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什么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
康熙,皇帝,察哈尔《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什么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也正是因为如此,康熙将为周培公守夜的守夜的消息告诉了群臣,实际上,这就是康熙对于朝臣的检讨,是对于天下人的道歉,也是在自己内心深处反省自己没有能够正确对待周培公以及像周培公一样忠心可鉴的汉臣,同时也是告诫自己这样的错误而导致的像周培公这样的悲剧,不能再次发生了。
所以在这之后,康熙对待汉臣乃至对待所有朝臣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待姚启圣、李光地、施琅以及陈廷敬、张廷玉等,都与之前是截然不同的,而这也算是周培公的另一项功劳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题目一看就知道是电视剧里的情节,因为康熙为周培公守夜这件事情在史籍上并没有记载,不仅这件事没有记载,就连周培公本人在《清史稿》中也没有专门的传记,有关周培公的记载还是在图海的传记中提到,因此在周培公病逝时康熙是否为其守夜还有待商榷。
周培公是在1701年病逝,也就是康熙四十年,如果康熙有为其守夜的话,那么作为记录古代帝王言行的《起居注》中定有记载,不过不知是何原因我所找到的《康熙起居注》中,从康熙二十九年到康熙四十九年却是一片空白,也许是因为在流传的过程中轶失,也许是没有记载,还有可能是我找的资料并不全面,在此我们就不详细讨论。
既然是问电视剧中的情节,那就结合电视剧来回答。周培公病逝时,康熙为其守夜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周培公有功于社稷!周培公完全可以称的上是康熙身边的第一谋臣,先是亲自率军平定了察哈尔,之后又在三藩之乱中劝降了王辅臣。三藩之乱中,王辅臣是一个大的变数,在耿精忠,王辅臣叛乱之后,吴三桂曾试图打通与他们之间的联络,从而形成一个对清军的包围圈。如此以来,清军的形式就会变得岌岌可危起来,康熙看出了吴三桂的意图,于是派遣黄锡衮与周培公一道调遣大军,阻击吴三桂,并围剿耿精忠和王辅臣的叛军。这三路叛军之中,只有王辅臣的叛军对朝廷造成了直接的威胁,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王辅臣的威胁。
周培公经过分析得出王辅臣之所以发动叛乱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是完全有可能被劝降的,恰巧这时王辅臣的两个谋臣是周培公的同乡,他们也曾多次劝王辅臣投降,王辅臣对此摇摆不定。周培公从他的同乡得知了这个情况后,就亲自前去劝降了王辅臣,因此为大清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
但也正因为如此,周培公受到了满族大臣的妒忌,说周培公是个汉臣,本来就手握重兵,现在更是如虎添翼,康熙也在一番的利弊权衡之后,最终把周培公调到了盛京做个提督,看似重用,实为监督!后来十几年的时间康熙都没再理过周培公,知道一次康熙经过准葛尔的时候,才去看望一了一下周培公,而此时周培公已经卧病在床,康熙承诺等周培公康复后就再次重用他,但周培公知道自己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就送给了康熙一件礼物,这正是周培公历经十一年,查遍古籍,呕心沥血绘制出的大清图!正因为如此,康熙才觉得亏欠周培公良多,因此在听闻周培公病逝时,亲自为其守夜。
除了觉得亏欠周培公外,康熙为其守夜还是为了安抚告臣,当时为了安抚满族大臣而不得已冷落的周培公,但是这样一来,汉臣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中肯定有想法,这次为周培公守夜也正是为了告诉那些汉臣,康熙并没有忘了他们,依旧对他们很是看重!
这是电视剧里的周培公,历史上真正的周培公虽然没有平定察哈尔,也没有绘制大清图,甚至没有当过盛京将军,但劝降王辅臣却是实实在在的功绩,也是个真正令人佩服的人。
我是篱上青,欢迎吐槽,评论,点赞,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言以蔽之,康熙为周培公守夜是一场恰到好处的政治表演。
或许有人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周培公临死之前还向康熙举荐贤臣,并献出大清全舆图,康熙拳拳爱才之心无以言表,于是就为周培公守夜。然而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显然不是,究其原因还得从周培公的功绩说起,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周培公其人。
据《清史稿》记载,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最初只是一个小县官,进京当差,官至内阁供奉。在三藩之乱期间担任平叛大将军图海的幕僚,他自荐去劝降王辅臣,最终劝降成功,名声鹊起。受赏之后在山东任职,任职期间与同僚不和,辞官回乡。噶尔丹叛乱时呈平叛奏折,受到康熙重视,受封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最后死于任上。
从正史上来看,周培公并没有什么值得康熙为他守夜的丰功伟绩,甚至并没有提到康熙曾经为他守过夜,然而,在作家二月河的小说中以及改编的电视剧中,周培公却是另外一番面貌。
在《康熙王朝》电视剧中,周培公是一个有着卓越军事才华的人:
首先,他曾平定察哈尔部叛乱,大败察哈尔,其次,他制定了平定三藩的策略,将吴三桂限制在长江以南,从而将他与陕甘的耿精忠和王辅臣分开,以便各个击破。他劝降王辅臣,击败吴三桂,完成了平定三番的壮举,可惜的是,在大败吴三桂之后,他被康熙皇帝调回盛京(沈阳),担任盛京将军长达十一年之久。
另外,在他临终时,举荐姚启圣,姚后来击退郑经,在收复台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献出自己用十年时间绘制的大清全舆图,令康熙极为震撼。
可见,影视剧中的周培公加入了很多修饰与艺术处理,而这些艺术处理的目的正是为了从侧面塑造和衬托主角康熙的形象,这就和接下来要讲的康熙为什么为周培公守夜联系起来了。
二、为何守夜? 政治表演。
(一)表象:雪藏人才,愧疚难当。
在影视剧中,康熙去看望周培公是由于要处理台湾问题,朝臣都无能为力,于是康熙就去找周培公问策。然而,当康熙看到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周培公时,忍不住痛哭流涕,康熙得知周培公已经卧病一年,更是羞愧难当。
在这时,君臣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了,康熙直言自己在他大败吴三桂时将他调回确实是怕他权势太重,为了照顾朝廷大臣的利益,只能将他调回盛京,盛京是满人的地盘,以便监视他。然而,周培公又何尝不知道皇帝的意思呢?他却并没有怨恨,而是在临终前举荐姚启圣,并献上大清全舆图以表忠心。
上一篇:天海球迷称张诚被刘洋扇耳光要求道歉,被刘洋脏话回怼,你如何看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