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董卓不过区区五万人马,为何需要十八路诸侯讨伐?
诸侯,太守,也是董卓不过区区五万人马,为何需要十八路诸侯讨伐?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在军事方面,他将汉朝士兵全都变成自己所有,在此时他又想出了其他办法,在没有用兵一人的情况下,就把从前丁原的部下全都归为自己所有。因为他知道吕布跟丁原之间是有矛盾的,所以他策反吕布。
这样他不止得到了丁原的士兵,同时他还拿到了吕布手下的将士,再加上之前他从边境带来的精兵,可见他手下的精兵数量绝不止5万人这么少。
十八路诸侯貌合心离
那么大家为什么要如此齐心将他赶下政治舞台呢?其实这一点跟董卓个人能力有关,他非常沉得住气,同时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很多人对他的成功也是眼红的。
在他真正拥有权力之后,也不再将太多心思放在国家内部,不愿意管那些有的没的东西。因为他知道,将所有人全都聚集起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所以那些想要一致将他赶下政治舞台的人,也不过是一盘散沙而已。
因利益而合,最后也会因利益而散,不得不说他的眼光是非常犀利的。因为那些想取代他的人,虽然表面上是团结一致,但内部关系并不和谐,每个人都想从这场战役中获利。
不要说是打败董卓了,说不定最后连自己都会折进去,正是因为看清楚了这些,才格外沉得住气。所以那些人才异常愤怒,想要群起攻之他,于是便集结十八路诸侯想打败董卓。
总结: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呢?十八路诸侯的实力本身就没有那么强,再加上貌合神离,内部也有许多矛盾,所以最后失败了,而他们的失败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
虽然表面上是一起攻击董卓,但实际上大家都在等着别人先出手,自己坐收渔翁之力,再加上内部人心涣散,自然不会打败董卓。况且就算他们团结一致,真的要攻击董卓,董卓也是不会怕的。
因为就算他的精兵人数真的只有五万人,但每一支队伍都是非常强悍的,要真正打起来也是完全可以占上风的,再说他的精兵人数远不止五万。虽然后期他被逼走,但他也通过自己的实力重新壮大了队伍。
这也是十八路诸侯跟他军队之间的差别,一支队伍要想获得胜利,团结是最重要的,不是嘴巴上说努力便可获胜,所以十八路诸侯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功高莫过于救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开篇就介绍了董卓乱政,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一位国贼,董卓身材魁梧性格暴虐,而且凶残、淫乱和暴政也是众所周知,可以说是人人而诛之。身为一国宰相的他,势力远比皇帝大,所以在治理朝政方面也是胡作非为,使得天下人都想讨伐他,才有了后来十八路诸侯讨伐国贼的故事。
当时国家乱政之后,各路足够都招兵买马,能力纷纷体现了出来,袁术和袁绍分别坐拥扬州六郡、四川九郡,领兵过十万,是当时势力最为强大的诸侯。但是当时董卓只不过拥有区区五万的人马,而袁术拥有17万兵马,袁绍拥有11万兵马,这两人就足以讨伐董卓了,而为何还要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呢?
还得先从董卓身上找答案,虽说董卓是国贼,但其一生成就也非常出色,从最早得西凉刺史做到国相,能力不容小觑。且不说阴险歹毒,他能够得到吕布,华雄,李傕,郭汜,张辽等这样的大将也是民心所向,这五人可以称的上是非常厉害的了。只要有这五人在,想必当时想与之抗衡着实困难。董卓也是凭借这些西北战狼,打遍天下,无人能敌。
董卓常年结交羌人,从而得了一批精锐西凉军,西凉军大多为羌人,擅长骑射,虽说只有五万人马,但是各个骁勇善战。同为西凉军的马腾和韩遂根本不是董卓的对手,几次交战都被董卓打败损失惨重不敢再犯。可想而知董卓的兵力,不在于多而是在于精,虽说董卓乱政,但是对于军队,董卓也是调理的非常好的。
不管是董卓兵力强大,还有一个原因是:群雄并起,各自拥兵自重,很多地方军都是董卓进京的前一年才开始组建的,虽然人多,但训练不佳,不足以抗衡董卓。而且当时如果有一方想挑起战端,很可能会成为被攻打的对象,所以都各自养兵,不敢独自讨伐。所以就来了一个十八路诸侯一同讨伐,也算是名正言顺的讨伐。况且有吕布等大将需要有能人与之抗拒才行,所以广招天下英雄豪杰一同讨伐,胜算才会大一些。
但其实就算这样,董卓未必会输,吕布一人就足以杀敌近千,完全不怕十八路诸侯。只可惜成功之后的董卓,整日坐享荣华富贵,吃喝作乐,忘了如何治理国家,忘了如何亲信重臣,这才导致最后得失败,还被自己养的狼所咬死。当然了,要是没有貂蝉的介入,相信董卓和吕布能够建立全新的国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历史上,董卓进京后,掀起了诸侯割据征伐的东汉末年序幕。而为何只有5万精兵的董卓,却引来18路诸侯的一起讨伐?我认为有如下两个原因最:
维护既得利益,夺取天下民心
汉得天下四百余载,养士无数。汉末,虽然这个硕大的王朝已经奄奄一息,行将就木。可是从黎明百姓到士族贵族都对汉朝有很深的认同感。从后来曹操的谋士荀彧之事就可见一斑。饱食汉禄,但求为汉尽忠。
董仲舒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忠君爱国的思想在汉朝已经打下了烙印。董卓毒杀少帝,改立献帝更是对心向大汉的人士的一种挑战。更不论后来掘汉代各朝皇帝陵墓,暴尸汉武帝的各种行径。
起兵反董则顺应天下民心,更能得到心向大汉的谋臣武将士卒的效忠,顺手将自己麾下的力量和所占城池合法化。大家好我是袁绍,我占据河北,募兵择将并不是不合理的,我起兵只是为了讨伐董卓,营救天子。自古名正才能言顺,既维护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还占据了大义又得到了天下民心,一举可谓夺得!若我是18路诸侯的一员,我也必讨董
上一篇:买了个apple watch4铝合金版,要不要贴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