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学四年你学好了,还是玩好了?
的人,的是,大学大学四年你学好了,还是玩好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还有时间可以获得东西,那么我觉得可以尝试参加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作为一个曾经的院学生会主席,我认为,这个经历最有价值之处是教给了我很多学习以外的事情,并且让我认识了很多师长和朋友。
如果对这类活动没兴趣,那需要投入时间去获取的有趣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生证和假期,去别人已经过腻了的城市里体验青旅和拼餐。
关于“得与失”,我觉得大学生一定要树立健康的得失观,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不善妒、不贪心、不骄不躁的人。
大学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集体生活,和室友朝夕相处,难免会彼此比较,最不可取的是每次都拿某一位同学的最长处与自己的相对应方面比较,这样的后果就是要么你成为全能战士,要么你在任何一个领域都遭遇尴尬:某室友学习好,某室友长得好,某室友男朋友优秀,相当于把几个同学的所有优势集中到一个虚拟个体上与自己比较,不仅那个虚拟个体好辛苦,一个善妒、焦躁,觉得自己时运不济、怨天尤人的自己,活得也肯定辛苦。我切身的体会是,得失观的重点在于对“失”的态度。
首先,千万别把求之不得的都统统当成目标,咱们还年轻,未见得拼命追求的一大串目标都是确切需要的,这样的盲目追求“得”,最后可能无法偿“失”;
其次,我总是提醒自己,失去的很可能是目前对我来说不适合的,也许是因为年龄、资质、性格等等的不匹配,有朝一日匹配了,也许这个“失”又回来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看到别人的“得”,羡慕归羡慕,千万别以为那也是自己的“失”。
(作者:王里,
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失去的是时间,获得的是知识
于广瀛 | 文
阝 勹
对我来说,在大学阶段的得失,最主要的就是,一个学生能不能在大学这段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知识和技能。
得就是得到知识,失就是失去时间。
在大学,计算得失最需要的就是科学有效的规划,比如大学本科四年,前两年努力学习知识,后两年尽量参与实践。
如果说判断得失的标准,我认为,合格完成大学毕业所需要的各项要求是起码的底线,而在此之上则上不封顶,越多越好,但是不要只盯住“得”而失之于急躁或过度疲劳。
虽然笼统说得失容易,但是要“得”的实在是太多了,就要分先后轻重。
在大学阶段,基础知识和涉及本专业的实践技能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想尝试更多,我的首选是申请和本专业相关的实习职位,在即将真正进入社会和相应角色之前,真正接触一下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及工作环境,这对未来择业的考量是有非常大意义的。
另外,也需要不让“得”的目光忽视交际方面,积极融入集体、和大家搞好关系,这不仅仅是出于人脉的考虑,而是对学生时代真挚感情的一种珍视——有朝一日迈步走出大学校门,你确定还能找到这样的兄弟死党吗?
