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岁的年纪被催婚是不是太早了?
自己的,的人,孩子20岁的年纪被催婚是不是太早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众所周知后妈后爸是不好当的,而且大部分人都会害怕这个角色。且不说得要很高的情商才能当好,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很多事情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当然,也有离了婚没孩子的人,但毕竟是少数。而且不容易遇到,遇到也不一定会喜欢,就是这么现实的问题。父母担心儿女年龄大了不好找另一半是正常的,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走过一个人前半生,后半生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 第三他们也要面子
大龄剩女/剩男这个词简直深入人心。尤其在农村生活,如果20多岁以上的大龄还没有结婚的打算,父母都会觉得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显然,这样的父母是更在意自己的面子,因为他们总是会受到别人说三道四的影响。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可能他们都没有听过,所以会非常在意旁边人的看法。他们为了一己之利,而拼命催女儿嫁人,不嫁人就断绝关系,有些甚至为了达成目的以性命威胁,实在恐怖。这样的父母是挺自私的,给女儿太大压力,承受不住压力的人只能逃离他们的掌心,不敢回家,回家就是找罪受。
| 第四,想抱孙子
有些父母觉得自己养大儿女已经不容易,想早早的抱上孙儿,现在也比较流行拼孙。
我们应该多多理解老人们,他们为我们这一代奋斗了一生,操尽了心,本质来说可能想看到自己这一代香火的延续,但实质上是希望我们能够过的幸福,能够担当起家庭的责任,能够为自己的孩子去努力 去拼搏,当我们有了孩子之后,重心全在孩子身上,却总会让人忽略老人的感受,老人可以在孩子身上找到回忆,找到满足,所以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能够兼顾孩子与老人的关爱,不要留下遗憾。从上面的这些情况得知,不管是那种原因,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面临催婚的可能。但是不管如何,结婚都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不能草率。有对自己好的父母还好,要是遇到无情的父母,就更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只要能自己承担后果,不管做出何种选择,都无需害怕,因为你已经有强大的自己做后盾,幸福也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婚姻法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法律如此规定,是为了保护婚姻的相对稳定性,为了保证双方的心性相对成熟再进入婚姻。
这个就涉及到法理与情理了。
法理
法定婚龄的考虑,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人的身体发育和智力成熟的情况。二则是社会经济及人口发展情况。
婚姻不是儿戏。
故而,只有男女双方达到适婚年龄,才能具备生理和心理条件,才能在婚后承担对家庭、子女和社会应尽的责任。
同时,结合国情发展现状,我国是人口大国,相应的人口成本也是非常巨大。早婚早育会导致人口快速增长,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
情理
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决定了传统思想的持续延续。
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是传承了5000多年的思想文化,孩子一到适婚年龄,长辈们就会四处张罗,希望孩子早点成婚,自己早点抱上孙子。
一到适婚年龄就被催婚,这个现象在农村比较常见。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城市里开始蔓延。
歌曲《常回家看看》里就唱到: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就图个平平安安。
平静平安的生活,是长辈们想要的。因此,子女赶紧结婚,就成了长辈们想要实现的目标。
结语
对于婚姻的态度,长辈和子女或许更有不同。
这就需要,子女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点,既实现自己的想法,也不要让长辈担心。
至于结婚早与否,取决于自身的决心决定。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欢迎点赞关注,欢迎评论转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时候,父母担心我们考试挂科。长大后,父母担心我们孤独无依。大人一辈子都为孩子操碎了心。
20岁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还在大学念书,出社会早的孩子也已经为和生活打拼。在某些风俗环境下,20岁催婚不算早。在社会发展变化大形势下,有点太早了。大概如今大龄剩男剩女越来越多,父母亲人们过度紧张起来。害怕不早做准备,自己的孩子落单一个。但长成大人的20岁,有太多的跃跃欲试的未来和预料不到的风雨。
有句话说,没有应该结婚的年龄,只有应该结婚的爱情。在我们刚张开翅膀飞行,当我们才寻找自己人生方向的时候,在我们并不是那么成熟,不确定是否遇到良人时。还是独善其身,修炼好自身武功,时机成熟一些,再去遇到一个什么人。充满底气的走进下个旅程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有点早,20岁很多人还没毕业,没有担当家庭责任的能力,没有看过社会上的灯红酒绿,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合适自己,自己能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自己本来就是个心智不成熟的小孩子。所以从社会角度和个人角度来说都太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