋等记录;车辆消毒措施、流程与记录;饲料和水的来源、检测与记录;物资进场消毒措施与流程记录;猪只销售流程与出猪台洗消记录;病死猪及垃圾无害化处理记录;猪场环境消毒与检测记录;猪场周围与本地区疫情情况调查等等。同时分析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车辆、人员、用品、媒介生物等。另外,也要注意猪场管理是否存在问题。
三、投产前的措施改进与设施改造
现阶段,建议自繁自养,减少从外部引种的频率;完善门卫功能,设立喷雾消毒、洗手脚踏消毒、物品暂存消毒、车辆洗消等功能;升级改造出猪台,设置缓冲区,避免内外交叉,猪只单向流动,严禁猪贩子、车辆与猪场内人员、车辆接触;高筑围墙,挖防疫沟,设置防野猪、防猫狗、防鸟和防鼠等装置;所有外来料车不准进入猪场,隔墙卸料,围墙内配置转运饲料塔;完善生活区功能,生活区分为内外生活区,内外严格区分,不交叉;在猪场下风口、低洼处的偏僻一角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最好采用资源化利用设备生产有机肥等;在病原压力较大的,或者疑似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区域,需要建立消毒水池以及中转水池,定期抽检,确保用水安全;大型猪场需配套自有的运输车辆以及自有的车辆消洗中心,并确保车辆消洗中心到场区的道路不会受到二次污染;所有的猪舍以及连廊全部做封闭化处理,必要的设备洞口或者进气口需要覆盖防鸟网。所有的猪舍和连廊要有完善的排污管线,所有的位置不得积水以及留有卫生死角。配套高温高压冲洗设备,管网覆盖所有的猪舍以及连廊……
四、投产前的猪场彻底清洗及科学消毒
先清理、清除、清扫,再清洗,最后消毒。猪场无害化清理、处理,必须对猪场内外、猪舍内外的残留垃圾及剩余物资清理、清场。彻底清理、清场后,对整个猪场进行全面、系统、不留死角的多种方式的彻底清洗、消毒处理。场内剩余原料、饲料、药品、木制品、橡胶垫、工具、垃圾等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然后再进行猪舍内外的清洗及消毒。
第二轮清洗消毒后可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仪对不同区域进行采样检测,不合格立即进行再次清洗。当猪场最后一个合格区域自然干燥封闭2周后,正常进入生产区的作业流程时再次分段以荧光PCR检测,对重点部位进行采样检测。以整场内外合格为终极目标。
投产前最后一次消毒工作由里向外,即生产线-附属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的顺序进行。所有上述场地的门口、室外道路喷撒生石灰,最后设置警戒标志,不允许任何人员再进入,直至投产。
五、引种及其注意事项
引进后备种猪或育肥仔猪,要从猪的来源、运输路线和猪群健康状况的监测等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引入的猪只(尤其是后备种猪)进行调查,要求供应猪只的猪场检测均为阴性。对途径区域、运输时间、临时停靠点、途经路线、备用路线、人员安排等进行规划,原则推荐就近引种,减少运输距离,运输途中尽量不停车、不进入服务区,绕过疫区及存在污染的风险点。猪只在进入生产区前共进行3次非洲猪瘟抗原检测,分别为引入前、进隔离舍1周后和转生产区前,三次检测非洲猪瘟病原均为阴性,才可开始猪场正常复产运营。
至少提前三个月做好引种计划。引种最好集中于一个种猪企业或一个种猪场,引种来源越单一越好。要对引种场进行重点猪病疫病检测、周围疫情调查。要求引种场提供该场免疫程序、药物保健程序。
尽量选择本地区、本省引种,尽量不跨省区引种。避免跨越多个地区、多个省引种。
坚决不从非洲猪瘟疫区(所在地区、市)引种。已经解除非洲猪瘟疫情封锁的疫区,必须两个非洲猪瘟病毒潜伏期以上(46天以上)才能引种。
引种前对拟引种场进行非洲猪瘟、猪瘟、伪狂犬、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疫病进行检测。需要第三方的猪病实验室检测,采血样必须有本场派去引种的人参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