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临危受命的时候,是一个人最不容易冷静的时刻,历史上你见过哪些冷静的人?
明朝,北京,红军临危受命的时候,是一个人最不容易冷静的时刻,历史上你见过哪些冷静的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临危受命的时候,是一个人最不容易冷静的时刻,历史上你见过哪些冷静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只要是能得到临危受命的人,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绝高大,也绝对是个沉着冷静,考虑事情十分周全,能把个人的命运和集体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同命运,共生死,威信高到别人能够信服的程度的人,才能选择他主持一切。要是在关键的时刻,把这个人选选错了,只能彻底崩溃!
要是像楼主所说的,人在临危受命的时候,是一个最不容易冷静的时刻的话,那不成了随随便便抓个人就能担此大任,扭转乾坤,岂不是在拿集体的命运开玩笑吗?只能说这个接受临危受命的人内心是激动的,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极富自我牺牲的精神罢了。
例如,早期红军还在很弱小的时候,由于我们的党还处在非常稚嫩的时期,红军发展势头很好,有的人头脑发热就低估了敌人的实力,认为一切反动派都是不堪一击的,在国际共产激进幼稚的思想冲击和领导下,就想先夺取主要城市,一口吃成胖子,不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认为大革命的胜利就在眼前,夺取反动政权指日可待。
这时候在思想上最冷静的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脑海中,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和欧洲无产阶级的革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从农村包围城市,红军才能得到更加壮大和发展,于是这些激进的红军当权者,就把毛泽东主席排斥在领导核心之外,一意孤行的执行错误路线。
当时红军的装备只有大刀,长矛,能有一把汉阳造就算是先进武器了,要和蒋介集团上百万军队面对面,硬碰硬的打夺取战,这无异于是以卵击石,拿红军战士的血肉与敌人的钢枪大炮拼搏,把数以十万计的红军战士的生命牺牲在敌人的枪炮之下。剩下的红军战士已经到达了濒临绝灭的数字。
关键阳时候才以周恩来为首的红军集权领导人,在残酷的战争面前清醒了起来,为了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挽救中国的未来命运,同国际错误路线和国内错误路线作斗争。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才临危受命,也是临危不惧的又重新回到了红军的指挥位置上来。
对于一个天才的军事家来说,这个时候的脑袋绝对是清醒的,要冲出蒋介石反动集团几十万军队的重重包围,就要选择敌人防守薄弱的路线进行推进,率领剩下的48000红军战士开始了万里长征,经过爬雪山,过草地,过无人区,一路走,一路宣传,唤醒广大民众的革命思想,才领着红军冲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使中国革命的烈火再熊熊的燃烧了起来。
要是说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在临危受命的一刻,处事不冷静,不沉着,不果断的话,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也没有中华民族今天能站在世界高科技前列的位置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觉得临危受命首推大明王朝中固守北京的于谦。
于谦(于忠肃,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明正统十四年,正当大明的鼎盛时期,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朝臣的阻扰,亲率五十万大军北征瓦剌,最后却被数万(大约五万)瓦刺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几乎全军覆没,王振被杀,英宗被也先俘去, 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史称“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兵败被俘,朝堂震惊,群龙无首,绝大多数大臣都觉得大势已去,应该南迁,实际上都是贪生怕死之辈,无一为国家社稷着想!只有于谦,发出了那声振聋发聩的声音:“主张南迁者,应该斩首!”京师乃天下之根本,一旦迁都将大势已去。难道没看见宋朝南迁的历史吗?
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率师二十二万,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和议后,挑选京军精锐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运筹帷幄,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后来,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而死,被夷三族。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
可以说一代英雄于谦,是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得人物!最终赢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这一点无疑是历史中最璀璨的时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80后,我一个都没见,但听说过的不少,古人的就都不说了,最佩服的还是毛泽东老人家,想当年蒋介石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大围剿,毛泽东数次成功处置,中间被剥夺军权,红军损失惨重,重新拿回指挥权后又是沉着冷静,搞得蒋介石狼狈不堪。除此之外,四渡赤水河,抢渡金沙江等都是经典案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元1449年是明朝立国以来最为危险的一年。这一年,明朝的几十万军队在土木堡这个地方全军覆没,无数文武百官战死,甚至连 皇帝明英宗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俘。瓦剌首领利用被俘的明英宗骗开各边关城门,一路南下,兵锋直指北京。大明朝的形势万分危急,已经到了稍有不慎,大明江山就会化为乌有的地步。然而在这个紧急关头,主角于谦临危受命保卫京城。
上一篇:企业模式是当今社会主流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