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玉米如何提高产量?
玉米,品种,高产玉米如何提高产量?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四、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玉米苗期是指从出苗到拔节这一段时间,是营养生长阶段。大致5月15-20日到6月15日-20日,时间为1个月。 可见叶1—9片,展叶0-6片。这一时期田间管理重点是:以全苗壮苗为中心,促下控上育壮苗。
①查田补苗。玉米出苗一周内要逐地块、逐条垄的进行检 查。如少量缺苗时,可就近或邻行借苗,以保证珠数。若出现 缺苗断条,要及早补种,可采取催芽补种或进行移栽。
②有条件的地方,提倡铲前躺一犁。用小铧深松培土,达到松土增温的效果,有利于幼苗早生快发。
③间苗定苗。要按确定的密度进行留苗,机械精量全株距 播种的要一次定苗,去掉双棵,半株距播种的要隔一拿一。缺 苗处保留双苗,以确保亩株数。留苗时要去掉弱苗、小苗、病苗,留壮苗、正苗、大苗,保证留齐、留匀、留足。
④定苗之后要用耘锄耘地,行走时不要太快,出现压面的要及时将苗扶正。 5、6月上中旬耥头遍地,用小铧深耥不培土,垄沟内将 多量的坐底土,为以后的中耕培土创造条件。
2、中期管理
也叫穗期管理,是指从拔节到抽穗阶段,是营养生长和生 殖生长并进阶段。这一时期是田间管理的重点,大致时间是6 月20日到7月25日左右,时间为1个月左右,可见叶9-21 片,展开叶6-20片。这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旺盛、丰产栽培 最关键的时期。
① 中耕除草:通过铲耥,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提高地 温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6月20日左右拔节期前后要用大 锄铲二遍地,及时去除分蘖。7月初玉米小喇叭口期铲三遍地,要细铲,彻底消灭杂草,并注重防治二代粘虫。通常铲地和 耥地相结合,先铲后耥,这样可以把垄沟里没铲掉的草除掉,并能适当上土压草。
耥地分机械作业和畜力作业两种。耥二遍地时要上分土板起小垄,垄沟要留有坐土。耥三遍地时,要拿起大垄,也就是通常说的“卵地”。
② 追肥浇水:为了满足玉米穗期对土壤养分急剧增长的需要,穗期要追两次氮肥,和耥地结合在一起进行。
第一次在拔 节期,节间开始伸长,小穗开始化分,进入了氮素营养临界期, 吸收养分出现一次高峰,时间在6月20日前后,即在铲完二遍地后追一次拔节肥,也叫攻秆肥,一般亩追尿素20公斤左右。
追肥方法有机械追肥和人工追肥两种。为提高化肥利用率,应条施深施。机械追肥结合耥二遍地进行侧条深施,绝不能把肥 撒在地表,以防止流失养分,追完之后要盖土踩实,注意防止化 肥浇苗。
第二次迫肥是在大喇叭口期,时间约在7月中旬。此 期是玉米的水肥临界期,是决定玉米棒大小、粒数多少的关键 时期,要重施攻穗肥,一般亩追尿素30公斤。要酌浇拔节水, 浇水结合耥地追肥进行,切忌过量浇拔节水,以免造成拔节期 间玉米徒长
③ 玉米螟防治:据市植保站总结有效防治措施主要有四项是农业技术措施。
一是农业技术措施。主要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源基数。即在越终代化蛹前,把主要越冬寄主作物的秸秆处理完毕。如 秸秆还田、用作饲料、燃料等,可消灭虫源,减轻一代螟虫为害。
二是物理技术措施。频振式杀虫灯:在村屯四周或者田间间隔100 米安灯一盏,从玉米螟羽化始期开始,开灯一个月。我地区 般在6月5日开灯至7月5日结束。具体开灯时间:每晚8点 半开灯到次日4点闭灯。诱杀玉米螟成虫达到防螟目的。
