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有效的应对猪应激与咬尾巴?
猪舍,猪场,尾巴如何有效的应对猪应激与咬尾巴?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猪转群前可以在猪舍内挂一些铁链让猪自行玩耍,减少猪打架和咬尾巴,缓解咬伤对猪群伤害。一旦出现咬伤猪只可以使用抗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使用紫药水喷洒在猪尾巴上,连续使用一星期能够有效解决尾巴咬伤。
猪群应激过大,主要原因还是转群、注射疫苗或者药物、天气变化等引起,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尤为关键。
转群主要是母猪转群、断奶猪转群两种居多,我们在转群应该在下午或者晚上,此时时间最佳,不会出现猪只打架,造成猪群应激过大,此时马上进去晚上猪群休息有很好帮助。
当天晚上应该在水里加入适量电解多维,增强免疫力,避免引起过大应激,当晚不宜饲喂饲料,干净卫生水源必须保持充足,减少应激发生。
天气变化等很多因素不确定,应当每日观察天气变化,随时开窗通风换气,降温、保温等工作,必要时可以在猪群饲料或者水中添加适量电解多维,预防猪群应激多大造成猪场损失。
猪场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做好每个环节工作,提高猪场生产效益,减少猪场风险,增加猪场收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让问题降到最低化。
以上是小洋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来交流和学习,你也可以关注@天府农人刘洋 我每天会更新养殖技术信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我养猪体会,密度过大,体内有寄生虫,受惊吓,猪只烦躁不安,营养不全。要适当喂些青饲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营养不平衡。为猪提供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尤其是某些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钙、铁、镁、铜、钠等矿物质元素的缺乏,造成猪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引起发病。
二、生长环境差猪舍通风不良,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舍内光线过强;舍内过冷或过热;舍内湿度过大;圈舍空间小,饲养密度大;饲槽数量少,饮水不足;这些都可引发猪咬尾症的发生。
三、受到惊吓抓猪或乱串圈,使猪受到惊吓,也可导致此病的发生。
四、组群不合适同一圈舍内猪差异过大,猪以强凌弱,尤其是刚刚组群时,猪为争夺群内位次而发生咬斗,又没有及时制止。这多发生在猪群比较大,猪只较多的规模养殖场。
五、患病猪患体外寄生虫病,也有可能引起皮肤刺激而烦躁不安。有的猪只皮肤痰痒,磨擦圈栏四壁以解痒,严重时出现外伤出血,引发其它猪啃咬;有的猪只某些部位出现过量的油性渗出物,从而对其它猪产生吸引作用,引起咬尾现象的发生。
防治措施
引起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所以防治时要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
一、提供均衡营养配制全价料,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为猪提供足够的水料槽,给水量要充足;【食盐用量要充足,】一般控制在占日粮的0.35%;除饲喂全价料外,应给猪提供适量的粗纤维。
二、提供良好环境舍内通风要良好,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合理的饲养密度,应以不拥挤,保证正常采食、饮水、休息为宜。每1头猪有适宜的占地而积:肥猪0.8-1.0平方米/头,中猪0.6-0.7平方米/头,仔猪0.3-0.5平方米/头;应尽可能地根据体重大小分群饲养,使同一圈舍内猪只个体差异不大;注意天气变化,调整舍内环境及舍内小气候,保证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仔猪及肥猪舍温度控制在25-29度左右,湿度控制在75%-80%.
三、定期驱虫一般育肥猪,肥育期内驱虫2次,采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
四、【对症治疗及时排出攻击力强具有啃咬行为的猪,将其单独饲养,】注射一定剂量的镇静药物;被咬伤猪应隔离治疗,可用安痛定、青霉素进行肌注,局部用红霉素软膏涂擦;还可用酒精,用喷雾器喷到猪全身,每天3-5次,一般2天可控制猪咬尾。
五、早期断尾在仔猪生下当天,进行断尾,方法是离尾根大约1厘米处,用钝口钳将尾剪掉,并涂上碘酊。
1:尾巴上涂鱼石脂 、
2:尾巴上抹红霉素软膏、
3:减少卷内的猪的数量,或者就是饮食突然改变也会引起咬尾现象,可以在尾部涂些鱼石脂来阻止咬尾。
4:分开各个猪的视线,吊铁链或给朔料瓶给它们玩。
5:
在猪活动的时间,在地面撒颗粒盐,(控制数量预防中毒)坚持数日即愈。
希望这些可以帮到你、每天开心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激这种情况就需要打一针地米肾上腺素,尾巴上涂鱼石脂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仔猪出生后断尾,没有断尾的话要降低饲养密度,可以在猪拦内上空悬挂一个铁链,或者是在地面上放置小车轮胎,供猪玩耍,分散猪的注意力,可有效降低猪咬尾巴,掐架这一现象,本人就是养猪的,这几种方法,亲测有效,也是广大养殖户采取的最多的几种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