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修筑成台田?
盐碱,东营,模式怎么修筑成台田?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与基于生存经验而形成的台田景观相比,盐碱地区城市绿地景观追求单一的装饰与美化,功能缺失而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甚至成为城市的负担。另外,大部分绿地盲目抄袭普通城市的绿地形式,营造虚假的表象并且缺乏地域特征。
2 概念界定
2.1 乡土景观
西方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关注乡土景观,多集中于地理学、建筑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领域。俞孔坚等学者于1997年从景观设计学角度提出对乡土景观的理解: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的人类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并指出,乡土景观具有三个核心特征:其一,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其二,它是属于当地人的;其三,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可以认为,乡土景观是一种寻常和平凡的文化景观。它包含着部分经典的农业景观,台田模式即在此范畴之内。
2.2 台田景观
盐碱地区的台田源于古代朴素的乡土经验。从井田沟洫时期完善的排水体系,到秦汉时期利用排水沟渠控制地下水位的模糊经验;从元明时期滨海滩涂挖沟抬田的雏形结构,到清代养殖鱼虾改碱丰产的发展演变,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治盐的乡土经验,即挖土成塘(沟),渗碱排碱并控制地下水位,填土抬地,以防土壤返盐至台面;养殖鱼虾,增加收益并提高改碱效果。
我国台田景观的名称与定义较多,且相互间有所重叠。有“台田—鱼塘”模式、“农基鱼塘”、“上农下渔”等。另外,台田模式的类型也比较广泛,可以指与排碱沟组成完整系统的条台田模式,也可以指由台田与鱼塘,或者台田、鱼塘与稻田(藕田)组成的具有良性循环过程的生态农业系统。
本文所讨论的台田景观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其核心标准是必须具有台地特征。本文研究的台田模式或称台田系统,是指一个由台田、排水沟道与鱼塘等其他农业生长基质共同构成的盐碱地土地利用模式。其核心要素不仅需要具有台地特征,而且还需具有排水网络结构。
3 台田景观形态结构与生态过程
打浆也可用来喂鱼,而塘泥可以定期挖出作为农作物的肥料。1998据文献资料记载,台田模式在黄河下游地区分布较多,覆盖山东、河北、河南等省,特别集中在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区域。另外,东北、宁夏、珠江三角洲等地也有所应用。山东东营的“上农下渔”是台田的典型代表。由于综合效益突出,1997年被山东省政府定义为“东营模式”加以推广。
3.1 形态结构
宏观尺度上,东营市的排水结构形成不完整的网络状布局。网络骨架为广蒲河、广利河等主要排水河道,网络的末梢结构为条台田两边的农沟与毛沟。微观尺度上,台田模式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一元、二元与三元结构。所谓一元结构,即条台田模式。这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台田模式,由狭长的台田和排碱沟相间排布构成,台上种植作物,台下排水排碱。二元结构是由台田和鱼塘两大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系统。与南方的基塘模式相似,是一种具有良性循环过程的立体种养农业模式(程维新,1东营地区的“上农下渔”442模式和“台田—鱼塘”模式都属于二元结构。三元结构是由台田、稻田(或藕田)和鱼塘三大要素构成的相互作用的多层立体农业种养系统(图4)。稻田—鱼塘—台田依次布置,生态过程更为复杂。三元结构包括“上农下渔”5691、5781、6543等模式,区别在于稻田、鱼塘、台田、道路沟渠面积比例的差异。
总体来说,台田系统在宏观层面可抽象为网状排水结构,微观平面可抽象为“台田—排水沟”和“台田—鱼塘”两个原型,微观断面结构为台地与沟塘的起伏形式。
3.2 生态过程
以二元结构为例探讨台田系统复杂的生态过程。台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质,其上生长的农作物和饲草可作为养殖禽畜的饲料。而农畜生产中动物粪便和废弃物不仅能够为水产养殖(鱼类)提供饵料,而且在经过蚯蚓、微生物分解后还可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另外,农作物或牧草和塘中鱼虾还能有效降低土壤盐分。综上,台田模式是一个水陆交换互补、多重循环的良性系统,既可以改良盐碱地,又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4 台田景观的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依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的分类,它包括四方面内容:生态系统对人类可以产生直接影响的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其他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的支持功能。生态系统服务集多重功能于一体,可以全面地涵盖自然、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各个层面。而且生态系统服务强调可持续地管理与利用生态系统,这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研究以其作为台田景观功能与价值的评判标准。
4.1 调节功能
改良盐碱是台田的重要功能,它是通过调控地下水位得以实现的。台田系统中均采用抬高地面开挖鱼塘和排碱沟的基本立面结构来有效控制地下水位。一方面,台地挖塘可以增加地下水位与台田耕种表层的相对距离,使地下水位相对深度大于土壤返盐临界深度。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水位高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下水位。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台田表层土壤在旱季时不致引起积盐。另外,依靠自然降水或定期人工灌水可以起到淡水浇碱的作用。台田表层的盐分随淡水排到渗碱沟,进而降低土壤含盐量。台田模式完整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接纳淋洗的盐水,顺畅地排出系。
水资源调节是台田系统的又一大调节功能。灌排结构与鱼塘的结合类似于小型蓄水水库,可将雨季较为充沛的雨水收集起来,以备旱季缺水时抽水灌溉。这样,台田的水资源调蓄系统可以起到蓄水和排涝两方面的作用。
此外,台田还具有小气候调节功能。由于塘田水陆相间、微地形起伏的基本结构,造就了非均匀的下垫面特征。在近地层空间显示出地区性气候特。有研究表明,台田系统中鱼塘水面对于小气候的调节有一定作用。鱼塘与农田的搭配,使空气湿度增加,尤其在夏季可以形成相对湿润的小气。
4.2 供给功能
台田的供给功能有淡水供给和食物供给两个方面。对于盐碱地区,淡水供给对于农业生产和盐碱改良都是十分重要的。灌排系统中的灌渠为东营市引黄河淡水,同时能起到蓄淡压碱的作用。台田模式具有多重物种结构的农产品供给功能,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平台,综合经济效益显著。除生产粮、棉作物,台田系统还可提供菜、果等经济作物以及供禽(鸡、鸭)、畜(猪、羊)等畜牧业产品和鱼、虾等水产品。
4.3 文化功能
台田景观是盐碱地区的特色农业景观,是盐碱地区乡土文化景观的典型代表。首先,台田景观是当地人为了更好地生存而采取的盐碱地利用方式;其次,这种改造利用是以维护土地和自然过程的健康连续为前提的;而且,它是属于当地人的寻常的地域景观。因此,台田景观是盐碱地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典范,具有很高的乡土价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