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血小板是什么?
血小板,功能,血细胞血小板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血小板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血小板是血液里面的一种血液成分,它是体内最小的血细胞,在血液循环中只能存活14天,血小板的直径只有2-4μm,厚度约有0.5-1.5μm,是有折光的扁圆形小体。正常时呈圆盘状,有时可以伸出伪足,在类似染色的血涂片上,血小板常三五成群,大小不均,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形状,无核,淡蓝色的胞浆,含有紫红色的颗粒。有人将其划分为大、中、小和变形等4种类型,中型约占40%-50%,血小板由最大的细胞,骨髓中成熟巨细胞胞核发育而来。它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的功能,它的数量增多与减少,可以提示某些疾病的存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去医院常常抽血化验的血常规中包括血小板是一种血细胞,有凝血的功能。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00到30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如果血小板减少,有出血的危险,多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出血,可以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当血小板升高,凝血功能低下就有血栓形成的危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血小板是血液中血细胞的一种,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解脱下来的小块胞质。巨核细胞虽然在骨髓的造血细胞中数量最少,仅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5%,但其产生的血小板却对机体的止血功能极为重要。因血管创伤而失血时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的功能活动大致可分为2个阶段,一阶段主要是创伤发生后,血小板迅速黏附于创伤处,并聚集成团,形成较松软的止血栓子。二阶段主要是促进血凝并形成坚实的止血栓子。正常人的血小板的范围是100-300/L,如果血小板过低就容易发生出血性疾病。如果血小板的数量过高,就容易发生栓塞。
上一篇:鲜红斑痣可以治愈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