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妙玉孤高自许,戏份不多,曹雪芹把她安插进来有什么意义?
妙玉,林黛玉,刘姥姥妙玉孤高自许,戏份不多,曹雪芹把她安插进来有什么意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妙玉作为一个与“四大家族”既没血缘关系又没又婚姻关系的女子,她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第六,可见她在曹雪芹眼中的特殊地位。
妙玉真实姓名不得而知,她出身苏州一读书侍宦之家。妙玉自小多病,家里为她买了许多替身代她修行都不中用,她只好亲自入空门带发修行。因此可以说她是被迫出家的,妙玉虽然遁入空门修练多年,但仍然是六根未净,她自称“槛外人”其实细察妙玉为人,并没有彻底超凡脱俗,反倒是有时流露出一些带有个性色彩的世俗之情来,出家虽然喜静,但却是十分随和的,而妙玉性格孤僻,极不和群,简直出了名。“黛玉知她天生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玉走了出来。”(四十一回)宝玉说:“她为人孤僻,不和时宜,万人不入她目。”(六十三回)曾和妙玉做过十年邻居的邢岫烟说她出家前就已是这种性格,“她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连脾气极好的李纨都公开声称:“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
大家不愿亲近妙玉,并不是大家都俗,妙玉的这个孤高背后,实际上是对大家的防备,自己本来是仕宦之家,现在作为女尼,身份已不能和那些人相比,多少也有些自卑,所以她的孤高是一种故示孤高。
如果说宝玉对黛玉还有一种俗情的话,那么他对妙玉有都不敢有这种感情,此情即使偶一闪念,他也认为是罪过,他对妙玉有的只是一种敬重之情,这样看来,宝玉对妙玉的疏远,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正值青春芳龄的妙玉,没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在庵中伴青灯古佛,心中孤苦可想而知。
妙玉是曹雪芹笔下精心塑造的悲剧形象之一,她才情高雅,孤寂高傲,一生傲岸,可命运最为悲惨,她的悲剧寄托了作者对不合理的封建社会的一腔愤懑。金陵十二钗里其他的女性虽然都有悲剧性的命运,但是比起她们,在妙玉身上更能看到美是怎样被催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妙玉是在《红楼十二曲》排第六原著写道:“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直译:想着不染一点尘埃,口中说一切为空心中未必不思恋尘世。可怜至高至贵的晶莹品质,最终还是落入污洉的世俗中。
品质好像兰花一样坚贞,才华好像仙人一样飘逸。天生下来的孤癖性格世间都罕见。你说是,吃的肉腥臭,喝的饭有臊味,看到那锦缕玉衣那么讨厌。却不知道,才华太高了容易使人嫉妒,过于洁身自好会招人人都会讨厌。可叹啊,天天守着青灯古佛人也会很快地老去;白白地辜负了,白雪红梅朱楼姣娃,连春天的岁月也失去了。到最后啊!依然是身陷囹圄污淖地,违背了自己的心愿。好像品质晶莹的白玉遭到污染,陷入泥沼之中。又何必使,高贵的人叹息,没有缘份呢?
曹雪芹历来善用他人故事,抒发自已情怀。
从故事来说,妙玉是一个大家闺秀,才华客貌了得,至尊至爱至洁,又孤高自许,鲜与人来往,但毕竟是青春年华,那个女儿不怀春?她心中暗恋着贾宝玉,可惜一场风雨来临,贾府遭难后,她难逃逻网,还是嫁给了行将灭亡的冢中枯骨,最终没有了下场。
在第四十一回刘姥姥用她的成窑杯喝了一杯茶,她便弃之不用,她招待一宝一玉一钗用一种杯和茶,她招待贾母又用一种杯和茶,在四十九回,她把自已心爱的红梅给贾宝玉,在六十三回,她又用“槛外人”身份表明自已的假清高。最终的结局竟是脂批中的“他日瓜州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各示劝惩,岂不哀哉”的悲惨人生。
在第六十三回有一大段文字介绍了她的来历,曹雪芹开篇告诉大家,不合情理之处,必有隐瞒。
一日邢岫烟访妙玉,路遇贾宝玉两人有一段对话,点破了妙玉身份,这妙玉实是清流的一种,而且是一个半隐半世的世外僧人,只因不合时宜,寄居在贾府,好似一个专门给当官的出主意的师爷,最终还是着了别人的道,与赃官同流合污了,白白地落了一身臊,遭人啮笑。
如不合情理之处是:“他为人孤僻,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的目……”一个世家小姐,那来的不合时宜?“他在蟠香寺修炼,我(邢岫烟)家原寒素,赁房居住,就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这邢岫烟好比刑由延)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竞投这里来,(一个世宦小姐,即使出家,哪里还会去结交权贵?不合时宜,权势不容,更无从谈起,除非是清流文人才有此情景。)。”曹雪芹对其也是颇有微词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假清高。
这是借妙玉身份嘲笑当时的所谓清流,名为清高,实则粃糠。
总之妙玉是曹雪芹着意打造的一个假清高封建文人的形像。
大家和我读不一样的《红楼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许受明代诗人高适咏梅诗句之影响,给读者加点佐料并以想象的空间吧?现凭记忆抄录如下:芳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底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台。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上一篇:黑枸杞能与汽水搭配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