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工耳蜗和助听器一样吗?
耳蜗,助听器,听力人工耳蜗和助听器一样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工耳蜗和助听器一样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通过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再经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的电子装置。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就是一个电声放大器,它将一个微弱的声音放大到适应人耳需要的强度。人耳对频率为500~4000赫兹的话语反应是最佳的,助听器对声音敏感的频率与此对应。并且助听器对过高的音频与音量均有滤过作用,阻止声输出过高而引起不适。佩戴合适的助听器不但不会对听力造成损害,可以延缓听力下降,保护残余听力。 人工耳蜗的原理和效果与助听器有本质的区别,助听器只能把声音放大,但声音变大并不等于变清晰。人工耳蜗并不是单纯把声音放大,还将声音绕过耳蜗的受损部位,直接刺激听觉神经,因此,病人不仅能听到声音,而且还能理解声音的内容。 两者除了原理不同以外,适用的人群也有所不同: 人工耳蜗一般适用于双耳重度或极重度蜗性听力损失。对于语前聋患者最佳植入年龄为12个月至3岁,因为儿童若因先天性耳聋听不到任何声音,就会影响学说话的能力,容易从一个聋人变为一个”聋哑人“。如果在3岁之前植入人工耳蜗,并辅助适当的语言训练,大部分聋儿基本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助听器的适用人群较广,如听力受损的老年人、聋哑人群、双侧或单侧耳聋人群等。通过配戴助听器,能够更好地保护人的耳朵听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回到,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还是有区别的,助听器与人工耳蜗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可以称作助听设备,都是通过特殊的电子线路,改善听力。不同之处在于工作原理不同:助听器是一种放大器,先将声能转化电信号后,放大后再转换为声能传入听力障碍者的耳道内,通过中耳,再传入内耳听觉感受器,从而使听力障碍者能够听到这种“放大”了的声音。其目的是提高声音强度,使患者充分利用残余听力,进而补偿聋耳的听力损失,改善听力。人工耳蜗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声-电转换电子装置,将环境中的机械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传到耳蜗,直接刺激参与的听神经产生听觉。人工耳蜗利用植入内耳的电极,绕过内耳受损的部分,用电流直接刺激听神经,可使患者重获听觉,这是助听器无法做到的,而两者的价格也是相差得比较多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