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国能够灭掉东方六国,为何守不住打下的江山?
秦国,六国,自己的秦国能够灭掉东方六国,为何守不住打下的江山?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没有六国旧贵族的疯狂反扑,秦也很难二世而亡。随后汉景帝和汉武帝贯穿了数十年的艰难削藩,东汉末年的士族门阀残酷的兼并战争,都显示了旧贵族们庞大的力量。
先说内因:
赵高毁秦
赵高毁秦的记载,零散于《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等章节和《资治通鉴·秦纪》等史书的部分章节中,记载多有不同,但总的来说,赵高通过以下事件动摇了秦国的根本:
1、矫诏立胡亥杀扶苏蒙恬
《资治通鉴》记载:“…诈为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将军恬不矫正,知其谋,皆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2、鼓动胡亥肆意杀戮
《史记》记载:“
“…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
《资治通鉴》记载:“乃更为法律,务益刻深,大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于是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逮者不可胜数。”
始皇后人竟然就这样被灭族了,《史记》中的记载略有出入,但大致相同。
3、教唆胡亥腐坏堕落,自己把持朝政
《史记》记载:“赵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於春秋,初即位,柰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於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
又有:“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於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指鹿为马的典故便出自于此。
4、无视军情逼反大将
赵高先是“数言‘关东盗无能为也’”,向二世瞒报各地义军军情,后又逼反了大将章邯,使秦军失去了最后的希望,被起义军连破险关,进逼都城。
5、私通义军杀害秦二世
《史记》记载:“…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令乐召吏发卒…麾其兵进。二世自杀。”且“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
赵高因为与蒙氏有仇,联合李斯杀了蒙毅、蒙恬、扶苏,随后还诛灭了秦朝宗室和文武重臣,这种历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无罪杀人,寒了天下士人之心。以至于当六国旧贵族群起反扑的时候,强大的秦王朝两年间就覆灭了。
六国贵族联合反秦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被秦国所灭六国纷纷反秦复国。
西元前209年,原魏国人周巿从陈胜处迎回原魏国宁陵君魏咎为王,魏国复国;同年,原齐国王族田氏同族的田儋和堂弟田荣率领起义军东进夺取了齐国旧地,齐国复国;大将武臣自立为赵王,赵国复国;项梁和项羽杀死会稽郡太守,立楚怀王(楚义帝熊心),楚国复国;项梁立原韩国横阳君韩成为韩王,韩国复国;韩广占据燕地后,恢复了燕国。
诸侯联军有相互攻伐,也有随项羽西行入关中,覆灭秦
秦朝灭亡的背后
一个人由病到亡,要么是内伤,要么是外感。《黄帝内经·素问》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个正气充盈的国家,灭亡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国家是健康的,从不生病的,也就谈不上像人一样的死亡,也就没有朝代更替的现象。
夏朝之前,天人两分,人不能再顺应天地的自然节律组织社会生活,于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再充盈着止于天的正气,而是出现了邪气,国家内伤外感,日积月累,终于出现了朝代更迭的现象。
到了周朝的时候,分封制,作为社会秩序的组织形式已经非常成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天子。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再进一步把诸侯国的封地,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把土地分给百姓,让百姓进行经济生产。诸侯国只要把天子摊派的税赋交够了,剩下来的都是自己的。卿大夫只要把公侯摊派的税赋和上级的提留交够了,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百姓只要把卿大夫摊派的提留交够,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如果从天子到百姓,都可以安于这样的秩序,社会的稳定,本来也不是一个问题。
但是分封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当诸侯国,完成周王室摊派指标之后,结余的留存,会比上缴的部分更多,甚至是多的多。再加上瞒报产量和偷税漏税的操作手法,后果更不堪设想。果然没多久,周王室就穷的揭不开锅了,而诸侯国则越来越富。周室式微,诸侯做大,周朝进入了诸侯国主导一切的春秋战国阶段。而诸侯式微,卿大夫势大,就出现了田氏代齐,三家分晋这种更深层次的国家分裂。
壮大的诸侯和卿大夫,以下克上推翻中央,并且互相连年发起诸侯兼并战争,导致天下大乱。这就是春秋战国战争的本质——弃公谋私。
而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取代了封建制,用郡守替代了诸侯,用县令替代了卿大夫,郡守和县令,只是中央政府的雇员,只能领朝廷俸禄,也就是只能拿工资,干的再好,最多就是升官涨工资。官再大工资再高,也不准拥有自己的武装和官僚队伍,自然无法威胁中央政府。这样就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封建制的弊端。
这样空前的大变革,必然会触犯封建制的既得利益者——六国贵族们,他们显然不会善罢甘休坐以待毙,所以,当机会到来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反抗,而此时,摊上了胡亥和赵高这一对神仙难救的组合,秦朝也就顺理成章的二世而亡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灭六国而统一中国,建立了大一统国家,称始皇。他在位期间,对内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对外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威名传播四方,然为何经两世而亡?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经过商鞅的大力整顿,将土地收归国有,改革军功制度等,秦王朝实力不断增强,最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嬴政时期一统全国。由于六国割据,之间为了土地互相攻伐,百姓厌战思合久已,统一六国之后,嬴政应当发展生产,轻瑶薄赋,与民休息。但嬴政的做法正好相反,具体来说:对内,统一六国之后,六国的土地掌握在贵族的手中,农民失去土地,生存困难,六国旧民思旧主。为了开发北疆,开拓西南,强制将六国旧民搬至荒芜之地,百姓苦不堪言。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征徭役大修阿房宫,秦始皇陵墓,修长城,修灵渠,如未按期完成就大肆屠戮,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思想上,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这刺激了知识分子,让他们与秦王朝离心离德。政治上,亲小人,远贤臣,重用赵高等奸佞之臣,将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上一篇:王者荣耀积分夺宝活动来袭,玩家频繁抽中水晶,偶像歌手,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