在我看来,最不急于实现的是赚钱,在大学阶段如果不是真的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需要努力提高收入,没有必要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赚钱,一般来说,除非是某些个别的具有开创性和积累性的工作,大学时代能够带来收入的工作多数都是简单重复性劳动,相比这种赚钱耗费掉的时间来说,耗费学习时间去获得的报酬相对较低,得不偿失。
我觉得,在大学阶段,一个正确的得失观应该是不浮躁的,不急功近利的,踏踏实实学习,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大学阶段的一个苦恼在于,很可能我们所付出的学习努力和时间不会在短期内获得回报,尤其在刚毕业的时候,甚至还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过去学的什么都用不上,但是如果在大学时静心钻研,从长远来看,收获依旧不会辜负有心人,只要学习阶段没有浪费时间,经过初入社会的震荡之后,慢慢就会发现:付出是值得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上大学时,流传着一句话,“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当时不明白,现在知道了也晚了。刚进入大学,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上大学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大学生活方式。只有在学校里慢慢跌爬滚打,才逐渐了解大学的目的,掌握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其中了解的早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悟性好的人,就会如鱼得水,取得自己在大学成功顺利的历程,获得满意的成果,留下美好的人生回忆。了解晚的人,不但在学校不会有太好的成果,而且以后离开大学后,会追悔莫及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可惜没有人和我说这些道理,以至走了很多弯路,很多事情再补救就要付出比当初多百倍的时间和努力了。所以我才衷心的希望我已经了解的一些事情,你也能够尽快的了解。 关于快乐 快乐,就是高兴,就是心里舒服。谁都希望快快乐乐的生活,现在我们说说在大学里怎样才能快乐的生活,也就是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快乐。你也听说过一个类似故事吧:一个渔民在海边悠闲的晒太阳,一个路人看不下去,对他说:“天气这么好,你为什么不出海打鱼呢?每天多打些鱼,你就能攒下钱,有了钱你就能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挣更多的钱,然后雇很多人打鱼,开办自己的渔业公司,挣很多钱后,你就成了当地的富豪,就可以不用打鱼,在海边悠闲的晒太阳了。”渔民说:“可我现在就在海边悠闲的晒太阳啊。”乍一看这个故事,可能会觉得勤劳的渔民和懒惰的渔民得到的快乐是一样的,甚至懒惰的渔民更加舒适,可是实际上,两种快乐完全不同,勤劳的渔民得到的是充实的,充满希望的生活,他的快乐是自信的快乐。而懒惰的渔民得到的是猪一样的生活,完全没有自信的快乐。举例说明: 例子A,我刚进大学,想这下可轻松了,初中高中那么苦,现在好好玩吧。当然,学习我也不能完全不管,差不多混个中上等就行了,反正在这里的一切都是我自己说了算,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了。于是我学习并不用尽全力,有时也旷课、抄作业,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几个哥们儿打牌,看电影,玩电脑,玩一切时兴的东西。人嘛,都好面子,年轻人更喜欢出风头,我可以炫耀我对某款游戏如何熟悉,某部电影怎么好,某个地方怎么好玩,我是多么洒脱多么满不在乎,等等等等。享乐和刻苦是一对天敌,尝到享乐的甜头,我就更觉得读书学习越来越苦,越来越难熬。我就更加爱旷课更加爱抄作业,很快,对我喜欢的东西我就能集中精力大干一场(如玩游戏,上网,看小说),而对我厌烦的东西我就很难坚持5分钟(如背英语,做作业)。有时候看到别的同学天天去学习,不免嘲笑,其实自己非常心虚,可转念一想,反正大学的东西没什么难的,我这么聪明,过几天好好看看书补回来就是,实在不行考试前突击刻苦一下就行了。可是这都是想象啊,等到我想认真看书时,发现我以前的刻苦精神没有了,看不进去了,而且我落下的功课太多了,别人认真听一节课就懂了的东西,因为我没有听课和做作业,在下面要费好几个晚上看书消化才搞个大概。