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范笑歌提出书法中的承势节奏与改势节奏都是什么意思?
书法,节奏,形式范笑歌提出书法中的承势节奏与改势节奏都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书法与绘画中,我们讲“意在笔先”,有人讲书法是一种纯形式艺术,德国音乐学家汉斯力克讲音乐是一种纯形式的艺术,音乐本身是没有感情的,音乐节奏本身也不是感情。但节奏背后必然要受感情、知识、理性的左右。所以,“翰逸神飞”必要“神融笔畅”,神融是关键,孙过庭讲“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不是玄虚的东西,它要求必须有非常大的气度,像弘一法师早年与晚年的书法有很大的不同,绝非简单的形式感的变化问题,而是另外的哲学、思想、情感对他的影响,造成了他书法风格的变化。虽然书法被有些学人称为“形式之艺术”,但书法不能导向“技”的方面。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最典型的表征形式,正因为它是“写意的”中国艺术的最典型的表达,它代表中国艺术的特点,不在于它的线条,而在于它重视情性。
书法不是形式之艺术,而是“表现”之艺术。从这方面来讲,例如黄庭坚的书法就有极高的价值。黄庭坚若没在“苏氏集团”中的悠游,没有他对道禅哲学的领会,他书法风格的独特面貌也不会出现。
书法当观“韵”, 韵不是形式感的问题,还是内在情性的东西。所以“意在笔先”、“书在写意”还是中国艺术的本质,中国书法体现中国艺术的特征也是在这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模式。在音乐中,节奏代表了音乐的“骨骼”,而在书法中,节奏代表了书法的“灵魂”。
范体书法包罗万象、千变万化,这其中的灵魂,就是书法中的节奏。节奏感掌握在书法家的心中,笔画、线条已经与书法家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一收一放都承载着对节奏感的把控。范笑歌提出的承势节奏与改势节奏,是对书法节奏的细化。承势节奏,顾名思义就是身体借用之前的力量来完成接下来的线条,此时身体的节奏与之前相似,力量流畅;改势节奏,即与之前的节奏发生改变,或停顿或力量变弱或力量变强,通过肢体力量的改变完成接下来的线条。无论承势节奏还是改势节奏,都是对书法艺术的创新,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与体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横瘦,竖肥,虚浅,实重,干变万化,随心所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结,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不单纯的是写字,而是字与情相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书者在写字的时后,将自已的思想感情融化在字里行间,产生了书法之神韵。韵是有节奏感的。韵律,韵味,韵势,韵节,韵拍,都是神韵的内在表现形式。一部书法作品有了神韵之氣势,就会显得书法之大美,之自然。自然贯通之势不苛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中对于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都不能偏重一面,比如为了“燥”的效果而简单的使用渴笔或特殊的墨。书法的用笔及形态表现要燥中有润、润中有燥是非常清楚的,看起来干炼秋风的线条、用笔,却又有润泽如春的感觉,方能入妙。概括地从表象、形式的层面谈及燥与润、迟与速、疾与涩的对立统一关系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书法只从这些表象和形式入手,从我们古代书论来讲,必然不是一个最好的路径。因为我们中国艺术的本质,包括书法,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追求,它的节奏感也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节奏感,而是内在心灵的蕴藉,是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中间,一种生命的反应。这种生命的反应跟人的情绪、情感、潜在的理性知识以及对某一问题独特的领会角度有关,其直觉和理性都在起作用,是一种整体的呈现。这样的东西不是在形式的节奏上把握就能达到的,而需要艺术家具有良好的修养、特别的情愫、内在的资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感觉世界,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像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的问题,是人的内在情性的培植与外在的艺术形式如何契合的问题。
在书法与绘画中,我们讲“意在笔先”,有人讲书法是一种纯形式艺术,德国音乐学家汉斯力克讲音乐是一种纯形式的艺术,音乐本身是没有感情的,音乐节奏本身也不是感情。但节奏背后必然要受感情、知识、理性的左右。所以,“翰逸神飞”必要“神融笔畅”,神融是关键,孙过庭讲“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不是玄虚的东西,它要求必须有非常大的气度,像弘一法师早年与晚年的书法有很大的不同,绝非简单的形式感的变化问题,而是另外的哲学、思想、情感对他的影响,造成了他书法风格的变化。虽然书法被有些学人称为“形式之艺术”,但书法不能导向“技”的方面。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最典型的表征形式,正因为它是“写意的”中国艺术的最典型的表达,它代表中国艺术的特点,不在于它的线条,而在于它重视情性。
上一篇:夏天你想起了小时候光膀子下河洗澡戏耍吗?或大家小时候夏天怎么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