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范仲淹如何在阳澄湖治水?
苏州,范仲淹,吴淞江范仲淹如何在阳澄湖治水?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范仲淹如何在阳澄湖治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生卒于989年—1052年,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庆历新政年间,被贬至陕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号文正。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贫乐道高洁豁达的心胸一直被后人传诵至今,有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著有《范文正公文集》,《睢阳学舍书怀》传世。
阳澄湖又名阳城湖。在江苏省南部,苏州城东北五公里,跨吴县和昆山县。阳澄湖畔东依上海、西临苏州、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皆傍区而过,与上海虹桥机场相距仅半小时车程。阳澄湖总水面18万亩,太湖下游湖畔之一,系古太湖的残留。
阳澄湖拥有岸线9.67千米,岸线蜿蜓曲折,南北长17千米,东西最大宽度8千米,面积117千米,蓄水量3.7亿立方水。湖中纵列沙埂2条,将阳湖分为东、中,西3湖。东湖最大,水深1.7—2.5米;中湖和西湖,水深1.5—3米。西纳元和塘来水、东出戚浦塘、杨林塘和济河注入长江,南出娄江与吴淞江、澄湖,淀泖湖群等相通。其独特的水域环境,地理位置以及水生环境,造就了阳澄湖大闸蟹有别于其他湖区大闸蟹的特质。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天圣三年(1024年),张纶奏明朝廷,宋仁宗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天圣四年(1026年)八月,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辞官守丧,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新堤横跨通、泰、楚三州,全长约200华里(100公里),不仅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产盐均有了保障,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人民将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至今犹存。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辟所居南园之地,兴建郡学。其时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指导民众通五条河渠,兴修水利,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苏州久雨霖潦、江湖泛滥、积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弃、农耕失收,黎民饥馑困苦。范仲淹出任苏州后,根据水性与地理环境,提出开浚昆山,常熟间的“五河”,将积水导流太湖,注入大海的治水计划。范仲淹以“修围、浚河、置闸”为主的治水经画,不但获得时舆的赞扬,还泽被后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朝的两浙职守,都依照这个模式去整治水患。
范仲淹身为苏州人,虽然居庙堂之高,但时刻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能够安居乐业呕心沥血,这种富贵不忘本的为官之道正是当今我们广大青年及从政官员学习的楷模!其“先忧后乐”精神影响了千千万万人,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已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树立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目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其祖上为陕西邠州三水县(今陕西省旬邑县丈八寺镇太慈村),后迁居江南,为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宋真仁宗时,他武官曾任枢密副使(大致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文官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是一位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一生建树及政绩颇丰,如食两餐冷粥坚持刻苦攻读,在延州抵御西夏,镇守西北边防,在地方兴办学堂,江淮一带抗灾救灾,在泰州以及通、楚、海共四个州的集四万夫役修筑290公里的海岸线上,合线修筑捍海堰,俗称范公堤。倡导儒学,举办学校,培养人才,著有《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改革北宋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主持“庆历新政”等。在苏州当父母官时主要政绩是创办了苏州文庙府学,设学立庙,庙学合一,开宋以降地方州县办学之先河。另外就是兴修水利,治理水患。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由睦州移知苏州。面对苏州(包括阳澄湖)治水困局,范仲淹千方百计地寻找治水的有效方略,并想尽办法请求朝廷支持实施。首先他向朝廷汇报了在苏州的调查情况,他认为:苏州四周低平,十分之二三都是湖泊,包括太湖,金鸡湖,阳澄湖,独墅湖,石湖等。太湖等湖泊收纳数州郡之水,但只有一条下泄入海的通道,那就是吴淞江。而当时太湖上游五堰被毁,年久失修,水量急增。苏州地区每当有连续的暴雨时,就会使得湖泊里的水泛滥横溢,而吴淞江因其主干道下游淤塞而导致洪水下泄不畅,泛滥成灾,从而淹没低洼处的各个州县城乡。因此,只有把吴淞江的水位降低,才能真正做到泄洪排涝。同时单靠吴淞江泄洪是不行的,还得把吴淞江的入海、入江的那些大的支流来协助分洪、泄水,才能真正把吴淞江流域低洼地区的洪水都排干。这就需要把入海、入江的吴淞江的大的支流都挖深、拓宽、疏浚,只有这样,才能把苏、湖、常这三州低洼地区的洪水都排入东海或长江,“今疏导者不惟使东南入于松江,又使东北入于扬子江与海也,其利在此。
但是,对于范仲淹的治水主张,朝廷有很多质疑、甚至是反对的声音,被宰相吕夷简以“沙因潮至,数年复塞,重劳民力,大费军食”为由阻挠。宰相吕夷简等认为朝廷财政紧缺,边防开支太大,范仲淹这样做是劳民伤财、无功而返,就想办法阻挠。
范仲淹又不得不第二次详细陈述具体治水策略和江南水田利害关系。 “昨开五河,泄去积水。今岁和平,秋望七八,积而未去者,犹有二三,未能播殖。复请赠理数道以分其流,使不停壅,纵遇大水,其去必速,而未来岁之患矣。”
在这份上疏中,范仲淹驳斥了人们对太湖治理问题的非议,陈述利弊,提出水利综合治理的方略。他研究了五代以前吴越国的成功的水利建设经验,结合自己的治水实践,范仲淹对吴淞江流域的水利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的“三合一”治水理念以及路线图。
上一篇:楚汉争霸中辅助刘邦击败项羽的韩信,为何落得个身死族灭的结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