而且更加超出我想象的是,大学里没有中等的概念,前面的同学个个都拼命似的学习,比高中生还刻苦,他们就精通这些学科。像我们这些后面的同学都看不进去书,不会就是不会。看着同宿舍的同学天天认真上课,在教室前排和老师就学科交流讨论,我却不敢,只能尽量往教室后面坐;看着他们天天早起跑步背书,天天晚上去教室自习,几乎从没有任何娱乐,我就更加心虚更加自卑,表面上更加嚣张更加潇洒,装出我不在乎的样子,可是心里觉得自己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第一学期结束,我们这类享乐的学生,有的补考,有的勉勉强强及格,不过如此。可是我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在高中我可是尖子生啊,现在沦落到这样了。这种痛苦是无法想象的,我要不得不承认我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好。接下来的日子,一部分人还没意识到这种情况,或者说破罐破摔,毕业前他们就被开除了。我认识到了,开始下决心要拼命追赶,不再玩了,甚至很坚决的要求自己要比学习最好的人还要刻苦。习惯享乐的人想重新刻苦,很难了,首先我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要比别人吃力,也就是说一样的东西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其次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要在克服自己好玩的基础上,再集中精力重新锻炼自己失去的学习的毅力,这种感觉不夸张的说,就像一个吸毒成瘾的人突然戒毒一样;而且我的朋友都是好玩的人,互相影响,更难了。我的学习效率本来比优等生就低,他们都像在坐汽车用几乎所有的时间奔跑,而我却像在走路,还要用几乎很难更多的时间去追赶。造成我这种极端痛苦的局面的,甚至只是我第一学期中几个星期的松懈享乐!毫不夸张,大学竞争就是这样。很快,优等生习惯了刻苦的学习生活,这其实就是正确的大学生活态度,他们可以学习更多的东西,掌握更多有用的技能(如英语会话,计算机等),毕业后,他们顺利的出国深造,考研,生活越来越美好富有。而我就算是拼了最大的努力,吃透了苦头,整天痛苦的要命的追赶,成绩能够上去,可是有些机会永远的失去。当我走向社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更加难更加苦,工作后能在5年内考上研究生的都是凤毛麟角了,再用更多的时间艰苦的学习,等我终于达到一定的学历或者是目标时,可能我已35岁了。可悲的是,我好不容易达到的目标,我的同班同学(甚至入学成绩比我低,家庭条件比我差)在25岁时已经达到了。也就是说我比他差了10年。你可以想象现在18岁的你(大学生),和8岁的你(小学2年级)之间的比较,你会甘心吗?我用几个星期的自由快乐,换来的是一生的被动,一生的痛苦追赶,一生的自责懊悔,这是幸福快乐吗? 例子B,你刚进大学,当然,和大多数高中生一样,听说过“玩小学,苦中学,混大学”,你也认为大学学习应该比高中轻松的多,可是你给自己定了远大的理想,你知道大学不过是你人生的其中一小步罢了,还有你觉得既然交了昂贵的学费,就尽可能别浪费。你按照自己一直的习惯继续学习,甚至觉得想看看自己高中一直是尖子,是不是在这些尖子堆中也行。你仔细想想,高中时的自己并不完全自觉学习,现在比较自由了,正好可以真正刻苦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承受什么样的刻苦程度,试试看。于是从入学第一天起,你就坚持每天上课,坐在前排十分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做笔记,结果你发现,前一天你在预习高等数学时觉得挺吃力的,怎么顺着老师的讲解,一切都特别清晰易懂。你明白了,老师教高等数学很多年了,如何把书上难懂的东西尽可能消化理解,没有比老师更精通的了,这可比你自己在下面看书思考省力多了,你为发现这么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得意高兴。课后,按着上课学到的东西,你顺利的将作业习题一一攻克,这么容易的事,竟然还有同学一脸崇拜的抄你的作业,这种自豪感很美妙。大学生活中充满了很多选择,比如今晚没什么事,是和盛情邀请你的室友一起去校外网吧看看?还是和关系不错的同学聊天打牌?还是傻乎乎的一个人到教室去看英语精读?你知道,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去教室,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平庸多数,精英少数。