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温多雨天气,如何做好柑橘脂点黄斑病的防治工作?
黄斑,柑橘,叶片高温多雨天气,如何做好柑橘脂点黄斑病的防治工作?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喷施锌镁氨基酸型叶面肥+代森锰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温多雨,谨防脂点黄斑病
脂点黄斑病属于柑橘的常见病害,近年发生较重,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在叶片上产生大量病斑,阻碍光合作用,使树势衰弱严重时造成落叶,果实则形成黄斑,影响果实商品性。
脂点黄斑叶片正面
脂点黄斑病识别:先看叶背面
脂点黄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危害果实。叶片上症状主要有脂点黄斑型和褐色小圆型,两者常混合发生
流行发病特点
1、3~4月:春季气温回升,清明前后多雨天气是病菌的第1个侵染高峰期(春梢)。
2、5~6月:温暖多雨,是病菌的第2个侵染高峰期(夏梢),春梢发病高峰期。
3、6~7月:是入侵幼果的重要时期。
4、8~10月:是病菌的第3个侵染高峰期(秋梢),夏梢发病高峰期。
发病原因
① 脂点黄斑病的发生与降雨量关系密切,降雨量越多则病情增长率就越高。持续降雨、洪涝灾害等天气状况发生时,发病严重。
② 果树受冻害、日灼、机械损伤、虫伤等造成伤口可为本病发生流行创造条件。
③ 历年发病重,冬季清园不到位,果园失管,树冠郁蔽,树势弱、偏施氮肥的果园该病发生严重。
脂点黄斑病的危害
1、病菌从叶片气孔侵入,导致叶片黄化,影响光合作用;
2、病害发生后期,从9月开始造成大量落叶,衰弱树势,严重时导致大量落果;
3、传播速度较快,在湿热环境下,单根枝梢发现病斑后若不及时处理,15天后将全树新梢染病。
脂点黄斑病防治方案
1、农业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剪除严重发病枝条,疏通郁闭部位,使果园通透性良好,扫除地上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
2、化学防治
结果树在谢花2/3时、未结果树在春梢叶片展开后,喷布第一次药剂,隔20天后喷第二次药,30天后再喷药1次,共2~3次。
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也可在梅雨之前2~ 3天喷第一次药剂, 隔1个月左右再喷一次多菌灵和百菌清混合剂(按6 : 4的比例混配) 600 ~800倍液,亦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3.8%可杀得干悬浮剂900~1000倍液或20%克菌(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脂点黄斑病是柑橘上的一类重要的真菌性病害。
由于之前发生量不大,早期曾被误诊为营养缺陷、生理性光害或是螨害等,直到上世纪50年代其病原菌才得以鉴定。
近些年,该病在各柑橘产区发生较重,特别在管理粗放、树势弱的大龄果园很是常见,一旦爆发,落叶迅速,树势和产量也双双受到影响。
最近温度逐渐攀升,而今年雨水又偏多,预计脂点黄斑病发生会偏重,应积极做好防控。
脂点黄斑病对柑橘的危害
该病主要危害柑橘的叶片和果实。在田间受害叶片可表现出脂点黄斑型、褐色小圆星型及混合型三种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该病基本在成熟叶片上显症,这可能与其潜伏性有关。
①脂点黄斑型
这类多见于春梢,初期叶背上有退绿的小点,后扩展成浅黄色斑块,所对应的叶正面失绿透明状。
随着病情加重,叶背病斑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可转为黑褐色,形似疱疹。
②褐色小圆星型
这类是柑橘秋梢叶片被侵染后的表现症状,叶背上会出现大量赤褐色边缘隆起的斑点,病斑中部灰白色略凹陷。
③混合型
在一张叶上同时存在脂点黄斑型、褐色小圆星型两种症状,这类一般在夏梢上发生较多。
该病侵染果实后,初期有黄白色的花斑,有些呈疱疹状的凸起,向阳面病症明显,但一般不会深入发展,仅危害果皮,对果实外观品质影响较大。
脂点黄斑病的发生特点
①病原菌喜高温高湿的环境,最适温度为20~25℃,田间湿度大时有利于其发生。
②清明前后发生初侵染,立夏后是春梢的发病高峰,幼果亦会在接下来的1月受到侵害,8~10月是全年发病高峰,发病严重的园子会秋冬大量落叶。
③历年发病重,冬季清园不到位,果园失管,树冠郁蔽,树势弱也容易引发此病。
④柑橘树受冻害、日灼、机械损伤、虫伤等造成伤口可为该病发生流行创造条件。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同翅目害虫所分泌的蜜露可为脂点黄斑病病原菌丝提供营养,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脂点黄斑病的综合防控
农业防治:搞好冬季清园,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原基数;加强栽培技术管理,通过增施有机肥、生长期淋喷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合理负载等增强树势;注意防治蚜虫、介壳虫、木虱等同翅目害虫,减少二次传播;加强排水工作,清除果园积水,改善土壤通透性,破坏病源滋生条件。
药剂防治:每批新梢展叶后选择内吸性较强或成膜性较好的药剂进行预防,如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等。已经发病的可用代森锰锌配伍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等,保护加治疗。
上一篇:未来中小银行是否会出现缩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