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非常害羞,不愿意说话怎么办?
孩子,父母,害羞孩子非常害羞,不愿意说话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来说,孩子们在学会说话后,都会变得很“话唠”,你让孩子做个什么事情,他会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着你。因此,在大多数家长的心里,孩子应该是活泼好动、敢说敢做的。
所以,在这种惯性思维下,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爱说话、遇到生人就往后躲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孩子不正常。甚至,有的父母会认为孩子不主动打招呼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还会给因此给别人道歉说“对不起啊!我们家孩子比较害羞”等等一类的话。
但其实,孩子出现害羞、不爱说话,很可能就是父母的这种贴标签行为引起的!
当父母给孩子贴上“害羞”、“内向”、“不爱说话”的标签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一个这样的人,并因此变得越来越闷。
孩子不爱说话,这3种原因不容忽视
原因一:父母太过于求成
很多父母太希望孩子变得活泼起来,所以不断的带孩子出去,一旦发现孩子不愿意开口就会指责孩子,说一些难听的话。在《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中,作者苏珊·凯恩写到:如果一个内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自己的性格问题,使父母经常向别人表达歉意,或被父母有意或无意地纠正,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性格自卑。经过父母不断指责、道歉等一系列不恰当的做法,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情绪,进一步强化了孩子不愿意说话的行为。
原因二:孩子天生性格如此
在《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作者哈克提到了Thomas Bouchard 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在对人格特质的塑造方面,起主导地位的是基因,而非环境或经验。也就是说,有的人天生就是内向性格,永远没办法成为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人。
原因三:孩子缺乏安全感,开启了自我保护心理
孩子之所以会对陌生人变现得害羞、少言少语,其实是因为他们在保护自己。孩子在面对自己觉得危险的人物时,会不断的对陌生人进行观察,以便于判断出“此人到底危不危险”。他们需要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才能从自我保护的心理中走出来。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呢?
1.了解孩子不愿意说话的原因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说话的原因非常可爱,比如,他发现牙齿上有一小块糖下不来,所以就不愿意说话;又或者发现阿姨的睫毛太长产生了恐惧,所以不敢说话等等。如果有出现这种现象,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而不是逼着孩子打招呼。
2.让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
正所谓“胆量是在交往中锻炼出来”,孩子跟周围人接触得越多,孩子也就越大胆、越自信,越敢于跟陌生人接触。所以,作为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社交机会,比如,让小朋友到自己家里来玩或者让自家孩子去别人家玩等等。让孩子提前适应社交生活,有助于帮助孩子更快熟悉沟通技巧,精进交往能力。
3.给孩子充足的准备时间
当孩子拒绝跟人打招呼时,父母们可以蹲下来,摸摸孩子的肩膀说:“没关系,妈妈知道你需要时间准备一下,等我们跟阿姨熟悉了之后,再打招呼好不好呀?”这样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感,让孩子更放松、更有安全感。
4.及时鼓励孩子的进步
当孩子主动跟别人打招呼时,父母可以及时鼓励、夸奖孩子,让孩子感觉跟人沟通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5.父母以身作责,引发孩子的社交欲望
想要让孩子变得爱说话、爱与人沟通,首先家长就必须爱说话、爱交流,给孩子作出正面的引导。比如,当家长看到其他小朋友时,主动的向他们问好,做出社交的表率,孩子才会有样学样,跟着一起打招呼。
最后想说,每个孩子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有的人天生就是社交高手,有的人天生就爱独处。如果孩子只是偏内向、不爱说话,但不影响的交流与沟通,家长们并不需要太紧张。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每一个聪明的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