你跟自己赌气,想挑战一下人的惰性,于是你坚持去教室学习。当你晚上背着书包回宿舍时,你会很充实很快乐,因为你发现你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因为你发现宿舍很多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你。人人都懂得努力刻苦的道理,可人人都做不到,于是人人都有要控制自己克服惰性的压力。这种压力随时存在每个人心中,当看到比自己更不能自制的人时,你的压力就小;当看到比自己更能自制的人时,你的压力就大。你的刻苦和自制给你的多数同学带来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你越来越自信自豪,他们越来越自卑自责。你会更加如鱼得水,他们会更加如履薄冰,你说你快乐吗?其实你发现努力不见得就是苦,只不过是多一点克制,多一点坚持,很可能只是坚持几个星期,尽自己绝对最大的努力看看能做到什么程度,很快你就会非常喜欢上这种成就感,它让你随时觉得自己充实的像个富翁。因为自信你能够做到刻苦,你不惧怕任何挑战任何困难,你会因为自信而神采奕奕,挥洒自如。更重要的是,你掌握了一个战无不胜的无敌法宝,就是勤奋的习惯和良好的自制力。靠这个法宝,你轻松的不断超越同学,不断攻克学业,不断赢得自信。而且由于有了勤奋的习惯,你不会再有刚开始刻苦时的吃力感,一切都迎刃而解。靠着这个法宝,你会超越你的同班同学,升级为更高档次,并能够选择专业(就想很多电脑游戏中一样,你达到一定成绩就可以升级,不停的升级,你得到更多得能力和法宝)。选择你喜欢的专业后,还是靠着这个法宝,你再次成为其中的精英,可以再一次超越,升级。这样,你不断的成功,不断的获得别人没有的机会,你超越的人越来越多,最终,你就会站在社会的金字塔的顶尖了。这种不停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幸福,再回头看看和你曾经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你会自豪,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庆幸,会没有一丝遗憾愧疚的痛苦,你一直享受的是拼搏的快乐,精英的快乐。 例子A和例子B一点也不夸张,过去、现在和将来,A和B都大有人在,大家起跑线是一样的,在你前面,很多人已经选择了A或B,现在,你自己选。我上大学时,流传着一句话,“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当时不明白,现在知道了也晚了。刚进入大学,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上大学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大学生活方式。只有在学校里慢慢跌爬滚打,才逐渐了解大学的目的,掌握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其中了解的早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悟性好的人,就会如鱼得水,取得自己在大学成功顺利的历程,获得满意的成果,留下美好的人生回忆。了解晚的人,不但在学校不会有太好的成果,而且以后离开大学后,会追悔莫及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可惜没有人和我说这些道理,以至走了很多弯路,很多事情再补救就要付出比当初多百倍的时间和努力了。所以我才衷心的希望我已经了解的一些事情,你也能够尽快的了解。 关于快乐 快乐,就是高兴,就是心里舒服。谁都希望快快乐乐的生活,现在我们说说在大学里怎样才能快乐的生活,也就是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快乐。你也听说过一个类似故事吧:一个渔民在海边悠闲的晒太阳,一个路人看不下去,对他说:“天气这么好,你为什么不出海打鱼呢?每天多打些鱼,你就能攒下钱,有了钱你就能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挣更多的钱,然后雇很多人打鱼,开办自己的渔业公司,挣很多钱后,你就成了当地的富豪,就可以不用打鱼,在海边悠闲的晒太阳了。”渔民说:“可我现在就在海边悠闲的晒太阳啊。”乍一看这个故事,可能会觉得勤劳的渔民和懒惰的渔民得到的快乐是一样的,甚至懒惰的渔民更加舒适,可是实际上,两种快乐完全不同,勤劳的渔民得到的是充实的,充满希望的生活,他的快乐是自信的快乐。而懒惰的渔民得到的是猪一样的生活,完全没有自信的快乐。举例说明: 例子A,我刚进大学,想这下可轻松了,初中高中那么苦,现在好好玩吧。