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梁地产被中国新闻周刊深度撰文发问:怎么了,这件事你怎么看?
问题,建安,质量中梁地产被中国新闻周刊深度撰文发问:怎么了,这件事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梁地产被中国新闻周刊深度撰文发问:怎么了,这件事你怎么看?
问题补充: 刚刚上市的中梁,却一直被负面维权缠身,中国新闻周刊深度撰文,发问中梁地产,怎么了?https://m.zjbyte.com/sbfp/finance/article?groupId=6720162877644210700&itemId=6720162877644210700×tamp=1564716456&article_category=stock&req_id=20190802112736010152025137671214E&group_id=672016287764421070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梁和祥生被称为“小碧桂园”,主要是因为他们着重于三四线城市,根扎得深,扩张迅速,拿地凶猛,高周转,但对质量把控有所欠缺。
身处北上广深的同行对这种打法自然是很不屑的,觉得他们是赌对了16年以来棚改的利好,抗风险能力不强,宣传太接地气以至于有点“土”,建安成本控制得好也意味着房屋质量很一般,工程节点和销售比较野,时常有违规的行为。类似于苹果华为对vivo,OPPO的看法吧。
真要说不好的点,个人听说和感觉有这么几点:
1、团队扩张过快,组织架构和管理跟不上,导致内部贪污比较严重。中粱请了原公安检察的人来管这一块了,抓了挺多人进去。其他公司也有这样的事,不过不如中粱严重;
2、工程违规较多,中粱因此受到的处罚还不少。比如有的地方要求施工到一定高度才能领预售证,中粱会盖假房子(只有墙)的表面工程通过检验,然后开盘后重新把房子盖一遍。苏北一些地方地质条件不太好,地基处理难度大,中粱有过地基处理不到位而坍塌的事情。去年碧桂园工程出事比较多,中粱那时候也很紧张因为很容易被联想到。
3、工程质量一般。万科金地绿城这些公司都希望在一个地方深耕,所以比较注重自己产品形象和质量,根据不同产品线住宅的建安成本在3500-5000左右。中粱快进快出,机会型投资,在很多地方考虑的是收割一把就走,而且因为地价和售价都不高,所以很多项目建安会控制在2000-3000的水平。质量差点所以行业风评也会差一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梁的故事就是十岁的孩子与成年运动员拼短跑的爆发力与长跑的耐力。中梁赌赢了,但后续三四线楼市降温,他如何带病长跑,这是个大问题。
中梁地产是2018年的明星企业,销售复合增长率100%以上,2018年中国地产二十强,2019年逆势上市,快速增长带来的就是消化不良,主要体现在:
1.三四线土地为王:频繁拿地,土储继续快速增长,但70%布局在三四线。
2.资金杠杆超高:融资无所不用其极,中梁融资成本比其他企业贵30%左右,资产负债率高达1790%。
3.求快没求稳:快速开发高周转,456模式给予项目公司巅峰压迫,带来得结果就是质量不合格。
4.组织能力良莠不齐:组织快速扩展,给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带来的问题也是质量问题与管理问题。
5.产品体系没有完全固化:給苦熬周转得战略带来一定混乱。
6.净利润率失控:楼市发热时,但其利润率2016年为亏损2.57亿,,2017、2018年利润仅为3.56%及8.36%,注定会危机四伏。
当一个企业在狂奔的路上,而且他还不能停止,必须继续加速。就类似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让其与成年人进行短跑与长跑同步进行,其出现的必然非常朵,比如工程质量问题,比如利润低问题,比如融资难问题,比如贪污问题,比如管理混乱问题。
随着中梁的上市,只要老板善于调理,适当降速,组织与文化加强,他们出现的这些问题都是小问题。中梁最大的问题是:重仓三四线的市场即将降温,他如何带病继续奔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买了中梁的楼盘明年交房,希望不会有问题。台州的一个中梁楼盘在维权,漏水,地下车库进水,墙面发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名芜湖中梁业主,真的是太垃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梁股票破发 那个惨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注重品牌形象维护,让传媒了无生趣;一味追求内省追查,让内部胆战心惊。中梁以为可以像乌龟一样躲着前行,是何其荒缪的营销理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