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王朝为什么不先征服东北,而先征服江南?
东北地区,秦朝,辽东秦王朝为什么不先征服东北,而先征服江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东北地区是渔猎、游牧、农耕混合型,先征服东北则可断游牧民族右臂。防止游牧民族获得农耕经济形态而发展壮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之所以南征南方,而没去征服东北,其要原因是:
1,南方在气候、物产方面比东北强太多。相比之下古代的东北没多大经济价值。
2,南方部族混杂,地形复杂,没形成统一的概念。如果不及早出手,一旦南方形成高度统一的国家,将会对中原造成巨大麻烦,其危害不见得小于草原部族。
例如统一的越南丶缅甸就让中原王朝头疼不已。倘若长江以南出现了一个异于中原文化的高度统一政权,那就是中原的不幸。
古代中原王朝之所以能屡次消灭南方政权,一是南方政权内部没有高度统一,二是南北是同一文化,南方人不排斥中原王朝,甚至很多南方人支持国家统一。
秦始皇南征为中华统一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功在千秋。倘若我国自古没有长江以南的沃土,后果不堪设想。
3,古代东北人口偏少,而南方人口较多。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全国有二千多万人口,据说有近五百万人口是从南方获得的。而当时匈奴人口也不足百万,东北的人口就更少了。据说清朝统一东北时,当时的清朝人口也只有百万出头而已!
古代帝王开疆拓土,一为物产,二为人口。当时东北在这两方面远不如南方,所以秦始皇没去征服东北。秦始皇非但对东北没兴趣,他对离秦都咸阳不太远的祁连山、陇南也没多大兴趣,也没有去彻底去征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国为什么不先征服东北,而是先征服江南?这个问题笔者以为不够严谨,秦国东出之时是按照韩、赵、魏、楚、燕、齐的顺序展开统一进程的,六国之中称得上江南之地的只有楚国一个。而当时东北是为辽东地区,在燕国之东北,距离秦国最远,实力也弱,自然不可能舍近求远的去先灭东北而不顾后方安全。
秦国自秦惠文王到秦昭襄王时期,为了东出称霸,往北先灭了义渠稳定了北方,往西灭了巴蜀稳定了西部同时获得大粮仓,往南灭了商淤拓展了版图、将秦国和巴蜀连成一片,并打开了进攻楚国的通道,往东夺回了河西战略要地打通了东出根据地,可以说每一步都是出于战略考量的步步为营和稳扎稳打。
到了秦王嬴政上台后,秦国之所以按照韩、赵、魏、楚、燕、齐的顺序开展灭国行动,笔者以为,有策略上的理性选择也有相机而动的偶然因素使然。
首先,策略上的理性选择。
彼时,秦国还是延续了远交近攻、以连横破除合纵的策略,由近及远、先弱后强。为了扫清东出最大的障碍,于是先灭了三晋中最弱小的韩国,然后才是赵魏楚燕齐。灭三晋之后,楚国作为大粮仓同时也是外强中干的国家,自然就成了下一个攻灭对象,也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
其次,相机而动的偶然因素触发。
秦灭韩国后,按道理可以先灭魏,最后再收拾赵国,但当时因赵国发生天灾和内乱,加上长平之战后国力已大不如前,因此秦国选择先灭了东出最大的劲敌,回身再收拾了魏国,自此彻底打开了东出大门,并稳扎稳打建立根据地,且无后顾之忧。随后在攻灭楚国之后,选择先攻燕国而非齐国,有先弱后强的考虑,也有当时发生的燕太子丹一手策划的“秦珂刺秦王”的偶然因素促使。
因此,回到个问题上,笔者认为,从战略角度来讲,秦国东出统一进程按照先三晋后楚然后再灭燕齐顺带征灭辽东的顺序非常理智和可行。正是这样的战略思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有始皇帝东出十年便能攻灭六国,一扫宇内,统一天下。而如果先舍近求远征服东北辽东,那必然处处受到中间国家的掣肘和围困,且粮草和武器难以为继,绝不符合用兵之道。
文中图片来源网上,侵权请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导读:我先说一下关于题目的理解,首先我们的定义是东北应该是广义上的东北也就是现在辽吉黑三省。东北真正进入中原王朝统治范围是在唐朝时期的安东都护府,哪怕是羁縻政策的管理方式。其次东北地区传统的生活方式是渔猎和游牧是没有农耕的,也知道唐朝时期部分移民和渤海政权的建立农耕文明在在东北大地上得以适当的发展。一个王朝如果想征服一块未知的区域一定有两个原因:第一有军事价值;第二有经济利益。接下里我们通过这两个方面对秦王朝不占领东北做一下阐述。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历史上崛起于东北的比较强大的民族基本上就三个:契丹建立的辽政权;女真建立的金政权;满族建立的清王朝。所以说威胁更大的游牧政权来自正北方向的漠北大草原上。
如果说占领东北相当于折断游牧民族的右臂这个观点个人觉得有点伪命题,如果照着这个理由来说直接占领漠北草原更能杜绝游牧民族的崛起?但是这可能吗?古代王朝武力强大的王朝不过汉、唐和明朝,在这三个王朝的时候国力鼎盛但是依然对控制东北有些有心无力。
关于古代东北的经济和军事价值
先看西汉汉武帝时期最牛掰了,在辽东和朝鲜设置乐浪四郡也就到头了。没有再往北,这是为什么呢?也就是说再往北就地广人稀了,没有占领价值。第一没有经济价值,第二军事价值非常鸡肋并且非常难以长时间据守。古代没有(至少秦朝没有)棉衣之类抵御东北严寒的衣物,棉花得到丝绸之路开通的唐代似乎才有记载棉花。移民跟不可能,技术不成熟且没有高产作物在寒冷的大东北屯田?那个时候肯定是一年一熟,其他的粮食消耗都需要中原运粮。可能坚持短时间还可以,如果坚持上百年兼职是不可能。
否则依照汉朝、唐朝君主的高瞻远瞩,怎么可能白白的放弃大东北呢?怎么没见他们放弃西域,西域不但具备丝绸之路的经济价值还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这两点来说东北不具备,再说白点就是投入产出对不上,不上算。
上一篇:桃树新品种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