当然,学习我也不能完全不管,差不多混个中上等就行了,反正在这里的一切都是我自己说了算,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了。于是我学习并不用尽全力,有时也旷课、抄作业,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几个哥们儿打牌,看电影,玩电脑,玩一切时兴的东西。人嘛,都好面子,年轻人更喜欢出风头,我可以炫耀我对某款游戏如何熟悉,某部电影怎么好,某个地方怎么好玩,我是多么洒脱多么满不在乎,等等等等。享乐和刻苦是一对天敌,尝到享乐的甜头,我就更觉得读书学习越来越苦,越来越难熬。我就更加爱旷课更加爱抄作业,很快,对我喜欢的东西我就能集中精力大干一场(如玩游戏,上网,看小说),而对我厌烦的东西我就很难坚持5分钟(如背英语,做作业)。有时候看到别的同学天天去学习,不免嘲笑,其实自己非常心虚,可转念一想,反正大学的东西没什么难的,我这么聪明,过几天好好看看书补回来就是,实在不行考试前突击刻苦一下就行了。可是这都是想象啊,等到我想认真看书时,发现我以前的刻苦精神没有了,看不进去了,而且我落下的功课太多了,别人认真听一节课就懂了的东西,因为我没有听课和做作业,在下面要费好几个晚上看书消化才搞个大概。而且更加超出我想象的是,大学里没有中等的概念,前面的同学个个都拼命似的学习,比高中生还刻苦,他们就精通这些学科。像我们这些后面的同学都看不进去书,不会就是不会。看着同宿舍的同学天天认真上课,在教室前排和老师就学科交流讨论,我却不敢,只能尽量往教室后面坐;看着他们天天早起跑步背书,天天晚上去教室自习,几乎从没有任何娱乐,我就更加心虚更加自卑,表面上更加嚣张更加潇洒,装出我不在乎的样子,可是心里觉得自己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第一学期结束,我们这类享乐的学生,有的补考,有的勉勉强强及格,不过如此。可是我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在高中我可是尖子生啊,现在沦落到这样了。这种痛苦是无法想象的,我要不得不承认我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好。接下来的日子,一部分人还没意识到这种情况,或者说破罐破摔,毕业前他们就被开除了。我认识到了,开始下决心要拼命追赶,不再玩了,甚至很坚决的要求自己要比学习最好的人还要刻苦。习惯享乐的人想重新刻苦,很难了,首先我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要比别人吃力,也就是说一样的东西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其次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要在克服自己好玩的基础上,再集中精力重新锻炼自己失去的学习的毅力,这种感觉不夸张的说,就像一个吸毒成瘾的人突然戒毒一样;而且我的朋友都是好玩的人,互相影响,更难了。我的学习效率本来比优等生就低,他们都像在坐汽车用几乎所有的时间奔跑,而我却像在走路,还要用几乎很难更多的时间去追赶。造成我这种极端痛苦的局面的,甚至只是我第一学期中几个星期的松懈享乐!毫不夸张,大学竞争就是这样。很快,优等生习惯了刻苦的学习生活,这其实就是正确的大学生活态度,他们可以学习更多的东西,掌握更多有用的技能(如英语会话,计算机等),毕业后,他们顺利的出国深造,考研,生活越来越美好富有。而我就算是拼了最大的努力,吃透了苦头,整天痛苦的要命的追赶,成绩能够上去,可是有些机会永远的失去。当我走向社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更加难更加苦,工作后能在5年内考上研究生的都是凤毛麟角了,再用更多的时间艰苦的学习,等我终于达到一定的学历或者是目标时,可能我已35岁了。可悲的是,我好不容易达到的目标,我的同班同学(甚至入学成绩比我低,家庭条件比我差)在25岁时已经达到了。也就是说我比他差了10年。你可以想象现在18岁的你(大学生),和8岁的你(小学2年级)之间的比较,你会甘心吗?我用几个星期的自由快乐,换来的是一生的被动,一生的痛苦追赶,一生的自责懊悔,这是幸福快乐吗? 例子B,你刚进大学,当然,和大多数高中生一样,听说过“玩小学,苦中学,混大学”,你也认为大学学习应该比高中轻松的多,可是你给自己定了远大的理想,你知道大学不过是你人生的其中一小步罢了,还有你觉得既然交了昂贵的学费,就尽可能别浪费。你按照自己一直的习惯继续学习,甚至觉得想看看自己高中一直是尖子,是不是在这些尖子堆中也行。你仔细想想,高中时的自己并不完全自觉学习,现在比较自由了,正好可以真正刻苦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承受什么样的刻苦程度,试试看。