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黄爪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叶片,叶面,溶液黄爪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黄爪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瓜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蔬菜之一。研究表明,黄瓜具有预防动脉硬化,清除自由基防癌,保护细胞、解毒,保护肝脏,提高免疫力、应急能力。但在栽培黄瓜时常会出现叶片发黄现象,影响生育降低产量和质量。那么黄瓜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又要在生产过程中如何防治呢?
1、栽培条件突变引起叶片发黄
黄瓜栽培过程中,如遇突然降温或突降暴雨田内长期积水,根系吸收功能减弱,呈现缺氮症状,引起根系向上运输水分养分受阻,造成底部叶片黄化。有的因长期积水千万烂根、沤根现象,根系弱化或失去运输功能导致营养供应不足,叶片黄化。追肥不当造成烧根现象也能引起叶片发黄。防治办法:加强棚室覆盖薄膜的通风设施管理,使棚室内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苗期白天保持20-25℃,夜间13-15℃,定植后温度控制最高不超过35℃,最低不少于13℃。田间浇水不要大水漫灌,追肥宜少追勤追。
2、营养元素缺乏引起叶片发黄
缺素型黄叶分为中、下部老叶先黄和中、上部嫩叶先黄两种情况。中下部老叶先黄,所缺元素多为植株体内易被再利用的元素,如氮、钾、镁、锌等。
(1)整个植株生长缓慢,老叶片整片叶先失绿,这是缺氮。防治方法是叶面喷施0.5%-1%尿素溶液2-3次。
(2)整个植株生长无明显变化,叶脉间失绿变黄,叶缘为绿色,或残留有绿色斑点,不卷曲,这是缺镁。防治方法是叶面喷施1-2%硫酸镁溶液。
(3)植株生长无明显变化,叶缘失绿以至坏死,有时叶片上也有失绿至坏死斑点,为缺钾。防治办法是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4)植株生长无明显变化,整个叶片有失绿至坏死斑点或条纹,为缺锌。防治方法是叶面喷施0.2%硫酸锌溶液。
中、上部嫩叶先黄,所缺元素多为杜株体内不风气被再利用的元素,如钙、硫、铁等。
(1)生长点枯死,叶片缺绿皱缩至坏死;根系发育不良,很少结瓜,为缺钙。防治办法叶面喷施0.3%氯化钙溶液,每周2次。
(2)生长点不枯死,叶色淡绿,茎细小则缺硫。防治办法是叶面喷施1%硫酸钾溶液。
(3)生长点不枯死,叶色黄白,为缺铁。防治对办法是叶面喷施0.5%硫酸铁溶液。
2、霜霉病黄叶
霜霉病是黄瓜生育期间普遍发生而危害严重的病害。苗期发病时,叶片褪绿变黄,最后枯死。成株期叶发病,开始在叶背呈现水渍状黄色小圆斑点,早晨最为明显,逐渐发展成黄褐色多角形病斑,病斑边缘黄绿色。在高温条件下,病斑背面长现灰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成片,全叶黄褐色,叶缘卷缩、枯萎。防治办法是用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连续喷施3-4次,隔7天一次即可。
3、枯萎病黄叶
枯萎病俗称“死秧子”。发病初期部分叶片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反复几天后不再恢复。叶色渐变黄绿至黄褐,自下而上渐扩大到全株。近地面主蔓呈褐色水渍状腐烂,变细或纵裂,逐渐干枯,全株死亡。根茎病部有琥珀色胶状物流出,温度大时,表面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折断茎蔓或主根时,能看到内部变褐色。防治办法: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甲基托不津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ml,5-6天灌1次,连灌2-3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评、点赞,谢谢关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