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诗词里的七夕溯源,现代人的七夕还浪漫吗?
织女,牵牛,鹊桥古诗词里的七夕溯源,现代人的七夕还浪漫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诗词里的七夕溯源,现代人的七夕还浪漫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的七夕节,现代人称为情人节。顾名思义',情人约会,情人的节日。其内容是送鲜花,跳午,k歌,吃饭,纯粹现代的套数。完全失去了古代七夕节的精神和内涵。
古代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从它的内容上看,是丰富多彩的。为了过好七夕节,尤其是少女们要精心准备,把各自巧手制作的各种作品在这一天展示。或者在这一天举行活动,穿针引线,看谁的手巧。晚上还要对着天空,向牵牛,织女星乞巧,乞求美好婚姻,或者在月下游戏。
下面,我们从几首古诗词里,看一看古代人们怎样过七夕节的,是不是比现在的情人节浪漫呢!
七绝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少女们在七夕夜里,在美丽的夜空下,手拿团扇,追捕莹火虫。夜色已晚,天气渐凉,她们还对着牵牛织女星,指指点点,讲述着那动人的神话故事。
七绝 (宋) 杨朴
来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与多。
七绝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以上两诗是说乞巧节这天,人们面对秋月,讲述美丽的牵牛约会织女的故事,红丝穿针引线,向秋月乞巧。
还有一首唐人的有关七巧节的诗抄录于下,供大家欣赏。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在我看来,古代七夕节比较有文化,也不乏浪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悟空邀请!
(一)先赋上诗一首:
天上银河天上断,人间鹊桥人间连。
不就银河断天上,更有鹊桥连人间。
(二)图片回答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北宋词人秦观的一首著名的词《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颠覆了以前的诗词中关于七夕的主题思想。把七夕情人相会的浪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七夕节牛郎织女这对夫妻相会既艰难又短暂。所以更值得珍惜和回味。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七夕节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女儿节。就是没出嫁的女儿在这天晚上祈求织女赐给自己手工技能。使自己心灵手巧。跟情人浪漫扯不上边了。
由于现代社会开放程度高,各种洋节纷至沓来。很多年轻人都在过国外的情人节,商家也跟着造势。七夕就被遗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还是一样的浪漫古代有古代的浪漫现代也有现代的浪漫,在现代相比之下青年人过七夕节还是较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西方的文化入侵,在年轻一代心目中,已经不及2.14情人节那么罗曼蒂克。加上在高压力的生存环境下,连最传统的春节都没那么有色彩。淡化了,鲁迅先生说过,时间会冲淡一切,上一代人的到下一代,再到下下一代,已经区别很大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其起源与星象、物候有密切的关系。上古时期,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做为时间的标志星,在古代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时之所以以牵牛和织女来命名星象,是由当时农耕文明的社会状况决定的,耕种和纺织与人们的生活命运息息相关。当时,牵牛织女只是单纯的星辰形象,并没有被人格化。
七夕诗起源
最早有牵牛织女痕迹的诗歌,应该是诗经《小雅.大东》里的诗句: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织女,星宿名,由三颗星组成。牵牛,又名何鼓星,不是后世说的二十八星宿的牛宿。何鼓三星在天河北,织女三星在天河南,隔河相对。
这几句的意思是:看那天上的银河,河水如镜子般闪闪发光,织女三星织成了三个角,一天之内移动七次,仿佛在梭引丝线反复织布。虽然如此,却不能织成布上的花纹。牵牛星宿闪闪发光,却不能用它们来拉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