于是从入学第一天起,你就坚持每天上课,坐在前排十分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做笔记,结果你发现,前一天你在预习高等数学时觉得挺吃力的,怎么顺着老师的讲解,一切都特别清晰易懂。你明白了,老师教高等数学很多年了,如何把书上难懂的东西尽可能消化理解,没有比老师更精通的了,这可比你自己在下面看书思考省力多了,你为发现这么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得意高兴。课后,按着上课学到的东西,你顺利的将作业习题一一攻克,这么容易的事,竟然还有同学一脸崇拜的抄你的作业,这种自豪感很美妙。大学生活中充满了很多选择,比如今晚没什么事,是和盛情邀请你的室友一起去校外网吧看看?还是和关系不错的同学聊天打牌?还是傻乎乎的一个人到教室去看英语精读?你知道,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去教室,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平庸多数,精英少数。你跟自己赌气,想挑战一下人的惰性,于是你坚持去教室学习。当你晚上背着书包回宿舍时,你会很充实很快乐,因为你发现你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因为你发现宿舍很多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你。人人都懂得努力刻苦的道理,可人人都做不到,于是人人都有要控制自己克服惰性的压力。这种压力随时存在每个人心中,当看到比自己更不能自制的人时,你的压力就小;当看到比自己更能自制的人时,你的压力就大。你的刻苦和自制给你的多数同学带来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你越来越自信自豪,他们越来越自卑自责。你会更加如鱼得水,他们会更加如履薄冰,你说你快乐吗?其实你发现努力不见得就是苦,只不过是多一点克制,多一点坚持,很可能只是坚持几个星期,尽自己绝对最大的努力看看能做到什么程度,很快你就会非常喜欢上这种成就感,它让你随时觉得自己充实的像个富翁。因为自信你能够做到刻苦,你不惧怕任何挑战任何困难,你会因为自信而神采奕奕,挥洒自如。更重要的是,你掌握了一个战无不胜的无敌法宝,就是勤奋的习惯和良好的自制力。靠这个法宝,你轻松的不断超越同学,不断攻克学业,不断赢得自信。而且由于有了勤奋的习惯,你不会再有刚开始刻苦时的吃力感,一切都迎刃而解。靠着这个法宝,你会超越你的同班同学,升级为更高档次,并能够选择专业(就想很多电脑游戏中一样,你达到一定成绩就可以升级,不停的升级,你得到更多得能力和法宝)。选择你喜欢的专业后,还是靠着这个法宝,你再次成为其中的精英,可以再一次超越,升级。这样,你不断的成功,不断的获得别人没有的机会,你超越的人越来越多,最终,你就会站在社会的金字塔的顶尖了。这种不停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幸福,再回头看看和你曾经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你会自豪,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庆幸,会没有一丝遗憾愧疚的痛苦,你一直享受的是拼搏的快乐,精英的快乐。 例子A和例子B一点也不夸张,过去、现在和将来,A和B都大有人在,大家起跑线是一样的,在你前面,很多人已经选择了A或B,现在,你自己选。我上大学时,流传着一句话,“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当时不明白,现在知道了也晚了。刚进入大学,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上大学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大学生活方式。只有在学校里慢慢跌爬滚打,才逐渐了解大学的目的,掌握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其中了解的早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悟性好的人,就会如鱼得水,取得自己在大学成功顺利的历程,获得满意的成果,留下美好的人生回忆。了解晚的人,不但在学校不会有太好的成果,而且以后离开大学后,会追悔莫及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可惜没有人和我说这些道理,以至走了很多弯路,很多事情再补救就要付出比当初多百倍的时间和努力了。所以我才衷心的希望我已经了解的一些事情,你也能够尽快的了解。 关于快乐 快乐,就是高兴,就是心里舒服。