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个观点是否现实?
孤独,庸俗,的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个观点是否现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个观点是否现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孤独与庸俗并不是生活的两个对立面。
孤独有时使人清醒,在一个人的沉思中获得人生境界的升华,而后对于未来的生活更有方向感。
全身心投入现实生活之中,融入社会,是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融入社会实践并不是庸俗,而是对真实世界的接纳与理解,唯有如此,人生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常说:静坐常思己过。
故,适当地孤独是对心灵的一次梳理,然后奋力拼搏,创造美好明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雅俗间的区别,跟先秦的 “君子”“小人”之别关系甚为密切。
君子与小人,是就人的品性进行划分,而雅俗的区别则注重点在人的情趣上。
孔子骂人,就径呼之为“小人”,还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名言。
最古老的君子的含义,主要指受过教育且有良好品德的人,而一般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而也跟那些无德之人被并称为“小人”,这样的划分方式,带有儒学伦理文化的色彩,但对后世中国的文化心理影响至为深远。
重雅轻俗,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而人的情趣,其实并无高下之分。
尚且,大俗即大雅,大雅即大俗。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的情趣也在转变。
孤独就是高雅的吗?
世俗的大众的,就是庸俗的吗?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这般洒脱与逍遥,恐怕只是存在于理想中。
现实生活要求我们必须要入世。房子车子票子的需求摆在面前,不可能不让人沾染铜臭。但凡人的现实需求就低俗了吗?诗人再高雅也是要吃饭的。
一切的精神都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有了面包,再谈写诗吧。否则,脑子里写出来的,会不会是通篇的“饿”字呢?
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也是建立在庸俗之上的。还在为了生存的人,是不会谈孤独的,每天都被各种工作充斥的日子,想不到孤独二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两个极端,但很多人却踏不进去任意一个极端,很多人都只是介于他们之间,亦是孤独,亦是庸俗。关于这两个极端,那就要看你自己对他们的定位是什么了,你以为孤独,但世界却处处围绕着庸俗。你自以为庸俗,可处处庸俗的背后,剩下的仅仅只会是一个人的孤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孤独是精神的另类选择。
孤独有好几种:形单影只、孑然一身,无亲可陪、无友可伴,形式上的孤独;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天下无人可识,是孤独;勘破红尘、悟透乾坤,众人皆醉我独醒,亦是孤独⋯⋯
庸俗是身体坠入了红尘。
迷恋权力、贪图美色,放浪形骸、物欲横流,混迹于红尘中,游戏人间,乐享声色权马。
你庸俗你的庸俗,我孤独我的孤独。
两者何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在无奈的时候,孤独和庸俗都正确和现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喜欢说这话,因为这话似乎有它内在的逻辑,庸俗人多,优秀人少,和群人多,孤独人少,所以优秀和孤独好像有某种联系,问题是逻辑没有好像一说,优秀和孤独找不到明显的因果关系,所以这是两回事,孤独的人也许优秀,也许不优秀,但孤独本身多半是性格缺陷,当然,这里还要提到一个常见的误解:不理我的人,或不理我们的人就是孤独的人,而这个孤独的人可能很优秀,这等于把我或我们当成全世界,而且是一个平庸的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现实。孤独不一定庸俗,庸俗也不一定孤独。我认为与两者均相关的,是信仰,有信仰的人,甘愿孤独,享受孤独,甚至追求孤独,因为孤独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锤炼,追着信仰走,就可以不为红尘所累,不为喧嚣所惑,在孤独中享受一种内心的宁静和美好,并悄悄积蓄着厚积薄发的力量。没有信仰的人,贪图一时之快,灯红酒绿,声犬色马,看起来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庸俗是庸俗者的座右铭,他们在追求庸俗中享受着尘世间的熙熙攘攘,看起来是不孤独的,但庸俗就如同狗肉,上不了大席,当庸俗的尘埃落定,孤独者开始享受荣光时,庸俗便会感到无比落魄,终至在孤独中死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