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中贾母和王夫人为什么都不宠贾兰?
宝玉,贾母,王夫人《红楼梦》中贾母和王夫人为什么都不宠贾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许家那个人,我来回答。在《红楼梦》贾府有两个特殊的人存在,一个就是衔玉而生的贾宝玉,生来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另外一个就是贾兰,作为王夫人的孙子,贾母的重孙,他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二人都不宠。贾母和王夫人为什么都不宠贾兰?具体原因我们如下分析:
第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有贾宝玉的存在,他的衔玉而生,造成生来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我们知道贾兰是中贾珠与李纨之子,贾政与王夫人之孙,贾母的重孙子,而贾宝玉则是贾政和王夫人的二子,老大贾珠英年早逝,王夫人自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贾宝玉身上,再加上宝玉衔玉而生,出生就带着传奇色彩,更是身得老祖宗贾母的喜欢,造成二人的重心都迁移到贾宝玉身上,自然而然就忽视了对贾兰的照顾和宠爱。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贾兰不受王夫人和贾母宠爱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有了贾宝玉的存在,忽视了贾兰。
第二个原因就是贾兰生活的环境造成他性格敏感而孤僻,从无与人争执,也不参与任何事非。
我们前面说了贾兰是贾珠和李纨的儿子,但是贾珠却英年早逝,留下李纨和自己的儿子贾兰相依为命,所以李纨对自己的儿子很是严格,造成他做事中规中矩,再加上李纨本身就沉默寡言。在这样的生活环境氛围下,贾兰的性格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变得性格敏感而孤僻,从无与人争执,也不参与任何事非。在原著第二十二回中贾母与众儿孙猜灯谜玩乐,贾政不见贾兰,问及原因,李纨说“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贾政让贾环带着两个仆妇去叫贾兰,贾兰方才来了。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贾兰的性格敏感而孤僻也就是不合群,他都不知道去讨贾母、王夫人等人喜欢,自然而然就不会受到她们的宠爱。
第三个原因就是他年纪还小,对母亲李纨依赖严重,而对其他人不会太亲近。
我们前面说了贾兰是王夫人的孙子,贾母的重孙子,所以他的年纪肯定不会太大。再加上他自幼跟着母亲李纨长大,就对母亲李纨依赖严重,而对其他人不会太亲近,比如王夫人和贾母等人,所以他的出场不多,无非是问安于贾政、贾母,给宝玉敬贺生日等这样的场合。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贾兰不受王夫人和贾母的宠爱的原因就是贾兰年纪还小,对母亲依赖严重,而对其他人不太亲近。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王夫人和贾母不宠贾兰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有了贾宝玉的存在,二人自然忽视了贾兰的存在,第二个原因就是贾兰生活环境造成他性格敏感而孤僻,第三个原因就是贾兰年纪还小,对母亲李纨依赖严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贾母和王夫人为什么都不宠贾兰,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因为睹物思人。要说贾兰,还得从他爹贾珠说起。
作为荣国府贾政的长子,贾珠英年早逝,而且在原文里写的非常简略,似乎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不禁让读者各种猜想。
只是说贾珠十四岁进学,早早就娶妻生子,不到二十岁上就死了。但红楼梦往往是简处极简,繁处愈繁。所有简处的留白都成了人们热衷于探索猜想的话题。这正是简处不简,用的隐笔。至于简处的深意,其实还要从繁处去推敲。
贾珠的死写的极简略,我们无从得知死亡的真相。但是我们可以从贾母与王夫人对待宝玉与贾兰的区别上来看出一点东西来。
对贾母来说,贾兰已属曾孙辈了,本来缘分就淡一些,这是很正常的。比如过去的习俗,如果家中老人死了,后人戴孝都是白色,但是曾孙辈的小孩儿却反而戴红色的孝,称作喜丧。这是一种生命更替中的自然规律,就是人活得太长也不合适,要占后辈的口粮和生存资源,所以曾祖母与曾孙其实并不亲,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只是在提醒你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让人伤感于生命的易逝罢了。所以贾母对宝玉极宠爱,对贾兰反倒有些淡漠,隔了两辈也是一个原因。
那么王夫人为什么对贾兰也不亲呢?作为孩子的奶奶,她本应该像贾母疼宝玉一样的疼爱贾兰才对啊。可是,如果我们仔细一些,会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事。就是红楼中那么多聚会宴游的场景,可是王夫人和李纨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交流。这对婆媳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矛盾我们不得而知,但想来总和贾珠的死脱不了干系。
作为一个母亲,其实很容易对孩子过分宠爱,对儿媳是有嫉妒的,而自己的孩子去世那么早,这让她很难接受,悲伤之中就会自然地把怨气引到儿媳身上去。
而李纨在红楼中像个寡淡清净的菩萨,几乎不与任何人发生争执,这样性情的一个人,是出乎自然,还是形势所迫,其实也是很难分得清的。李纨因为贾珠的死,在贾府中的地位急剧下降,而她又很明智聪慧,自然没有什么可争抢可出头的,所以处处退让,王夫人的态度让她也没有更多的希冀了。所以只是想着把贾兰培养成人,尽一个母亲的职责罢了,其余的事对她而言都不重要。毕竟一个二十岁左右就守寡的女人,在这样的大家庭中,也不可能有改嫁的机会,她的一生都因贾珠的死而归于寂寞了。
而贾母和王夫人对宝玉的过度溺爱其实也能说明问题,其实贾珠的死对她们两人打击都不小。而贾政在贾母面前总是一种压抑状态,也说明了贾珠的死可能跟他的严苛教育高压政策脱不开干系。贾珠的死让贾母和王夫人把希望都转向了宝玉,而贾政却没法再实施他的教育政策了,处处受到牵制,所以宝玉就成了贾珠的反面,向着一个放任自流的方向行去了。
但恰恰就是这个不被重视的贾兰,在母亲李纨的悉心照顾之下,却成了贾府最成器的后生,中了举人。
所以作者借李纨的口说道: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兰花幽隐瘦弱,却不似那些红粉可人的桃李杏花易凋谢,象征着积阴德,晚成却是大才。
上一篇:有没有什么好看的英语电影或者是电视剧(主要是想提高英语水平……)适合一个准高中生看的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