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山居秋暝》这首诗是一首写什么的名诗?
诗人,山居,渔舟《山居秋暝》这首诗是一首写什么的名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月映照在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从石上淙淙流过,悦耳动听。
一阵浣女洗衣归来时的喧笑声,从竹林处传来,莲叶轻摇,是上游穿过荷花而下的渔船。
春日的芳菲任凭它消歇逝去,眼前如此美丽的秋景,足以令人驻足久留。
这首诗为王维诗中的山水名篇。全诗将空山雨后的清新秋凉,松间明月的景象,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意境恬静悠远,给人一种清新闲适世外桃源的感受。
整首诗看来,诗中新雨、青松、明月、竹林、浣女、渔舟及荷花等元素,被作者糅合在一起,又似一幅清新美丽的山水画,又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诗中描绘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隐喻,都是诗人理想境界向往的精神元素。
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由此可见,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
这首诗中通过对这种梦幻般田园生活的描写,不仅是他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而且从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厌恶。
王维生来并非礼佛之人,也是凡人一个。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也曾参加科举,希望日后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只是后来,在尔虞我诈的官场明争暗斗中,看透厌恶,逐渐消沉。
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隐居终南山时所写,据说他写的就是自己居住地的境况。
这首诗虽然看似写山水,其实,他在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自己高洁情操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居秋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此诗通过写秋季雨后初晴时如画的山间景色,不仅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中也赋予了诗人的美好愿景:政通人和。
《山居秋暝》的全诗如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的大意是:
空寂的山野雨刚刚停,傍晚时清凉的秋意袭来。明亮的月光撒向松树林,清澈的泉水流淌在山石之上。竹林间传出洗衣归来的姑娘的欢声笑语,莲花丛中一只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早已消散,我也自愿居住在此。
诗意赏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空荡的山,人迹稀少;“新雨后“:刚下过雨。刚下过雨的空山,傍晚时被秋色笼罩。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雨后初霁,天色已晚,月亮升起,明亮的月光照向山中的松树林,清澈的泉水流经山石之上。松树是高尚气节的象征,清泉是纯洁清白的写照。诗人作这首诗时正值隐居期间,这两句诗中诗人以松树和清泉自喻,暗示了不与混浊的官场同流合污,并希望政治清明。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浣女”:洗衣的女子。天色将晚,洗衣的女子归来,竹林间传来她们的笑声;一只渔船顺流而下,水中的荷花随着水波荡漾。这两句诗描画了一幅和谐安谧的日常生活景象。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孙”指诗人自己。任凭春天的花草已经消散,“我”也自愿居住在这里。既然喧闹的人世中无法实现诗人的愿景,诗人便索性隐居在这里,因为这里有诗人所向往的景色和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题:
《山居秋暝》从内容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前言
《山居秋暝》是盛唐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
一、从形式上 看标准五律
五言律诗要注意平仄、押韵、对仗、和黏连四个要素。
这首诗没有一点瑕疵,连拗句都没有使用。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2、4、6、8押【尤】韵。
中间二联对仗也非常工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另外比较难得的是,诗人也非常注意中间二联的句子结构。颔联221,颈联212 。
有一点可以注意的是,前四句的前两个字,都是结构相同的名词:空山、天气、明月、清泉。这种形式被称为四平头。
相连的四句前两个字结构与词类相同,被称为四平头。例如陈师道《和元夜》前六句都犯此病:
笳鼓喧灯市,车舆避火城。彭黄争地胜,汴泗迫人清。
梅柳春犹浅,关山月自明。赋诗随落笔,端复可怜生。
纪晓岚评价说:“前六句皆双字平调,殊为碍格。”
四平头不算巨病,在唐诗中其实挺常见。但是诗歌短小, 讲究腾挪变化,因此还是注意一下好。
二、从内容上看《山居秋暝》
这首五律是标准的山水田园诗。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破题,空山新雨后,写出了山居;天气晚来秋,点明了秋暝。
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颔联两句接着写了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应首句的山和雨。而且这两句还写出了“空“字。
颔联诗一幅画,写的是视觉。
3、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从空到有,从静转动。可见王维的山居处,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地。
颈联有听觉”竹喧、莲动“,归浣女和下渔舟,是视觉?听觉?还是诗人的一种猜测?任读者联想。
山中已晚,浣女归来可解。不知道晚上谁下渔舟,渔翁要趁着夜色好去夜钓吗?真是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处反用淮南小山在《楚辞》中的典故: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你说不可留,但是我这里有如此绝佳美景,当然是可以留下的。
上一篇:医生:尿毒症不是悄无声息,身体出现3种迹象,及时就医,莫拖延,指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