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年老的皇帝如何在生前打压太子,而又保证其在自己死后有足够的权利继位?
太子,皇帝,自己的古代年老的皇帝如何在生前打压太子,而又保证其在自己死后有足够的权利继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年老的皇帝如何在生前打压太子,而又保证其在自己死后有足够的权利继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年老的皇帝如何在生前打压太子,而又保证其在自己死后有足够的权利继位?这个问题估计出自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片子里圣人想安逸生活,又不肯交出权力,宁愿类似君主立宪把朝政交给右相,也不想提前退位,把皇位交给太子。这是为什么呢?
先说年老的皇帝在年老时为什么打压太子
一、觉得太子不如自己,太子结党就是想篡权,必须打压
单论《长安十二时辰》中圣人的原型唐玄宗,这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一直活在自己年轻时的丰功伟绩里,觉得太子不如自己(事实也确实如此),处理不好朝政,必须自己坐镇。有这样想法的还有“十全老人”乾隆,虽然他没立太子,但即使传位给嘉庆了,还做了三年实权太上皇,直到自己咽气。
二、太子有本事,成了自己最大的政敌,必须打压
一般有些权力或财富的人多少会有一些心病,有假想敌,如美国一贯把中国当假想的敌人,不论中国是否有意和它争霸,它就按自己的想法这么认为了。而富人也总是觉得靠近自己的人是为了自己的财产,是不是真的这样不重要。
太子的存在也是一样,有本事的太子,又受到群臣追捧,一旦在朝政上的看法和皇帝本人相左,朝臣们会很自然的分成两拨,一拨支持皇帝,一拨支持太子。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父子亲情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有些皇帝下狠手,杀掉了太子,例如辽道宗耶律洪基、俄罗斯彼得大帝、朝鲜李朝英祖。鉴于会发生这样父子相残的事,皇帝们都不愿意和自己的太子成为政敌,所以尽力打压。
三、太子不够懂事,能力不足,打压让他在逆境中成长
这个大家都能理解,一句话“恨铁不成钢”。早些年有一个片子叫《木鱼石的传说》,说的就是让太子到民间历练的故事。实际上这类事历史上是有的,早在商朝,商王小乙就下放太子武丁到民间,武丁在田间结识了今后的股肱之才甘盘和傅说,他们一起开创了武丁盛世。
康熙也想历练太子,胤礽每天三四点钟起床,读书、习武,还要心惊胆战的防备父亲抽查。康熙本以为这样能让胤礽迅速成长成合格的接班人,但事与愿违,过犹不及,胤礽逆反心理很重,康熙稍微忙不过来,他就放松,致使两次被废太子。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也是类似情况。
再说说皇帝为什么要保证太子在自己死后有足够的权利继位
一、为了血脉传承
这个很好理解,在自己无法得到长生的情况下,拥有的财富和权力又不想丢弃,最好的办法就是传给自己的直系血脉,其中最有资格的就是太子。辽太祖皇后述律平为了能让次子耶律德光顺利即位,杀一百多功臣良将;朱元璋为了皇太孙朱允炆顺利登基,剪除了基本所有功臣……
二、为了政权稳定
太子是国本,是储君,就是将来的君王。如果太子无法顺利继位登基,那就意味着国本动摇,天下大乱,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就是最好的例子;李渊晚年,李世民过于强势,李建成太子位不稳,终于爆发玄武门之变这两例里继位的雍正和李世民都是有本事的,政局动荡过,但控制住了。历史上还有不少弑君、兄弟争位的事太多了,南北朝的南朝宋、齐的宗室就被杀四十六人之多。塞北三朝弑君也很多,李元昊被太子宁令哥削掉鼻子死亡,最主要原因也是太子位不稳,而威胁太子的是李元昊本人。
从众多的例子可以看出,太子无法正常登基,不光是血脉传承出现了问题,还有可能对国家产生不良影响,政权受到巨大挑战,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愿意看到的。
正面论证的例子举一个,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要是不早死,能正常接棒的话,功臣、藩王都不是问题,受皇帝喜爱、臣子拥护、弟弟们爱戴,这就是皇家之幸,国家之幸。后来的靖难之役只是因为朱标换成了朱允炆,除了朱元璋,其他人的心理都是一样的——不服。
综上所述,我认为年老的皇帝生前打压太子,有看不起太子、防备太子、磨炼太子这几种可能。他们又要保证太子能顺利继位,可以确定是为了血脉的传承和政权的稳定。
我是卷舒风云润天地,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前打压防止篡位,死后扶持为了继承血统。
生前的打压只是防止结党,因为皇帝的儿子往往不是一个,如果放任结党就会生乱,比如玄武门和乾隆的阿哥们。一般来说古代都有强烈的血统观念,讲名正言顺。一旦被指定接班人,而且无争议,基本就大局定了。当然,如果皇帝老儿不满意还可以临时更换。
但死后最终确定的人选一般是顺理成章,不存在什么权威一说,除非是年纪太小,需要聂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皇帝离我们太遥远,真实想法已经不可考,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只能猜测一下,古代皇帝打压继承人的心里活动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通过不间断的宣誓权利让皇子明白,作为皇帝自己目前拥有最高权力和威严。
二,通过参与听政议政,让皇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眼光和手段能力有待提高。
三,隔三差五的敲打着皇子,不要在不恰当的时机对皇权生出急功近利的想法。
其实皇帝在打压皇子的同时也是对皇子的一种磨练,促使继承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成为有耐力有韧性有眼光的下一代君主。对于从小锦衣玉食顺风顺水的皇位继承人来说,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必须要有的,没有面对挫折的冷静睿智和勇气,到时候又怎能承担得起天下之重?若是没有圆滑的政治手腕,君临天下时又该如何面对烽烟逐鹿四方?再说了,攻守天下本就不易,作为皇帝有那么多的继承人,为什么不通过各种手段挑选出更适合的继承人呢?生在帝王家,身为一个帝王,这也是对子女另一种形式的爱和对天下的责任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