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所谓酱缸文化是什么?
酱缸,文化,自己的所谓酱缸文化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谓酱缸文化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酱缸文化是台湾作家柏杨先生提出的,即“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地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这就是酱缸文化。
他尤其提到政治文化是酱缸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而“官场”是最能代表这种文化特色的场所,古代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制度来实现人生理想,科举制度的筛选和考核是通过读书这一途径,所以才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辞……读书是一项非常功利的事业。
除了政治,还有道德、个体人生观和势利眼主义,构成了酱缸的主要成分…他认为中国人的包容性不够,具有自私、猜忌、崇拜权势、自我膨胀等劣根性…
他还特别提出中国人非常情绪化,主观理念很强,对事物认识总是以表象作为判断标准…
可以说“酱缸文化”是一种缺乏流动性的迂腐文化,酸臭腐败,缺乏推陈出新的能动性,诚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可是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两面性,对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理性的继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河水滔滔不绝,时间长了,许多污秽的东西开始沉淀,越积越多使水不能流动,成为一潭死水,越沉越多,越久越腐就像发酵的酱缸。这样的文化就是酱缸文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酱缸文化的含义: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象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象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
“酱缸文化”的形成:
几千年来,整个中国文化沉淀了不少东西,善的、恶的都保留下来,当然,有些是应该保留的,但有些是不能保留的,我们也保留了,这是很奇怪的现象,有太多没有经过淘汰,有太多没扬弃掉。这种现象可以从《资治通鉴》看出来,几千年以前政治的斗争,人性的丑陋,和现在没有什么分别。沉淀啊沉淀,久而久之就发臭、腐烂,像泥沼一样,发出一股沼气,把善的也通通腐蚀了,一块鲜肉掉到这个酱缸里,不久就变成一个臭蛆了。当然有好的东西,但是好的非常少,所以才形成今天这种很严重的局面。实际上几乎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有这么深远的文化,却又面对这样严重的文化问题。中国人对自己的国人不善,对外国人倒很亲切。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在自己的小圈圈里面,对人善的不得了,照顾得不得了,我们的人情味就只在这里,超乎这圈圈,谁也不理谁,中国的人情味只发生在自己的圈圈,也就是所谓的友情、亲情。
酱缸文化的影响:
酱缸文化对中国人最大的影响,就是把中国人都酱得一模一样,当然不是每个人面孔都皱纹满面的一样,而是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个性,并且还尽量消除个性,假如你要表现自己的个性的话,会感觉不妥,而且一般人也会批评,甚至铲除你这种“独特”的个性。所以你只好跟一般人一样。现在是好多了,像穿衣服,爱怎么穿就怎么穿,表现自己的个性,但这只是外在,内在的思想观念,还不是改变得很小,像“你这样做,别人会怎么说?”“我这样做的话,爸爸妈妈怎么说?”,我们还是不敢在思想、观念、行为上与别人有太大的不同,因为,害怕“他们会怎么说?”美国有个电视剧,一个太太带着孩子,观赏一场赛车,她的丈夫也在那场赛车中,忽然间出了车祸,她先生当场死亡。她哭了,但是她对儿子说:“好,他死得值得,因为他死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上。”真是不得了,要是我们这里,那这位太太准是又哭又骂:“看看吧,叫你不要赛车,你偏要赛车,现在死了吧!”文化背景不同反应也不同,西方的文化是尊重个人的选择喜好,我们却是不尊重个人的嗜好。所以,我们只有亡命之徒,没有冒险家。四十年前,我在救国团做事,有位仲先生要搭帆船到美国去,做一趟冒险的旅行,同事们就在海边开个欢送会,好不热闹,但是他们一回到办公室就骂这位仲先生是个傻瓜,准半路淹死。这种态度,当时我不能接受,我就说:“我们可以不在乎仲先生这种精神,但不要诅咒他。为什么刚刚在台上,你们还夸赞他的冒险精神,现在回到办公室却讲这种话?害羞不害羞?”
上一篇:稻田最适合养殖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