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养鱼水体如何通过科学的养殖密度来增氧?
增氧机,水体,池塘养鱼水体如何通过科学的养殖密度来增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养殖用水的增氧方法
1、合理确定放养密度。根据池塘大小、深浅、水源灌排是否方便,饵饲料及养殖技术来确定合理放养密度。一般村边塘、小塘、浅水塘、望天缺水塘亩放养常规品种1200尾~1500尾(亩产500千克~600千克),入冬前全面上市;配套禽畜场的精养高产塘,亩放2500尾~3000尾,也力争入冬前达到规格上市。同时又要根据鱼类存在一条相互利用,相互制约的食物链生物学特征,合理搭配滤食性鱼类(鲢、鳙鱼:一般有亩放鲢250尾,鳙150尾),通过滤食过量的浮游生物,保持合理的浮游植物种群进行光合作用,保证养殖水体中丰富的溶氧量,以供给鱼虾呼吸生长需要。
2、合理配套塘头禽畜养殖。在广东增城市池塘养殖中有相当部分配套大批量的塘头养猪、鸭、鸡、鹅、鸽等禽畜类,大量的残饵,禽畜粪便及鱼类排泄物等有机物质落塘经细菌分解消耗大量氧气,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恶化水质,因水质缺氧造成鱼类泛塘浮头中毒染病死亡。经水产科技工作者长期实践,基地化的高产精养塘,亩配套生猪5头~8头,或鸭150只~200只为宜,残饵和粪便基本可给鱼类吃食净化,又可培育丰富的浮游生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利健康养殖。
3、在配套有禽畜养殖的精养肥水高产塘,最好每亩在下风处用竹杆搭架囤养60平方米~80平方米的水浮莲、水仙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中过量的氨、氮和其它无机盐养分,进行光合作用,绿叶可作禽畜和草鱼饲料,调节净化水质,有利溶氧量稳定,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生态环境。
4、经常注入新水,增加水中溶氧量,淡化有害物质。适当排放老水,降低污染程度,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5、合理适时开动增氧机。在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将溶氧饱和的表层水翻滚到底层,而底层水滚动到表层,经光照淡化分解毒物,释放营养素,使池水溶氧量均匀平衡,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增氧办法。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新,经常泼洒水质改良剂如“活水素”或“降氨宝”也是预防水质缺氧的好措施。如无增氧设施,在鱼类缺氧浮头时使用高效鱼用增氧剂“久氧”也是一个临时的应急办法。
6、清淤消毒。放养前彻底清淤清毒,曝晒,将硫化氢、氨气等有害物质转化为有益物质,改善水质和底质。据水产科技工作者试验,水中溶解氧主要消耗因素不是鱼类和水生生物,而是水中与底泥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作用的消耗,一般鱼类消耗12%~15%,而淤泥耗氧量占到40%以上。故之,清淤消毒工作很重要,不可等闲视之。
2
水产养殖户如何科学使用增氧机
众所周知,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曝气三大功能,已在各地的精养池塘普及推广。部分渔农户虽然全部配备了增氧设备,但就其使用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往往只把它当成“救命机”,而没有发挥出其“增产机”的作用。现就其该如何科学使用简略总结如下:
1.常年养殖过程中,若遇鱼、虾、蟹出现浮头缺氧状态,应立即全部开启增氧设备急救,增加水体中的溶氧,此时就当“救命机”。
2.在鱼、虾、蟹等旺盛生长季节,晴天的中午开启增氧机曝气1~3小时,充分发挥增氧机的搅水作用,促进上下层水体对流,能增加池水的溶氧,并加速了池塘的物质循环,改良了水质,减少了夜间浮头发生。
3.阴雨天气,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造氧能力低,池塘溶氧不足,易引起浮头。在夜间应及早开启增氧设备,防止缺氧泛池。
4.当大量施肥后,水质过肥时,要采用晴天中午开机和凌晨开机相结合的办法,改善池水溶氧条件,预防浮头。池塘使用杀虫剂、消毒剂或微生物制剂后,开启增氧设备1~2小时,能使药物分散均匀,增强使用效果;同时3日内夜晚及时开启增氧设备,防止“转水”后造成的缺氧现象。
5.晴天傍晚与阴雨天中午不要开机,若开机会增加池塘的耗氧水层,加速了下层的耗氧速度,极易引起鱼、虾、蟹等养殖动物的缺氧。
6.有条件的塘口可以装一台测氧仪,只要溶氧低于3mg/L就应停止喂料,鱼池溶氧低于2.0mg/L,虾池溶氧低于2.5mg/L,蟹池溶氧低于3.0mg/L时,就开启增氧设备。
总而言之,广大示范户们对增氧机的科学使用,除与以上的天气、水温、水质等有关以外,还应综合考虑养殖池塘与养殖品种的具体情况,根据池水溶氧变化规律,灵活掌握开机方法和开机时间,以达到合理科学使用增氧设备,起到增产与增效的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对鱼池进行清洁,要先保证鱼池并没有有害物质,并且是干净的,这样放水之后才不会对水产生影响,养鱼之前,放的水要首先晾晒3天左右,让水中的氯气和一些杂质得到完全的释放,水中原有的过滤化学物质是需要得到释放的,不然就会对鱼产生影响,如果还有担心的话,还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硝化细菌,帮助改善水质,然后就要加装增氧器材,鱼的数量过多,就会对水中的氧气含量产生压力,所以加装氧气器材是必要的。最后就是要定期对水池的水进行更换,根据水质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换水,换水的时候需要注意,每次最多换到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每次换水都要保存原来鱼池中至少一半的水。
上一篇:本科学土木,研究生读建筑,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比其他纯建筑学的有什么优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