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校要求班主任对全班学生每学期做一次家访,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呢?
家访,学生,老师学校要求班主任对全班学生每学期做一次家访,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学校要求班主任对全班学生每学期做一次家访,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校要求班主任教师对全班学生家庭每学期一次家访,你认为有没有必要?
首先,如果是新接班,我认为班主任老师完全有必要对全班每位学生,都进行一次家访。
如果新班主任,对于班级学生的家访率没有达到100%,没被家访到的家长可能会有想法,“为什么家访了别人家,却没有家访我们家呢?是不是对别人家更加重视?”
新班主任,在家访中可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些了解。特别是特殊学生,或者是比较难搞的家长,班主任心里都能有一些底。不至于到开学时候碰到一些突发状况,应付起来手足无措、手忙脚乱。
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在家访中挖掘、排摸一些工作不是特别忙、也愿意为班级出力的家委会候选人。比如成为家长志愿者,或者是当班级有什么集体活动的时候热衷于出面组织。还有当个别家长之间出现矛盾,愿意站出来说真实情况的家长。
其次,如果是老班主任的话,我认为每学期一次家访也可以有,但不需要家访率达到100%。
如果一个老师带这个班级已经三四年了,对班级里的学生、家长的脾性已经摸得差不多了。觉得有必要单独联系的,可以约个时间进行一下家访。平时不怎么需要老师操心的孩子,或是家长本来就极其配合的,不家访问题也不是很大。
最后,家访、家访,应该是指老师上门到学生家里去拜访。但我认为,假期中老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可以更灵活多变一些。
比如有些家长,假期中是带孩子去爷爷奶奶家。居住的非常远,甚至可能是在异地,那让老师长途跋涉跑过去家访肯定是不合适的。
还有一些家长,他们本身主观上就不是非常愿意老师上门去拜访的。有这样或那样的不便因素,比如说房子是租来的,甚至是合租的。或是家里还有其他家庭成员一块儿居住的,比如妯娌等,关系不是特别融洽的,可能就不愿意在老师面前展露出来。这些家长可能会主动和老师说,能不能约在学校里面谈,或者是在小区附近的咖啡厅和老师见面。
结束语
但往往班主任老师进行家访,是有学校的硬性要求的。教育局也会在开学后,发放家长的调查问卷,调研老师在假期中有没有按照要求达到100%的家访率,并且家访的形式必须是登门拜访。电话联系,以及在其它场所约谈家长,都是不符合规定的。
作为老师的你,有没有被要求100%家访率?
作为家长的你,对于老师要上门来家访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欢迎留言分享给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编者按:“家访”顾明思议就是教师到学生家里访问的意思。“家访”在几十年前很普遍,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会到学生家里去实地家访过。那时候的家访纯粹是教师为了了解个别学生的一些家庭教育情况。
几十年前的家访是什么样的?
自从学校开始组织班集体制教学时,家访就是教师和家长、学生之间交流感情,密切联系共同商讨学生教育的最效果的教育方式。以前教师家访很有耐心和敬业心,教师们家访使用的交通工具多是骑行车和少数摩托车。家长接待到来的教师也很纯朴,就像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有好吃的好喝的都搬出来和家访的教师一一边吃喝,一边聊家常,聊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生活学习情况。这样的家访方式灵活机动,指导教育具体可行、针对性强,家长也比较欢迎教师的到访。
现在很少有教师会主动亲自到学生家里去家访
现在的教师对于家访越来越不积极了。我认为影响教师家访的积极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一,通讯的发展,家访方式改变。 以前通讯没有那么发达,QQ,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还没有大面积普及,教师联系家长的方式十分单一。教师要想跟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只能通过到学生家里去访问,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但是,现在通讯那么发达,每一位班主任都建立了微信家长通知群,有什么情况都可以随时在微信群里沟通交流,根本没必要再去学生家庭教里去音进行家访。
二,教师地位的下降,教师不愿意家访。 以前教师去家访,家长们都是很尊敬教师的,而且家长们都以教师到自己家里来家访为荣,教师到自己家里来家访说明教师很重视自己的孩子,所以家长会十分的开心。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家长十有八九是瞧不起教师的,而且对教师的家访也十分的抵制,有时候不但不配合教师的家访,还寻找各种理由推脱,不接待教师的家访。教师自己也觉得家访没什么意思,最终决定不想再去实地家访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愿意做呢?
三,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的增多,家访困难。 现在留守儿童已经是普遍现象。他们的教育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教师想去家访,也没有人能够接待,甚至很多时候,留守儿童的家长都是不在家的,他们的监护人爷爷奶奶等,就根本不在意他们的孙子孙女们的学习情况,教师他们沟通,也只能是牛头不对马嘴,说不到一块,久而久之,教师也就没有了家访的愿望。
以上就是目前教师所面临的家访的情况。当然有时候,还是要去家访的,毕竟有些学生的教育问题已经到了非家访不可的地步,他们的家长也没有进家长群,教师联系他们很有难度。
真实的家访案例
有位好友为某乡中学教师,他所教的学生是在大石山区的贫困地区,学生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学生的家庭距离学校一般都有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远,大多数学生是寄宿生,他们的教育问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没办法,他的班级里有几位学生经常闹事,所以他不得不翻山越岭到学生家里去家访。有人会说直接打电话通知家长到学校不行吗?不行。因为那里交通很不方便,有时候信号都不通,手机都成了摆设,只能实地家访。
看这位好友的家访事迹,我都感到汗颜了。几十公里的路程都是翻山越岭的,非常的危险,而且耗时间。每去家访一次,都会用去一天的时间,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现在的教师越来越不想家访就是这样了,家访有效还好,如果没有效就是吃力不讨好,甚至还有被狗咬的可能。学校要求班主任每个学期都要对全班同学开展一次家访活动显然是很不符合常理和没有必要的,这只会加重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任何好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