三是生物技术措施。白僵菌封垛:根据玉米螟越冬后、化蛹前爬出洞外补充水分的特性,将白僵菌均匀施入秸秆垛内 通过菌寄生越冬代幼虫达到减少虫源的目的。封垛时间一般 为5月5日-5月15日。封垛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喷液法, 种喷粉法。一般喷液法用量为每立方米玉米秸秆用含量每克 含孢子量500亿的白僵菌(500亿孢子/克)7克,加水0.5公 斤,每立方米一个点;喷粉法是将每克含孢子量500亿的白僵 菌粉(500亿孢子/克)按每立方米玉米秸秆7克,兑滑石粉0 25公斤的用量混合后,均匀喷在垛内,或将喷粉管插人垛内直至垛面飞出菌粉为止 。
田间释放赤眼蜂:通过蜂寄生玉米螟卵减少田间幼虫,达 到防螟目的。亩放蜂量1.5万头,分2次释放。当越冬代玉米 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时间大约在6月20日-26 日 为第一次放蜂适期,间隔5-7天后放第二次。每亩均匀的放2 点,将撕好的蜂卡用针线缝在距基部113处的玉米背光叶片背 面的中部。
生物药剂灌心叶:BT颗粒剂:亩用量150毫升BT乳剂兑 适量水,然后与1.5—2公斤细河砂混拌均匀,晾干后灌心叶 自僵菌颗粒剂:用每克含500亿孢子的白僵菌粉35克兑细砂 1.5公斤,混拌均匀灌心叶。以上两种生物药剂混拌均匀,随 拌随用。于玉米心叶中期末一末期初撒人玉米心叶内。
四是化学防治方法。毒死蝉·氯菊亩用量350—500克, 具体用量根据亩株数而定。自制颗粒剂:40.7%乐斯本乳油, 0.5公斤药济兑25公斤细砂拌成颗粒,亩用量1公斤灌心叶。 化学药物喷雾防治:用40.7%毒死蜱、吡虫啉、丁硫克百威等高 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以上几项防治措施如能严格按照各自的操作技术规范去 做,均能达到控制或减少玉米螟危害的目的。
④ 化控防治,防倒增粒 由于高产示范田玉米种植密度较大,在自然气候异常的情 况下植株易发生倒伏,所以采用化控防倒措施,可以有效地抑 制玉米大面积倒伏。在玉米6-11片叶时喷洒汤姆·瑞特玉米控精华素或康普6号,以抑制植株营养生长,塑造丰产株型 地,如果田间水肥过大,可连续喷两次。
3、后期管理
从抽穗到成熟为后期,也叫花粒期,是玉米开花散粉和3粒形成的阶段。时间从7月下旬到9月下旬,大约2个月时间,玉米叶片全部展开。这一时期管理的中心任务为受精结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促进子粒饱满增重。
主要措施有根外肥,去雄等。去雄技术能有效削弱顶端优势,减少雄穗对雌的抑制,调整养分的合理分配,降低空秆率。当雄穗露尖时,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切忌带掉功能叶。去雄后,全田只剩一半雄穗。
授粉结束后,将剩余的一半雄穗再去掉,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粒重。
这个时期如果遇到干旱应适时浇水,玉米花粒期及时灌水是防早衰的关键,缺肥的地块酌施攻粒肥,还应加强对二代玉米螟和三代粘虫的防治。(若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70%时,应及时浇水)。
五、适时收获
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达到了生理成熟,这时应适时收获,切忌早收。一般在9月末、10月初收获。机械采收时,要采用和行距相同的收割机采收,机手要拥有责任心,手法娴熟。
总结
玉米在我国种植面积非常大,种植户只有在科学种植技术的指导下才能达到丰产增收。以上便是我得家乡优质黄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我是最帅二亮子,欢迎讨论指导。关注我,带您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知识。记得点赞哦
上一篇:有人说夜晚睡觉,经常会出现4种情况,多半是因为体内有血栓,具体指的是什么症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