谁都希望快快乐乐的生活,现在我们说说在大学里怎样才能快乐的生活,也就是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快乐。你也听说过一个类似故事吧:一个渔民在海边悠闲的晒太阳,一个路人看不下去,对他说:“天气这么好,你为什么不出海打鱼呢?每天多打些鱼,你就能攒下钱,有了钱你就能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挣更多的钱,然后雇很多人打鱼,开办自己的渔业公司,挣很多钱后,你就成了当地的富豪,就可以不用打鱼,在海边悠闲的晒太阳了。”渔民说:“可我现在就在海边悠闲的晒太阳啊。”乍一看这个故事,可能会觉得勤劳的渔民和懒惰的渔民得到的快乐是一样的,甚至懒惰的渔民更加舒适,可是实际上,两种快乐完全不同,勤劳的渔民得到的是充实的,充满希望的生活,他的快乐是自信的快乐。而懒惰的渔民得到的是猪一样的生活,完全没有自信的快乐。举例说明: 例子A,我刚进大学,想这下可轻松了,初中高中那么苦,现在好好玩吧。当然,学习我也不能完全不管,差不多混个中上等就行了,反正在这里的一切都是我自己说了算,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了。于是我学习并不用尽全力,有时也旷课、抄作业,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几个哥们儿打牌,看电影,玩电脑,玩一切时兴的东西。人嘛,都好面子,年轻人更喜欢出风头,我可以炫耀我对某款游戏如何熟悉,某部电影怎么好,某个地方怎么好玩,我是多么洒脱多么满不在乎,等等等等。享乐和刻苦是一对天敌,尝到享乐的甜头,我就更觉得读书学习越来越苦,越来越难熬。我就更加爱旷课更加爱抄作业,很快,对我喜欢的东西我就能集中精力大干一场(如玩游戏,上网,看小说),而对我厌烦的东西我就很难坚持5分钟(如背英语,做作业)。有时候看到别的同学天天去学习,不免嘲笑,其实自己非常心虚,可转念一想,反正大学的东西没什么难的,我这么聪明,过几天好好看看书补回来就是,实在不行考试前突击刻苦一下就行了。可是这都是想象啊,等到我想认真看书时,发现我以前的刻苦精神没有了,看不进去了,而且我落下的功课太多了,别人认真听一节课就懂了的东西,因为我没有听课和做作业,在下面要费好几个晚上看书消化才搞个大概。而且更加超出我想象的是,大学里没有中等的概念,前面的同学个个都拼命似的学习,比高中生还刻苦,他们就精通这些学科。像我们这些后面的同学都看不进去书,不会就是不会。看着同宿舍的同学天天认真上课,在教室前排和老师就学科交流讨论,我却不敢,只能尽量往教室后面坐;看着他们天天早起跑步背书,天天晚上去教室自习,几乎从没有任何娱乐,我就更加心虚更加自卑,表面上更加嚣张更加潇洒,装出我不在乎的样子,可是心里觉得自己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第一学期结束,我们这类享乐的学生,有的补考,有的勉勉强强及格,不过如此。可是我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在高中我可是尖子生啊,现在沦落到这样了。这种痛苦是无法想象的,我要不得不承认我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好。接下来的日子,一部分人还没意识到这种情况,或者说破罐破摔,毕业前他们就被开除了。我认识到了,开始下决心要拼命追赶,不再玩了,甚至很坚决的要求自己要比学习最好的人还要刻苦。习惯享乐的人想重新刻苦,很难了,首先我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要比别人吃力,也就是说一样的东西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其次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要在克服自己好玩的基础上,再集中精力重新锻炼自己失去的学习的毅力,这种感觉不夸张的说,就像一个吸毒成瘾的人突然戒毒一样;而且我的朋友都是好玩的人,互相影响,更难了。我的学习效率本来比优等生就低,他们都像在坐汽车用几乎所有的时间奔跑,而我却像在走路,还要用几乎很难更多的时间去追赶。造成我这种极端痛苦的局面的,甚至只是我第一学期中几个星期的松懈享乐!毫不夸张,大学竞争就是这样。很快,优等生习惯了刻苦的学习生活,这其实就是正确的大学生活态度,他们可以学习更多的东西,掌握更多有用的技能(如英语会话,计算机等),毕业后,他们顺利的出国深造,考研,生活越来越美好富有。而我就算是拼了最大的努力,吃透了苦头,整天痛苦的要命的追赶,成绩能够上去,可是有些机会永远的失去。