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喜欢旅游的人们到底什么心态,单纯的喜欢旅游吗?
的人,旅游,都是喜欢旅游的人们到底什么心态,单纯的喜欢旅游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喜欢旅游的人们到底什么心态,单纯的喜欢旅游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这个话题,我深有体会。试以拙文《当一名真正的行者》作为回答一一
作为生命个体,我们每个人自出生到成长乃至老去,一辈子都离不开行走。
行走的脚步,时缓时急。我们想去哪儿? 我们要干什么? 回答其实很简单:想了解社会、了解世界,要生存、要好好地活着。
婴儿行走需要呵护,学童行走需要帮助,青年人行走需要引导,成年人行走..... 他们需要什么? 问题多多,答案似乎也是多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少数学究坐冷扳凳的考量。
我们大多数俗世男女,虽注定须"行万里路",但为养家糊口奔忙,却无暇也未必要"读万卷书"。然见识呢本领呢学养修为呢-----我们靠什么获得?
所谓见识,是讲你为生存发展而浪迹尘世之个体生命体验。
所谓经验,是说你为柴米油盐而劳碌不堪之生活阅历积累。
老实讲,我们绝大多数人活着,都是因了衣食住行四个字。只不过,都在为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为曾经的夙愿抑或期冀而努力。累了,烦了,或者高兴了,才想着偶尔外出:结伴外出,或者独行。
这样的出行是一种"排遣",是一次"试验",是一种"放下"。
真正意义上的行走,是做有目标的"寻找",是在有节制的身心"放牧"。
读山品水,读的应是自然山水,品的应是人文江河,将身心沐浴于这样的山水之间,何其幸也!
游街逛庙,游则游来城亘历史,逛却逛出庙堂烟云,把情怀寄托于如此的街道庙宇,何其悠哉!
做观世俗的看客,行走也就是一景一物一饭而已。
做有思想的行者,行走便充满激情而有滋有味了。
一一你说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同的人去旅游的心态各有不同,但是总结来看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需要找点时间,找点空间,放下工作,出去转转。有时间、经济条件又好的,可以选择出国旅游度假;时间、金钱不富余的,找个近边的地方溜达下。于是乎前一段生活的紧张和压力得到了释放,回来后又可以满血投入工作了,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我身边就有好多这样的人,工作的时候不要命,可是到休假的时候,骑行的骑行,自驾的自驾,还有越来越多的开始选择户外,走野线,不是贪图便宜,为了冒险求刺激,为的是登登山,玩玩水,放松一下心情。
第二、寄情山水,寻找乐趣。有的人爱写写画画,爱拍摄美景。利用假日旅游,将自己的游玩体验写成文字,画成美图,拍成照片,分享给更多的人。古代诗人大家这方面例子不胜枚举,就是今天也有好多爱好者乐此不疲的。有的甚至做大了,写出作品集,举办了作品展。当然这好像只是少量在这方面有才华的人做的。其实只有用心,每个人都可以简单记录下自己的旅游经历,这样获得的旅游乐趣其实远大于只是看看而已。
第三、游学天下,丰富人生。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在旅游中可以获取很多书本上不能得到知识,长了很多见识。现在中学生研学的越来越多,研学的方向也不同,有为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多选择红色旅游景点,抗日纪念馆了,革命圣地了,伟人故里了;有为了获取广泛知识的,一般是博物馆或者科技馆等;还有为了专门了解某方面知识的,比如地质构造,岩石特点,可以到地质变化比较大山水景观。
另外,还有专门的课本游,对着课本上提到人文自然景观一个一个去参观体悟。我身边就有一位当老师的,每次放了假,就按照自己提前规划的课本游路线去参观。几年来,已经游过了岳阳楼、黄鹤楼、百草园、三味书屋、橘子洲等,今年准备去杜甫草堂、剑门关等地参观,一边温习课本,一边欣赏美景,也未尝不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凡行路之人都有履相随,走什么样的路,看什么样的风景,大概就是什么的心态。简单来说,我认为旅行的心态大概分如下几种。
一、情感寄托
比如,李白,当年深得皇帝喜爱便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随着官场事事不称心便扬长而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此寄情山水。这也就有了诗词海洋一道道永恒的风景。譬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如今英雄不在,物是人非。唯有身临其境,才能体悟当年周瑜睥睨天下,纵横万里的英雄气概。
二、探索未知
李时珍行走天下名山大川,尝尽百草,方著《本草纲目》;徐霞客游四海,便有《徐霞客游记》之国之重器;郑和七下西洋,既传播东方文化,又吐故纳新,推动时代进步。再看文艺复兴时期,英法西葡,探秘海洋,收获富足。
三、情感升华
情感寄托一般是寄情于物,情感升华便是寄情于人。毕业校友旅行,未来不期,但愿友情天长地久,江湖莫忘;来一场美妙的蜜月旅行,让夫妻一生甜甜蜜蜜,更加相爱;抑或与父母家人游山玩水,让其晚年幸福,孩儿尝尽世间滋味,增添童趣。
总之,旅行的初衷主要还是知识,情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翅膀更高的山。无论生活百般滋味,总需微笑面对,愿看到文章的朋友生活多一点如意!
上一篇:亲戚的孩子争抢玩具,是大的让着小的还是听取孩子意见?小的1岁多,大的三四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