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处暑到了,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啥意思?处暑下雨有啥说法?
处暑,节气,农作物处暑到了,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啥意思?处暑下雨有啥说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是8月21日,再有两天的时间就到了处暑的节气了,也就是8月23日是今年处暑开始的第1天,也就是说脱离了炎热的天气了。处熟的到来,也是农作物开始进入成熟的时候,特别是对于粮食作物正是成熟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必须有足够的养分和水份让农作物吸收。因为处暑崛起非常的凉爽,平均温度在22度左右,正是农作物生长的最适宜的温度。
但对于农村有句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对于这句俗语应该是下半句,上半句应该是“立秋下雨万人乐”。毕竟立秋以后炎热的天气还没有走,而且还有高温的存在,也就是说立秋有后有秋老虎存在,尤其是今年的秋老虎非常的严重,对于南方和西北地区中午的温度最高达到了38度,与炎热的夏,天的最高温几乎相仿,如果在这个时候不下雨的话,庄稼会容易造成干旱,也就是形成秋寒的比较严重,毕竟这个时候也是庄稼正在生长的旺季。
对于处暑节气下雨的话,似乎有人说是万人愁的现象,但这也要分地域而定。这个季节正是南方稻子即将成熟的时候,也就是说进入稻子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时间如果真的下雨,而且阴雨连绵的情况下影响了农民收获稻谷,这就是出现了处暑下雨万人愁的说法。如果说是北方地区的话,这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时期,还是希望下雨的,因为北方地区容易干旱,所以有一句俗语叫“处署不下雨,苞米难成米”。所以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也使得这些俗语的应用范围不同。
其实,到了处暑的节气,对于早熟的农作物,已经接近成熟了,或者说在特殊的节气里就开始收获了,比如北方地区的小花生,南方的小米稻谷之类都已经成熟,只有太阳的照晒干才收获入仓。如果是连绵阴雨的天气,特别立秋天气变得比较凉爽,一旦下了雨以后有可能出现阴雨连绵的秋雨。这会耽误了农民生活庄稼,所以立秋不下雨也是比较好的。当然在立秋的节气里雨水必须充沛,毕竟有“立秋三场雨,遍地是黄金”,这样处暑太阳的蒸发不是太厉害,所以也不会造成农作物的干旱现象,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总之,处暑的节气还有两天就到了,一旦出手到了就远离了三伏天气的热。对于人们而言,的确是一个非常舒适的温度,可以说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是极其有利的。但是处暑的节气里,如果长时间的下雨,对农作物生长是不利的,毕竟在住宿的节气里有好多的早熟农作物已经成熟必须收获。当然,对于干旱地区,比如北方地区晚熟品种的农作物还是需要水分的,有了水分以后,农作物的成熟度就更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处暑下雨万人愁!” 何大爷正蹲在一块玉米地边发愁呢,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今天8月22日,明天就是处暑了。处暑处暑,本是结束炎热之暑的日子,凉爽即可,但偏偏要下大雨,那是颇让人发愁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问,为什么?他说,你看天气预报没?今天晴空万里,蓝天白云,这种天气庄稼很受益。明天处暑日,但是从明天起,连着五天都是雨啊!我们只能看见五天的天气预报,指不定后面是什么情况呢?一般处暑日下雨,会连续多天下雨,这对庄稼不利啊!
我问,怎么不利法?何大爷站起身,指了指玉米说,你看这玉米穗,刚谢花,指望天气好膨大果实呢,你再看那边的水稻,谷穗多美,如果天天是雨,会不会影响穗籽灌浆膨大?你再看看那边辣椒,一个个果实多么诱人,但如果天天下雨,会不会落果烂地一批?还有,那片即将成熟的黄金梨,天天下雨会不会有影响?
随着何大爷的手指方向,我跟随他指点江山似的手不停地转动身子,看见美丽的田野,也跟着发起愁来。按照何大爷的分析,不能不让人发愁啊!辛辛苦苦干一年,就指望这个秋天能获丰收呢,但如果处暑下雨而影响了丰收,这是不是太可惜了?不过,“处暑下雨万人愁” 这个说法准确吗?准确度有多高?
为此,我问了一位在气象部门工作的朋友,他说农民的说法大体是准的,都是经过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来,但也不一定非常准确。因为现在社会活动频繁,天气变化非常快速,有些时候的预测不是很准确,随时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总体上是可信的。处暑下雨,未来日子雨水多,我们天气预报也是如此。天要下雨了,谁也挡不住。看来,今天秋收会有些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处暑到了,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啥意思?处暑下雨有啥说法?
昨日三伏天结束了,还有两天就要迎来处暑的时节,相信研究24节气的人都知道,立秋不到秋、处暑天不热、白露天始凉,立秋之后暑未消伏未走,并不是真正的秋天的到来。但是处暑不同,处暑是暑的截止,“处”即“出”的意思。对于普通民众,我们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天凉、什么时候天热;而对于农民而言,庄稼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收获更加重要。所以说,节气的变化背后,对于农民就是作物生长阶段的变化,农事安排的调整,处暑的气候也就特别重要了,农村有句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为什么呢?到底愁什么?
首先,这句俗语是老一辈农民,经历过许多代总结而成的,用来预测未来天气,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所以说本身具有科学性。从字面含义来说,就是处暑的时候下雨,对农民是极为不好的消息,这个不好自然是对庄稼的影响。但是,不同的俗语都有其地域性,不可能适用于全国,在我们这里正好相反,处暑下雨对庄稼更加有利。具体原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我们用俗语解释俗语,要知道处暑的俗语可不止这一个。农村俗语“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根据经验的总结,如果处暑大晴天不下雨的话,那么整个秋季都会是特别干旱的。想想以前的农民大多都是靠天吃饭,农业基础设施都不是很完善,如果不能风调雨顺,带来的就是减产、歉收、吃不饱饭,甚至出现“路有饿死骨”的悲剧。
上一篇:听朋友说保利蓝海郡小区有群租房?居住起来会不会感觉人员混杂比较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