当我走向社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更加难更加苦,工作后能在5年内考上研究生的都是凤毛麟角了,再用更多的时间艰苦的学习,等我终于达到一定的学历或者是目标时,可能我已35岁了。可悲的是,我好不容易达到的目标,我的同班同学(甚至入学成绩比我低,家庭条件比我差)在25岁时已经达到了。也就是说我比他差了10年。你可以想象现在18岁的你(大学生),和8岁的你(小学2年级)之间的比较,你会甘心吗?我用几个星期的自由快乐,换来的是一生的被动,一生的痛苦追赶,一生的自责懊悔,这是幸福快乐吗? 例子B,你刚进大学,当然,和大多数高中生一样,听说过“玩小学,苦中学,混大学”,你也认为大学学习应该比高中轻松的多,可是你给自己定了远大的理想,你知道大学不过是你人生的其中一小步罢了,还有你觉得既然交了昂贵的学费,就尽可能别浪费。你按照自己一直的习惯继续学习,甚至觉得想看看自己高中一直是尖子,是不是在这些尖子堆中也行。你仔细想想,高中时的自己并不完全自觉学习,现在比较自由了,正好可以真正刻苦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承受什么样的刻苦程度,试试看。于是从入学第一天起,你就坚持每天上课,坐在前排十分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做笔记,结果你发现,前一天你在预习高等数学时觉得挺吃力的,怎么顺着老师的讲解,一切都特别清晰易懂。你明白了,老师教高等数学很多年了,如何把书上难懂的东西尽可能消化理解,没有比老师更精通的了,这可比你自己在下面看书思考省力多了,你为发现这么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得意高兴。课后,按着上课学到的东西,你顺利的将作业习题一一攻克,这么容易的事,竟然还有同学一脸崇拜的抄你的作业,这种自豪感很美妙。大学生活中充满了很多选择,比如今晚没什么事,是和盛情邀请你的室友一起去校外网吧看看?还是和关系不错的同学聊天打牌?还是傻乎乎的一个人到教室去看英语精读?你知道,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去教室,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平庸多数,精英少数。你跟自己赌气,想挑战一下人的惰性,于是你坚持去教室学习。当你晚上背着书包回宿舍时,你会很充实很快乐,因为你发现你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因为你发现宿舍很多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你。人人都懂得努力刻苦的道理,可人人都做不到,于是人人都有要控制自己克服惰性的压力。这种压力随时存在每个人心中,当看到比自己更不能自制的人时,你的压力就小;当看到比自己更能自制的人时,你的压力就大。你的刻苦和自制给你的多数同学带来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你越来越自信自豪,他们越来越自卑自责。你会更加如鱼得水,他们会更加如履薄冰,你说你快乐吗?其实你发现努力不见得就是苦,只不过是多一点克制,多一点坚持,很可能只是坚持几个星期,尽自己绝对最大的努力看看能做到什么程度,很快你就会非常喜欢上这种成就感,它让你随时觉得自己充实的像个富翁。因为自信你能够做到刻苦,你不惧怕任何挑战任何困难,你会因为自信而神采奕奕,挥洒自如。更重要的是,你掌握了一个战无不胜的无敌法宝,就是勤奋的习惯和良好的自制力。靠这个法宝,你轻松的不断超越同学,不断攻克学业,不断赢得自信。而且由于有了勤奋的习惯,你不会再有刚开始刻苦时的吃力感,一切都迎刃而解。靠着这个法宝,你会超越你的同班同学,升级为更高档次,并能够选择专业(就想很多电脑游戏中一样,你达到一定成绩就可以升级,不停的升级,你得到更多得能力和法宝)。选择你喜欢的专业后,还是靠着这个法宝,你再次成为其中的精英,可以再一次超越,升级。这样,你不断的成功,不断的获得别人没有的机会,你超越的人越来越多,最终,你就会站在社会的金字塔的顶尖了。这种不停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幸福,再回头看看和你曾经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你会自豪,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庆幸,会没有一丝遗憾愧疚的痛苦,你一直享受的是拼搏的快乐,精英的快乐。 例子A和例子B一点也不夸张,过去、现在和将来,A和B都大有人在,大家起跑线是一样的,在你前面,很多人已经选择了A或B,现在,你自己选。
上一篇:德国版喜宝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